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澎湖事情
和市,改名臺灣國家圖書館)存有昭和4年(1929)、昭和7年(1932)暨昭和11年(1936)的《澎湖事情》。
文 ....
- 時代的傷痕:澎湖人在八重山
1929年3月9日《臺灣日日新報》報導以〈八重黑獄〉報導:「本廳(澎湖)下黑幕重重之八重山 ....
- 進修補習教育─書房
格回復為澎湖廳後,昭和
4年(1929)5月9日,再以廳令第6號頒布〈書房義塾規則〉,來管理廳下管轄內之書房。22同時於 ....
- 鬧熱:澎湖籍移民參與迎奉北港媽祖到高雄
後,陳光燦又主導建築會館之議,1929年澎湖會館落成(位於鹽埕區瀨南街),成為澎湖人集會與成立同鄉會的首選。陳光燦大正、 ....
- 查某佛的角色
死的,目前蒐集到的有船難(包括1929年在基隆失事的撫順丸及1957年在東吉遭難的光勝輪)、被日警刑求致死、失足墜井、捕 ....
- 澎湖鸞堂的社會關懷─祈求甘霖與批判不良民風
六年)6月底結束。1929年(昭和四年)澎湖又因旱災嚴重,農作物減收七成三,川村竹治總督特地到澎湖視察災情。
清代、 ....
- 日治時期澎湖鸞堂的戒煙運動
立了煙癮者強制治療之原則。然而1929年12月18日石井警務局長卻又發表將給予一些無照煙癮者新特許執照,又引起台灣社會團 ....
- 衝突與融合:移台的澎湖人與在地人的衝突
欲禁借輕鐵,以避雙方沖突。
昭和4年(1929)9月,位於高雄市三塊厝的料理店高興樓發生殺傷事件。澎湖島民與苓雅寮三 ....
- 三浦光次
被任命為臺灣總督府評議員。
昭和4年(1929)提出「馬公水道水源地」申請,無料(免費)向政府借地,嘉惠馬公市區自來 ....
- 吉星文
(1928)11月升少校營長。民國18年(1929)8月至22年(1933)11月歷充陸軍第九師、第三十七師營長,駐防華 ....
- 川添修平
昭和3年(1928)離開報界。昭和4年(1929)到臺灣任府屬,在財稅局稅務課服務,年底轉任澎湖廳警部,翌年1月任澎湖 ....
- 惠安石匠王媽乞
剝落,雖經累次継修,仍循舊慣。昭和四年,歲在己已,里中紳商陳梅峰、陳光燦、陳春亭、曾雁数氏倡議創修,同心一致僉舉總正副 ....
- 朱吉祥、韋仁化與林廷楨的故事
許姓;韋仁化則生於安政6年卒於昭和4年(1857-1929)。
朱吉祥與韋仁化是清朝戍守西嶼炮台的官兵,韋年近不惑、 ....
- 胡宗南
)8月任第一師第二旅少將旅長。民國18年(1929)春參加西征,9月改任第一旅旅長。民國19年(1930)5月升代師長, ....
- 野中松次郎
12月任第二十一驅逐隊軍醫長,昭和4年(1929)4月任海軍軍醫大尉,成為豫備役,6月到基隆醫院外科任職,昭和6年(1 ....
- 陳媽和
7)落成,馬公要港部工作人員於昭和4年(1929)2月,再次奉納晨鐘暮鼓一組。
日治時期,陳媽和參與馬公城隍廟宣講社 ....
- 馬耀廉
山東禹城縣人,生於民國18年(1929),卒於民國91年(2002),享年74歲。父親馬光山,母親馬李氏。1 ....
- 甘蔗在澎湖
、梨仔茇、桃、柚、葡萄、橙等。昭和4年(1929)澎湖廳勸業係設立甘蔗共同苗圃,推廣甘蔗在澎湖的種植。
然而,如同柑 ....
- 石滬
不定的現象。例如,1929年(昭和4年)登記有案的石滬有345口,1930年增加為365口,1937年又減少為243口 ....
- 水產加工發展
習的內垵人,回到內垵設立工廠,昭和4年(1929)起,殖產局又聘請日本高知縣的鰹節現業者到澎湖來,分年在內垵、小池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