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衝突與融合:移台的澎湖人與在地人的衝突

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澎湖群島土壤貧瘠、淡水水系缺乏,尤其超過半年以上的強風,更影響植物的生長。群島四周雖為良好漁場,仍受限於東北季風,近半年時間無法出海,故而林豪云:澎湖人以海為田,究非確論。自然環境嚴苛,經濟產業活動受限,澎湖人自清代中期,已過著季節性的移動生活。從尹建中先生的研究,澎湖人最早主要的移出地為恆春一帶,清末漸漸地以府城為主。日治初期,打狗築港計畫的龐大人力需求,吸引澎湖的青壯人口移往高雄。而且,不僅僅是高雄築港,嘉義鐵路的興築,基隆製鰹工廠,也有澎湖人的參與。乃至於久原會社在北婆羅洲闢建農場,都有澎湖人的身影。
-
澎湖人在台灣聚集之地,同鄉之間互助合作,結成同鄉會在昭和年間為為風潮。從嘉義、台南、高雄、屏東,皆有澎湖同鄉會的成立。然而,出外謀生也容易與當地人產生糾紛。
-
大正10年(1921)10月,基隆八斗仔黄東茂氏開設的炭鑛礦夫運炭至八尺門,回程時,礦車上滿載坑木。不慎於通行途中,撞傷製鰹工場的工人。雙方爭執不休,遂起釁端。由於事故地點鄰近製鰹工場,數十名漁工皆為澎湖人,聞聲齊出,炭夫只十餘人,寡不敵眾,大敗後歸八斗仔炭鑛。受傷的礦夫心有不甘,遂約齊鑛夫,捲土重來與漁工再鬪。第二次的爭端,鑛夫皆在地基隆人愈集愈多,情勢逆轉澎湖漁工不敵基隆礦夫而大敗,幸而皆傷而不死。數日後鑛主黄東茂,親到製鰹工場談判。由於製鰹工場曾借用炭礦輕鐵運搬燃料,此后若不嚴加約束,難保以後不再衝突。故而鑛主有欲禁借輕鐵,以避雙方沖突。
-
昭和4年(1929)9月,位於高雄市三塊厝的料理店高興樓發生殺傷事件。澎湖島民與苓雅寮三塊厝住民因長期不睦,双方咸謀復讎。4日午后七時半,市内旗后町林瑞君有事往三塊厝,乘自轉車歸。至工友會鐵工場附近暗處,有狀貌魁梧怪漢十數名,手執棍棒毆打林。並問及林里居,林答云澎湖,這群人乃狂妄嘲笑而去。此舉,引起澎湖人同仇敵愾。《臺灣日日新報》又載:「來九日苓雅寮有應公廟祭典,澎人將大舉襲擊之,苓雅寮派亦準備對抗,流言四播,市上戰戰兢競,夜不敢出。」由於雙方劍拔弩張,引起官廳的注意而四方警戒,以祈阻止事態失控。
-
澎湖人出外謀生,難免與當地人因利益糾葛而發生衝突。基隆的製鰹工廠,全為澎湖工人,由於報紙未載明場主,但是基隆製鰹工廠聘請澎湖工人,顯見當時澎湖人的技術或勤奮精神,獲得高度的認同。其次,高雄苓雅寮的衝突事件,報紙談及的有應公廟,應為今日苓雅區的聖公媽廟,此廟最早是位於低地沙洲的萬應公祠,聖公媽廟以農曆八月初九為其誕辰,與報載吻合。聖公媽廟香火鼎盛,每逢有應工作壽,信徒群集,野台戲輪番上演。
-
從上述兩件日治時代澎湖人、基隆人與高雄人的地域衝突,彷彿清代的分類械鬥的縮影。然而,時間修補了裂痕,日久他鄉是故鄉,澎湖人也成了在地的基隆人或高雄人。
-
作者|許玉河老師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