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來源:澎湖縣文化局。

林介仁

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林介仁(1854-1933) ,號維藩,清末媽宮澳人。《澎湖縣志─人物志》言其自幼聰慧過人,九歲至二十歲,就學於澎湖宿儒,爾後更已文石書院山長金門舉人林豪為師,於是學業大進。光緒元年(1875),考取秀才,自是在家設帳授徒。乙未(1895)之役,時為一新社堂主的林介仁於3月避居白沙,10月攜眷往福建同安馬巷廳山頭鄉寄居。 然而,從林介仁遺留的手稿,林介仁攜眷避亂福建龍溪縣烏嶼吳家,以及福建廈門同安馬巷山頭鄉。 此烏嶼被誤認為白沙鄉鳥嶼,遂有其3月避居白沙之說。林介仁寄居同安馬巷時與當地的文人有密切的往來,例如,光緒21年(1895)林介仁曾替馬巷魏世臣做薰陶軒對聯3首,也為柏葉堂祠堂作對聯3首;丙申年(1896)彰玉洲鄉結彩樓諸董事也透過友人敦請林介仁作對聯。林介仁後來因生計問題返回澎湖,大部分的時間在澎湖望安案山馬公等處講學。馬公銅山館,即為林介仁教學之處,故林介仁有以銅山二字冠首「銅鐘催詩就,山屏入畫工」之詩作傳世。
-
林介仁也曾前往廈門、上海等處遊歷,大正7年(1918)至10年(1921),在高雄市鹽埕區等地設帳,並呼籲澎湖人團結一致籌組同鄉會。昭和2年(1927)鄭綿等人籌組澎湖廳民會,旅高人士公推鄭綿為籌備委員長。依據《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昭和2年(1927)10月16日成立總會,當時參加者已達1,400名以上。同年10月20日,舉行正式發會式,公推陳光燦為會長,各街庄再選出副會長一名,分別為白沙庄鄭綿湖西庄陳金榜、馬公街陳錫如西嶼庄黃又、望安庄陳為。監事為鄭回等五名,會計鄭有,評議員有陳錦堂等59名。林介仁可以說是「澎湖廳民會」的推手。
-
大正昭和年間媽宮寺廟改建頻繁,林介仁留有多首寺廟改建之詩作。「聖神昭赫濯上下官民倡捐踴躍慳囊破費煥雍宮咸欽祀典千秋奉 后德徧瀛壖東西僑客采取殷勤大木運來成巨室奚用工師一旦求」。就對聯冠首字「聖、后」觀之,當寫天后宮大正12年(1923)改建之事,<天后宮改築工料捐題碑記>有「クウオ出張所澎湖勤務者一同進寄南洋大木十本,一新社寄進彩畫大中樑三本」之語, 即為林介仁所謂的「僑客采取殷勤大木運來成巨室」,這也是澎湖人旅外開墾的歷史。
-
大正初年澎湖遭逢七十年來的大饑荒,大正6年(1917 ) 5 月,相川茂鄉廳長巡視直轄各區域內,到處垂詢窮黎被災救恤狀況,並向各保正等訓示,此次日本商社募集本廳人伕,前往南洋北婆羅洲開墾,甚望殷勤獎勵,赴當地以圖發展,也可紓解災荒。同年6月,澎湖島募集前往北婆羅洲久原農園的勞工有153名(含監督者林貢等3人),於3日從基隆搭乘「汐首丸」出發。 這批開墾南洋的澎湖先鋒出發之前,外出者之親族舉行盛大歡送宴;乘船之日媽宮街各廟都出神轎,到碼頭相送者聚集如山。 迨至大正12年(1923)僑居婆羅洲的澎湖人聽聞故鄉天后宮改建之舉,故寄附南洋大木,聊表對媽祖的崇敬與對故鄉的思念。而此碑所保留的文字,也是日治時期臺灣澎湖居民拓墾南洋的歷史見證。
-
大正15年(1926)觀音亭改建,林介仁為發起人之一,並捐金百貳拾円。昭和2年(1927)媽宮觀音亭改建完成後,觀音亭大門外聯柱「音果能觀身外別生法眼 祖來成佛胸中本具婆心」;龍王祠的「龍宮朗耀江中月 王府幽深水底天」,皆是林介仁的作品。馬公城隍廟昭和6年(1931)發起重建,由鍾紅樟任發起人。林介仁也為城隍廟作有對聯數首:「將入廟來當防失足 要歸家去須早回頭」,「唉矣陰律無私任爾叩頭奚益 妙哉人倫克盡不余拜手何妨」,「靈爽有憑卅六島全資保障 應求不忒數萬家共沐恩波」。
-
昭和8年(1933),林介仁去世,《臺灣日日新報》於3月7日以<宿儒謝世>為題表達哀悼。 逝世之前,林介仁有一副八十自述的對聯:「人生宜看淡念氏八十年甘苦備嘗歷盡許多景況 造化實難移近今廿餘載窮通俱見何期有此兒孫」。林介仁一生設帳教學,參與鸞堂濟世救人,熱心寺廟公益,不求榮華富貴,為世代的良心。
-
作者|許玉河老師
-
林介仁,馬公長安里人,曾受教於文石書院院長林豪,22歲中秀才,之後以設館授徒為業,曾在高雄鹽埕區及澎湖的望安案山馬公等處教授漢學,作育英才不少,昭和元年(1926)籌組高雄澎湖廳民會,以團結鄉親,並撰寫序言,曾任西瀛吟社社長,有不少詩作。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十三)|文化志》
-
林介仁「澎湖廳民會序」:
-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世界者人類之舞台也。何處不可以寄身,又何地不足以資展布,但無團結力則渙而易散,有團結力則萃而相親。是故廳民會之創立,其亟亟以我澎鄉親之散處中南北者實繁,有徒而於高雄尤夥。蓋以高雄僅隔一衣帶水,朝發可以夕至,故凡耕釣餘閒而出稼是處者,或經營商業或從事工作,年年有加無已。屈指計之,已達數千之眾。勿論散居各部落尚多,即就高雄市一隅而觀,築室以居,衡宇相望,過其地者,僉曰以澎湖社也。聚族既多,已占地利之勝,僑居日眾,聯鄉土之情,此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古人所以切同鄉共井之誼也。今者此會之設,一以敦鄉親,一以資相助,其亦法古人之遺意乎?每慨夫有疾病纏綿而醫藥無資者,有一朝失業而饔餐不繼者,有聾瞽廢疾欲歸而川資闕如者,向使不設公會以為救濟之所,嗟彼僑民寧無異地淒涼之感耶?顧欲設之尤非一木所可支大廈,勢必合群策群力以成功。響如為室然,地基厚則屋不傾;又如掘井然,泉源深則流不竭。伏望枌榆父老,桑梓兄弟篤鄉誼之心,籌扶助之法,共相出資,贊襄盛舉,則本會之主旨得以貫徹始終,存之永久而無獘。他日者苟有前此不幸之事,均可由本會確查實情,酌與援助,庶他鄉遇故知,不至流落於異地。即會中諸友或有糾葛,亦可由本會公議理處,失事免至泥首公庭,是此會之設,一舉而兩得也,豈不懿歟!是為序。
-
文字來源|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17-11-01。知識更新|2024-06-22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

影像分類:人物照  影像來源:許玉河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