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荷治時期
鄭氏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工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嶼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上交通
空中交通
陸上交通
06|衛生
醫療院所
疾病防治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08|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知識分類|
類:
地理
地名
方位地名
類:
地理
地名
機能地名
區:
馬公市
中央里
中央里地名
───
街內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同義詞彙|中央老街、中央街
-
中央里
是澎湖發跡最早的地區,也是開發最早,範圍包含
頂街
和
下街
。相傳早期澎湖附近海域漁產非常豐富,所以唐山(大陸)一帶漁民經常到此捕魚滯留,或有時遇到暴風雨停泊於此上岸避風,久之發現此地頗適合居住,於是攜家帶眷落腳於此(疑為澎湖早期之移民),並且自家鄉請來媽祖供奉,以做為保佑漁民出海捕魚平安歸來。而當時尚無碼頭,每當海水漲潮時,即高漲至現今
天后宮
前廣場,於是廣場前成為販賣魚肉、蔬菜等的集散地。在
胡建偉
的《
澎湖紀略
》中說明當時全澎湖唯獨
媽宮
有埠頭乃成為都市,唯其市觀,只有商店之集聚(清朝僅有街無路),故稱此地街內。
-
文獻引用|《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
-
街內?街外?
-
《
澎湖紀略
》<街市>:澎湖自歸版圖而後,生齒日繁、資用日廣,況地土磽瘠,不產百物,所有衣食、器用悉取資於外郡。如布疋、綢緞、磁瓦、木植等貨,則取資於漳泉;米穀、雜糧、油糖、竹藤等貨,則取資於臺郡;無一物不待濟於市,則通商惠工實守土者之所有事也。況一十三澳並無馬頭、市鎮以及墟場交易之地,率皆遠赴
媽宮
埠頭購覓買售。然
媽宮
之所以諸貨悉備者,固在於坐賈開舖之人,而亦半藉於往來商船隨帶臺、廈貨物,以致於足用也。在此背景下,臺夏郊之商業組織於焉產生,
媽宮
逐漸形成七街一市的規模。七街包括倉前街、左營街、
大井街
、右營直街、右營橫街、渡頭街、海邊街;一市則為魚市。七街一市範疇成為我們今日所熟悉的「街內」意涵。然而,百多年前是否如此?
-
清代文石書書院的產業即包括大井頭街瓦店一座,街內瓦店一座,街仔口瓦店一座,左營街瓦店二座。由此觀之,「街內」一辭又似乎另有所指,而非七街一市的總稱。《
澎湖廳志
》也提供另一種說法:「然郊商仍開鋪面,所賣貨物,自五穀、布帛以至油酒、香燭、乾菓、紙筆之類及家常應用器,無物不有,稱為街內。其他魚肉、生菜以及熟藥、糕餅,雖有店面,統謂之街外;以其不在
臺廈郊
之數也。」從上引文,清代「街內」與「街外」的分法,係以
臺廈郊實業
為中心。參與
臺廈郊實業
經營兩岸三地貿易的商號才稱為街內;反之,則為街外。這也反映
臺廈郊實業
在清代的
媽宮街
獨樹一格的重要地位。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17-03-26。知識更新|2020-04-15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文獻紀錄
|
▲隱藏資訊
大井街:藥材鋪、竹器鋪、瓦器鋪、磁器鋪、面餅鋪、酒米鋪、油燭鋪、打銀鋪、故衣鋪。
知識相簿|
▲隱藏連結
中央街舊照
21
張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中華民國柒拾伍年伍月貳玖日建造廟埕稅現款紀念牌
|
菓葉村
|
文物
菓葉北極殿碑銘
|
菓葉村
|
文物
威震武當、保境安民、威靈顯赫、北極功高、同沐聖澤、保境佑民、神恩顯赫、帝靈顯雄、威震北極、北極帝闕
|
菓葉村
|
文物
福發鐵工廠
|
重慶里
|
製造業
湖東聖帝廟的五營與石敢當
|
湖東村
|
寺廟
打釣仔
|
製造業
製香業
|
製造業
紅羅紅磚廠
|
紅羅村
|
建築
陳建成之妻吳氏墓誌銘:鸞堂對女性恪守婦道之褒揚
|
隘門村
|
法師乩童
瓦硐村七號:吳義故居
|
瓦硐村
|
建築
福發鐵工廠
|
重慶里
|
製造業
打釣仔
|
製造業
講美打鐵
|
講美村
|
製造業
港仔尾埔
|
白坑村
|
地名
格被神恩匾
|
小赤村
|
文物
震義宮
|
小門村
|
寺廟
蜩鳴宮
|
小赤村
|
寺廟
湖東聖帝廟的五營與石敢當
|
湖東村
|
寺廟
藍木製銅鑄宣爐
|
啟明里
|
文物
東衛魚灶
|
東衛里
|
漁業
平台知識總數
7,294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