郭遠與海澄媽會

郭遠與海澄媽會|影像來源:許玉河老師。

郭遠

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同義詞彙|郭遠與海澄媽會
-
郭遠與海澄媽會
-
林文鎮老師《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二輯馬公東甲啟明里重慶里.伍人文史蹟人物傳略》記載:郭遠,又名郭廷光,清同治2年(1863)出生福建海澄,卒於民國43年(1954)。及長率同鄉壯丁投效福建水師,擔任守兵(等同今二等兵)撥戍澎湖,因勤勇任事,曾在光緒12年(1886)獲得協鎮副將蘇吉良獎勵,賞給七品頂戴;後來被挑選編入「果毅軍練營」,參與剿辦「卑南生番」之役有功,於光緒16年(1890)獲總兵吳宏洛賞給五品軍功頂戴。郭廷光隨軍移戍澎湖後,曾以由海澄分香而來的媽祖及土地公神像各一尊,組成一個稱為「海澄媽會」的神明會,來團結同鄉,因此頗甚敷眾望。
-
日治時代,郭遠定居媽宮東甲,與鮑霧、蔡轄、謝東上等南管同好,倡組「俱慶堂南樂會」於東甲北極殿,積極提倡南樂,並參與北極殿廟務;又擔任「一新社」樂善堂鸞生,勸善濟世。郭遠於一新社樂善堂與鄭祖揚同為錄鸞生, 由此觀之,郭遠亦有相當的文化修養,而非目不識丁的武人。日治時代一新社扶鸞戒煙,戒煙活動由林介仁擔任督觀求筊之責,高昇、王邦樞、林其昌、郭廷光、楊步蟾分別擔任賞給丹水、登記戒煙者姓名、收繳煙具。 爾後,郭遠獲派為保正,並獲得販售鴉片的專利權,逐漸成為媽宮有名的仕紳。大正12年(1923)澎湖天后宮改建,郭廷光任董事捐金二百元並敬獻楹聯「九百年寰海昭靈溯湄嶼飛昇遠迩宗風崇廟祀 卅六島萬民敬仰喜澎疆坐鎮帆檣阭渡沐神庥」。昭和7年(1932)銅山館武聖殿改築,郭廷光捐獻弍拾元。昭和12年(1937) ,武聖廟改建,公選郭廷光總董其事,捐金金弍百元,整體工程於昭和12年春三月興工,閱九月而告成。
-
從郭遠組織海澄媽會可知郭遠為海澄人,蔡光庭老師因此認為此海澄郭姓或與媽宮社北甲始祖郭松栢、郭松軒同一族裔。曾服務於澎湖海事水產職校的郭以悟和澎湖郵局退休的郭以忠兄弟,即係郭遠曾孫。今馬公中正路署立澎湖醫院對面商家,乃昔日郭氏家宅。此外,據媽宮社已故耆老陳啟文生前口述,文澳甘家曾參與日本時代媽宮社(東甲)清武官郭遠所組織之(海澄會),故知甘氏原籍漳州海澄。
-
民國50年(1961)1月24日,海澄媽會以陳有明為首,向馬公鎮長宏順孝提請確認財產之公告,位於馬公鎮馬公段693號之土地與建物乃海澄媽會團體員共八人所持有,與其他人並無相干。此八人為陳有明(中央里正義街32-3)、郭澄嗣(長安里長安街1巷1號)、蔡淳熙(長安里中正路5巷38號)、郭候(光復里明生路6-1)、蔡再得(中央里中央街19號)、郭淑澤(長安里中正路5巷11號)、甘盡忠(西文里西文澳66號)、曾晉煌(復興里正義街4號)。 透過地圖圖資系統轉換,此土地位於民權路與仁愛路之交叉口。由此名單,一進一步證實耆老陳啟文生前口述西文澳甘家參加海澄會之真實無誤。昔日,海澄媽會每逢媽祖誕辰舉行聚餐聯誼,並輪值奉請媽祖神像供奉。直至今日,海澄媽會逐漸凋零,聚餐活動也已停辦。
-
#感謝蔡光庭老師
-
作者|許玉河老師
-
郭遠祖系探補
-
林文鎮老師《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二輯馬公東甲啟明里重慶里.伍人文史蹟人物傳略》記載:郭遠,又名郭廷光,清同治2年(1863)出生福建海澄,卒於民國43年(1954)。及長率同鄉壯丁投效福建水師,擔任守兵撥戍澎湖,因勤勇任事,曾在光緒12年(1886)獲得協鎮副將蘇吉良獎勵,賞給七品頂戴;後來被挑選編入「果毅軍練營」,參與剿辦「卑南生番」之役有功,於光緒16年(1890)獲總兵吳宏洛賞給五品軍功頂戴。郭廷光隨軍移戍澎湖後,曾以由海澄分香而來的媽祖及土地公神像各一尊,組成一個稱為「海澄媽會」的神明會,來團結同鄉,因此甚孚眾望。然而,大正年間的《臺灣總督府檔案》,卻有截然不同的記載。
-
大正3年(1914) 郭遠、郭謙、郭狗等人因土地徵收為道路用地引發的問題,百項澎湖廳提出「不服申立書」,其中記載郭遠之祖父為郭元吉。郭元吉於道光30年(1850)向鄭明山購買瓦厝。而鄭明山之瓦厝又是其祖父購自白姓人家,此瓦厝量體不小,包括一廳二房、左右二櫸頭,左護廊厝隔八間、右護廊厝隔四間,庭院圍牆圍有兩重,上有水井一口。此大宅院緊鄰海壇館東側,鄭元吉因家道中落遂商請保長郭馬出面,以壹佰肆拾仟文賣與郭元吉,買賣金額在清代澎湖的契約中著實不小。
-
不僅如此,另一份檔案亦記載:道光8年(1928)王棟因生活拮据,託請堂弟王的與王走作中人將位於火燒坪的土地,以肆拾貳仟文賣與郭元吉。道光14年(1834)媽宮社葉媽成亦將火燒坪的土地以貳拾肆仟文典出與郭元吉。道光年間郭元吉能收購如此多的田產,顯見其經濟狀況頗佳,應是經商貿易有成,方能至此。此份檔案亦記載媽宮街81番地三座墳墓,分別為郭鳴珠,墓塚重修於辛丑年八月(1901) ,署名「曾孫郭平 郭謙 郭遠暨諸裔孫仝立」。第二座為郭江氏孺人坟塋,道光丙戌(1826)臘月立,署名「男元吉 孫東陵 東波 東階仝立」。第三座為郭紹輝之佳城,由孫郭承祥立於乙巳年(1905?)季冬。上述墓塚地,皆屬郭遠與郭謙所有。
-
從上述契約與墓塚之記載,郭鳴珠與郭江氏傳子郭元吉,郭元吉育有三子分別為郭東陵、郭東波與郭東階,至第四代有郭遠、郭謙、郭平、郭狗等人。郭遠這一脈的開澎祖為郭鳴珠而非郭遠,第二代郭元吉於道光初年已能收購土地推測,郭元吉應生於嘉慶初年(19世紀初) ,而郭鳴珠最遲於乾隆末年已由海澄遷居澎湖,郭遠系出生於澎湖,是此脈郭是第四代裔孫而非開澎祖。
-
#引用資訊:「高等林野調查-申立人氏名郭遠、郭謙、郭狗」(0000-01-01),〈澎湖廳(取下ノ分)不服申立書〉,《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9891018。
-
#引用資訊:「高等林野調查-申立人氏名郭謙、郭遠」(0000-01-01),〈澎湖廳(取下ノ分)不服申立書〉,《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9891019。
-
作者|許玉河老師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