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威揚宮記錄

影像分類:寺廟廟宇  2021威揚宮記錄|拍攝日期:2021-09-20(星期一)

威揚宮

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隱藏資訊

位於合界村西南臨接3號縣道,地址為合界村5號。據《威揚宮重建誌文(碑)》稱:廟宇創建於清高宗乾隆年間,離今約二百餘載,早期僅建數坪小廟,……於民國十二年(1923)重新翻修。……正規廟宇至民國六十三年秋重建落成。後又鑒於原廟宇隘窄,建築簡陋,於民國七十九年拆廟奠基擴建,至民國八十三年(1994)六月入火落成。主祀神池府王爺,副祀神文衡聖帝,並供奉多尊王爺、官將頭等。
-
資訊來源|臺灣地名辭書(澎湖縣)
-
蓋聞建廟以前祀神,立碑以記蹟,旨在使吾人有精神與信仰之寄託,不使湮沒修建之年代。本村龍慶宮始建於何時,惜乎前未立碑記載,無從查考,嗣於民國壬申年眾議重修,爾來三十有五載,隨時光之消逝,經風雨之侵襲,陳舊不堪。民國五十六年瑞月,承陳東來、陳主等之倡導,民眾之熱誠,旅台之鼎力,於民國五十八年菊月興工擴建,同年臘月入火,民國六十年菊月厥功告成。雖非輪負之足道,然合作無間之精神,誠堪宏揚於後世,當茲落成之日,妥留治革之概略,並勒捐獻者之芳名以資留念,此記。(錄自龍慶宮內石碑)。
-
資訊引用|西嶼鄉(2005)
-
本廟主祀池府王爺,據說創建於乾隆年間1736-1795),大正12年(1923)會重新翻修擴建。〈威陽宮重建誌文〉(民國63年,1974):「本宮創建於清高宗乾隆年間,離今約兩百餘載,斯時廟轄人口爲合界頭后螺二社,僅有十幾戶灶。…乃於民國十二年經眾信士之相議,重新翻修擴建,成爲正規廟宇。」
-
文字引用|硓𥑮石季刊第49期
-
依據明治30年(1897)12月〈社寺廟宇調〉,合界頭鄉池王廟興建於乾隆15年(1750),廟體建築有33坪乾隆15年(1750)也正是合界頭採石示禁碑立碑的年代。當年伊能嘉矩在巡查山口風太郎的響導之下,來到合界頭鄉參觀「天后宮外面的示禁碑」。然而,合界頭鄉並無天后宮而是池王廟,池王廟內副祀天上聖母,故伊能嘉矩誤以爲池王宮爲天后宮。昭和12年(1937)南瀛佛教會出版之〈寺廟祭神一覽(10)〉有關澎湖寺廟調查部分,池王廟已改名爲威揚宮。復依據威揚宮廟碑沿革之記載:「民國12年重新翻修擴建成廟宇,民國16年經眾善男信女有鑒王爺宮殿破漏遂發起重建」,廟內亦有昭和丁卯年(1928)合界頭鄉「出稼者」所寄附之神桌,以及「民國17年桂月吉旦內垵鄉眾弟子敬獻德被蒼生」匾。準此,池王廟改名爲威揚宮可能是在昭和丁卯年(1928)此次重修。明治30年(1904)紅羅罩鸞堂集會所向善堂歐陽梯,應邀至西嶼合界頭擔任私塾教師,合界頭楊鴻儀在歐陽梯與洪瑞徵的協助下創立樂英堂,任堂主之職,扶鸞警世,今日威揚宮存有「本鄉紳士楊鴻儀敬酬」于大正乙卯年(1915)的匾額「慈祥廣濟」一塊。楊鴻儀楊棋大正4年(1915)1月,澎湖廳錄用爲參事。大正9年12月(1920)昭和4年(1929)西嶼庄庄長。楊棋合界頭楊氏五房之後裔,楊氏五房所創立的永成商號,現存古厝群包含今合界村53-56號、58-66號,楊棋爲當時的掌舵者。
-
文字引用|硓𥑮石季刊第97期
知識建檔|2017-03-12。知識更新|2024-10-18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