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飛行場

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同義詞彙|五德機場、五德舊機場、猪母水飛行場、豬母水飛行場
-
澎湖飛行場,最早為日治時期設立的一座軍用機場,供海軍航空隊使用。其位於當時澎南地區猪母水社雞母塢社之間,即現今馬公市山水里五德里井垵里之間。此座機場於昭和15年1940年)進行土地徵購、昭和16年1941年)竣工啟用,有一塊南北走向、長3600呎、寬1500呎,略呈梯形的砂質地面降落場,但並未鋪設水泥跑道。降落場的西側邊緣,有一條營區縱貫道路,道路的外緣則設有兩座飛機棚廠、一棟行政廳舍、數座營房、一座彈藥庫……等附屬設施。另外在降落場的周圍,還建有六座半環形的露天飛機掩體。
-
澎湖飛行場竣工啟用後,日軍內部稱之為「三○基地」(或寫作30基地),屬於日本海軍航空隊的設施,由第三○航空基地隊使用。從昭和19年1944年)5月份〈高雄警備府戰時日誌〉可知,當時第三○航空基地隊隸屬於高雄警備府管轄。不過到了昭和20年1945年)年初,根據1、2月份〈第901海軍航空隊馬公派遣隊戦時日誌〉的記載,似乎已改由第九○一海軍航空隊馬公派遣隊進駐。而在操作的機種方面,昭和18年1943年)4月份的〈第30航空基地隊戦時日誌〉記載為:九七式艦上攻擊機5架、九六式艦上爆擊機3架,但在昭和20年1945年)1、2月時,已汰換為九七式艦上攻擊機、天山式艦上爆擊機,數量不明。
-
隨著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推展,美軍自昭和19年1944年)10月份起至昭和20年1945年)8月之間,持續對臺澎各地發動空襲。澎湖群島的馬公港案山測天島)海軍基地、澎湖飛行場,也被美國海軍艦載機群、美國陸軍航空隊列為打擊目標,持續遭受空襲。例如:1944年10月12日到14日的「臺灣沖航空戰」中,澎湖飛行場曾經遭受美軍第38.3特遣支隊艦載機群的大規模掃蕩與轟炸。又如1945年4月8日,美國陸軍第5航空隊第345轟炸大隊的498、499、500、501中隊派出25架B-25J中型轟炸機,原定攻擊汕頭沿海日軍艦隊,但受惡劣天氣影響,轉往攻擊澎湖,最後輾轉造成澎湖飛行場遭到空襲,當天此地落彈量約達84顆500磅炸彈,造成日軍一棟車庫火災全毀、一名機槍手陣亡。
-
昭和20年1945年)8月,二次世界大戰隨著日本宣佈投降而告終,國府接收臺澎,澎湖飛行場也由國府空軍接管,此即老一輩澎湖人印象中可起降螺旋槳飛機的「五德機場」由來。民國35年1946年)6月,在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出版的《臺灣軍事接收總報告》中,附有一禎〈三零基地飛行場圖〉,清楚標出接收初期的澎湖飛行場各式設施及位置,包括燃料庫九座、唧筒所一座、爆彈庫兩座、飛機格納庫兩座、發電所與修理工場各一座、受信所與電源所各一座,以及指揮所、休息室、官舍、兵舍、車庫、廚房浴室、便所、衛兵所各一座。另外在飛行場東北側鎖港里一帶,原有日本海軍興建的航空通訊連絡站,國府空軍接管後,改為成立「通航中隊」和「天氣中心」,延續機場的航空通訊指揮。
-
民國53年1964年)之後,隨著國府在湖西鄉新建的「隘門機場」竣工,澎湖地區的空軍基地由五德機場移防至隘門機場,原處便改由陸軍單位進駐至今。
-
作者|吳令丞
知識建檔|2019-04-18。知識更新|2024-02-14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