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防空壕紀錄

2023防空壕紀錄|公賣局北側防空壕|拍攝日期:2023-10-14(星期六)

走空襲與防空演習

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對於生活在二次大戰末期的台澎人民而言,「走空襲」、「疏開」是共同的記憶。建築「防空壕」,也幾乎是全民運動。
-
在此之前,昭和6年(1931)2月19日,臺灣總督府發布定在陸軍節3月10日,在台北市附近舉辦官民偕同防空演習,參與演習的部隊除了台北之外,也包括基隆與馬公重砲兵部隊及飛行第八聯隊等。昭和9年(1934)9月21日,馬公要港部更舉辦全澎湖防空演習,除了官方單位之外,參與的民間團體包括防護團警察隊、愛國婦人會、篤志看護婦隊等齊集於澎湖公園,接受防毒、消毒等基本教育。並模擬敵軍於馬公市區投下燒夷彈、毒瓦斯彈、爆擊彈等,如何引導避難。這是有史可稽,澎湖第一次官民動員的防空演習,也似乎正在對未來的戰爭做準備。
-
昭和16年(1941)7月20日,臺灣總督府發布「簡易防空壕建築規則」,以規範人民建築防空壕及如何躲避空襲。然而,從《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1941年3月12日,馬公街奉公班員奉命築造的第一回防空壕已然竣工,並在4月展開第二回的防空壕建築。
-
除了公共的防空壕之外,更多是家族式的私人防空壕。陳泗育老師回憶:自己的防空壕就是位於住家旁的宅裡。家人合力動手開挖,由於戰時缺乏鋼筋水泥,只能以石材搭配福杉建造。另一方面,各種物資糧食極度匱乏,嵵裡居民常得向鎖港打瀨網船家換取糧食。陳泗育老師又說:「1945年前後家裡,養了一隻將近六斤重的雞,向鎖港打瀨網船家換了六斤番薯籤。」等於一斤雞肉才能換得一斤蕃薯籤,可見二戰末期能吃得飽比能吃得好還重要。
-
然而,面對盟軍的攻擊,鎖港的漁民航向布袋等地載運番薯籤卻也必須冒著生命的危險。鎖港陳得地先生即表示:「我的父親與朋友共五人,於1945年駕著漁船到布袋港載運番薯簽。先前數次,均在神明降筆的指示下順利的出發、返航。可是,這一次船長為了能提早回家,未遵照神明的指示而將開船的時間提前,結果船剛開出港口不久,就碰到美軍的飛機掃射、投彈,同船五人連同船長在內有三人不幸身亡。我的父親緊緊抓住一塊木板,隨波逐流,後來被西嶼的船隻救起才回到澎湖。」
-
馬公街防衛團防火班、婦女醫護團體等等的成立,是二戰末期的註腳。然而,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發動戰爭者,應給予最嚴厲的究責。
-
#感謝陳泗育老師
-
#感謝蔡文榮老師
-
作者|許玉河老師
-
那個時候美國的飛機來炸日本的船,那個時候是漁船,那漁船已經被部隊徵收做運輸用,被美軍炸,就在我們村子的前面那片海,被炸,我是親眼看到。
-
那另外,躲防空洞咧,我們家都有防空洞。那就挖地洞啊。我們家的人自己蓋啊。那個時候好像沒有鋼筋水泥啦,就是用木頭啦,用杉啊、福杉比較多,然後橫樑搭起來,那個上面弄砂跟石頭蓋起來。那個時候的飛機,連漁船也會掃射,丟炸彈也有。防空洞就挖在自己的家後面。
-
那個時候喔,那個很多正常的運輸啦什麼的在澎湖,幾乎都停擺了。那怎麼樣咧?在鎖港,我們有漁船,叫做「卡網」(按:單船拖網),大的拖網的,大帆船,在跑哪裡呢?布袋啦,雲林一帶,台西的布袋那個地方,載地瓜籤。我記得那個,我們家也是一樣,沒得吃了,那我們家人還有一些田地,自己種,還是不夠。曾經我記得,印象很深,有一次養一隻雞,這隻雞養到四、五斤啦,去跟他們換,跟鎖港的那些船東換,換什麼?換地瓜籤。差不多一隻雞,五、六斤,換回來的也是五、六斤,或六、七斤。就這樣。
-
那個時候因為很缺嘛!糧食缺啊。啊我們都吃什麼咧?地瓜籤、啊自己種的土地有菜,另外咧,海菜,「遛」海菜,我們那個年代吃海菜吃得都怕,我的兄弟姊妹只要一講到海菜的話咧,都煩惱。海菜是在嵵裡的後面採的,在四處都有,有石頭的地方底下都有,都找得到。還好啦!還好啦。那裡是寶地啦。
-
美國人那時來轟炸,因為這裡有雞母塢機場、案山,所以我們這邊受損的也不少。還有炸彈、空襲……死人的也不少,我們的長輩好像死一兩個。
-
那個時候,若是美國人飛機來轟炸的時候,大家互相通知,有警報聲,聲音是嗚嗚嗚的,空襲警報好像是用手搖的,(警報器)在派出所都有。派出所就在五德,聲音很大,(我們這邊)都聽得到。日本人他們治理得……也算不錯。聲音白天跟晚上都同款。
-
光復以後,生活有比較好嗎?很難講。只是比較不用,不要去躲空襲了。就大家認真做自己的工作就好。
-
陳泗育,嵵裡陳姓長房後代,2022/3/13於自宅
知識建檔|2022-03-13。知識更新|2023-10-14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