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澎湖銷售的漁產早期大多是素乾品、鹽乾品及鹽藏品,漁獲上岸之後,比較有經濟價值的賣給遊走各聚落的小販,再轉賣給沒有捕魚的人家,其他的大都是經過日曬或鹽製的加工處理,再外銷到臺灣中、南部地區。到
昭和2年(1927),因為漁獲物的冷藏有了初步的改善,才能夠輸出鮮魚到高雄、臺南,甚至於日本,水產加工品則逐漸改以煮乾品為大宗。
-
(一)水產加工品運銷
-
水產加工的銷售大多以各地的鹹魚行或
魚灶為據點,數量多的漁獲多整船賣給鹹魚行或
魚灶。丁香魚、鳁魚、小管、狗蝦、鱙仔魚等小型魚種,由
魚灶加工成煮乾品;鰆魚、鰹魚等比較大型的魚種,則由鹹魚行切片醃漬成鹹魚(鹽藏品),然後整批輸出到臺灣。數量都不會太多的鯛魚或雜魚則由漁民自行加工成素乾品或鹽乾品,到冬天再由小販來收購,或自己託帆船搬運業者帶到臺南去販售。
-
大約清康熙中期(約
1703年左右),澎湖就有帆船,在海峽兩岸之間往來貿易,其中除了專門經營
馬公和中國大陸或臺灣本島的商品運輸的貿易船之外;還有一些由各地比較殷實的人士所建造的搬運船。搬運船主要是在風向及潮水適合的時候,輸出澎湖各島嶼的砂砱(珊瑚礁碎屑)、水產加工品等到臺灣本島去,再從臺灣輸入
蕃薯籤及其他民生用品,回到各聚落去出售。
-
這種搬運用的帆船體型比捕魚用的帆船大,長度都在15公尺以上,設有3支桅桿,載重量約80到100噸,每艘約有12個船員。澎湖各島嶼到臺灣中部的芳苑、布袋、台西、
東石及南部的臺南、高雄或恒春去的帆船,都必須配合風向及海流的方向,所以常常利用
季節風轉向的時機,往返於臺灣、澎湖之間。
-
明治30年(1897)以後,澎湖的對外貿易改以臺灣本島和日本內地為重心,澎湖民間的帆船搬運業則大多以臺灣的南部為口岸。通常在農曆9月中旬載人、貨到臺南、高雄、或恒春等地,就留下來從事高雄、臺南和恒春一帶(含楓港、海口和後灣等地)之間的木柴、木炭和石子的運輸工作。如果風向、流向適合也會載
蕃薯籤、木柴和木炭等貨品到
馬公,順便回家停留幾天,等風向及流向對了再回臺灣;否則就要等到4月份才載回
蕃薯籤、蔬果、糖、米、漁具等補給品。帆船來回的航線也要依風向和流向調整,風向適合時可以直接對渡,否則大多先以臺南的「尖仔尾」做為觀察風向和海象的轉口站,等到適當的時機再起航。航行途中還要隨時依照風向的改變來調整船帆面和船身的角度,必須讓整個帆面受風才有足夠的推力;逆流時則要不斷的左右轉折,採取迂迴的「三角路線」前進。
-
帆船搬運業在太平洋戰爭期間,曾經受到很大的打擊,不少的船隻因為被日軍征用去運補軍需品,而成為美軍轟炸的目標,船員和船隻都遭到很慘重的損傷,直到日本戰敗之後,才有部分帆船恢復搬運的業務。但是到
民國36年(1947)二二八事件發生之後,又因為臺灣本島情勢緊張,而受到嚴厲的管制。當時除了
馬公和
望安(
潭門港)之外,都禁止縣外交通,而臺南的「尖仔尾」也因為在
民國38年(1949)起有國軍進駐而不許帆船停靠,以致澎湖的帆船搬運業完全歇業。
-
(二)鮮魚交易與輸出
-
1.魚貨市場
-
明治29年(1896)左右,澎湖各地捕獲的鮮魚大都集中在
媽宮(今
馬公)交易。
馬公有稱為「問屋」(批發商)的「交舖」(委託行),總共有10間並列的店頭小賣,另外還有小賣店10間。交舖之間則成立「協同」(合作社),在習慣上及道義上,並不會有人在協同之外再開設交舖去和他們競爭。魚貨由交舖決定價格,如果貨主對價格不滿意,可以轉往別家交舖去賣。交舖進貨量多,會分售給小賣,或是先鹽乾處理,如果還是賣不完,就會降價促銷。為了掌握魚貨來源,交舖都會放款給漁民,供漁民購置漁船、漁具或其他週轉之用,漁民捕獲的鮮魚則要交給貸款的交舖抵債,不得賣給其他交舖。賣魚的貨款要先扣除5錢到6錢的「口錢」(佣金),再計算利息(貸款100圓左右者,每1圓扣除10錢)。
-
到
昭和6年(1931),鮮魚交易市場已經有所增加,包括水產會在
馬公街經營的魚市場1處、各地漁業組合經營的共同販賣所4處(
馬公街鎖管港、
望安庄將軍澳、
水垵及
西嶼庄內垵)。
-
2.鮮魚輸出
-
澎湖的動力船運輸,大約始於
明治30年(1897),126漁船的動力化也在
大正5年(1916)開始推動,但是當時的漁獲還沒有辦法保鮮,並沒有鮮魚的外銷。
昭和2年(1927),臺南人林全福在
馬公首創「澎湖製冰會社」,每天大約可以生產10噸冰塊來供漁船使用,127在漁獲的冷藏穫得了初步的改善之後,才可能把鮮魚運銷到外地。
-
昭和2年(1927),
馬公的「宮崎商店」首先和基隆哨船頭的「早川商店」簽訂合作經營澎湖鯛魚輸出的合約,到
昭和4年(1929),也有由本地人林澄清開設的「興順商號」,加入宮崎和早川的合作事業。當時宮崎以提供貨款的方式和
西嶼的漁民簽約,約定從當年12月到翌年3月之間,獲得貸款的漁夫所捕捉的鯛魚都要賣給宮崎,到
昭和5年(1930)為止,
西嶼一共有50個漁夫和他訂定買賣契約。
-
後來由於早川商店資金調度困難,再加上日本內地的鮮魚價格暴跌,宮崎又改和基隆的鮮魚出口商「事磯商店」合作出口鯛魚。不久因為雙方的契約糾紛,而導致重大的虧損,宮崎和興順於是決定和基隆的「枇杷田商店」簽定租用運貨船隻的契約,自己來做鮮魚出口的生意。之後又發生船期的配合不良,常常會減損魚貨的鮮度,而且
西嶼的魚貨也很少透過市場交易,漁源難以掌握等問題,經過各種改進之後,營業狀況才徹底的改善。
-
當時的冷藏技術還很原始,鮮魚輸出前要依照魚的大小做分類,先用冰冷卻,再用淡水洗淨,然後逐條用紙包裝過,再放在裝石油用的木箱中,裡面要多放碎冰塊來保鮮,外面用
鐵線牢牢綑緊。每一箱大約裝5條普通大小的鯛魚,每8個木箱再用一個長約1.7公尺,寬、高各約0.6公尺的大木箱裝成一大箱,四週同樣要用碎冰填滿,然後用繩索綁起來,才適合長途運輸。129枇杷田商店通常是用「開城丸」把包裝好的木箱運送到高雄,在貨櫃運送的過程中還要增加一些冰塊。到高雄之後再用貨車載到基隆,交給臺北的本店,做過品質檢查,同時添加冰塊,等待出口。
-
日治末年(約
1937年左右),澎湖動力化的船隻逐漸增加,也有部分的搬運帆船也加裝發動機,形成所謂的機帆船來營業。因為鮮魚的價格好,大多數的動力漁船在捕完鮮魚後,多直接到
馬公的漁市場去出售,有些動力漁船甚至還兼做起買賣魚貨的生意,利用船上的冷藏艙(俗稱「冰船」),專門經營起鮮魚的買賣。但是這種鮮魚的買賣仍然只是縣內各地之間的小規模生意,大部分的漁獲還是在加工後再運到臺灣去銷售。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五)|物產志》
知識建檔|2021-12-18。知識更新|2021-12-19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