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公城隍廟與
文澳城隍廟都在陰曆七月初三
普渡,舊
媽宮街區
七月普渡素有「
城隍廟放,
觀音亭收」的傳統。
馬公城隍廟因為進入三年的廟宇整修期,原本因工程施工關係,三年內不舉行
普渡,後來臨時決定照常舉行。也因為時間倉促,餐與贊普的家戶,只有往年四百戶的一半。參與贊普的家戶,廟方也由「壓米」,改為「壓紅包」,祝福其平安順利。下午三時由許秋冬道長誦唸祈求闔澎國泰民安的祝禱詞後,帶領主委諸執事祭祀上第一輪香、敬酒展開;第二輪香在三點半,並開始燒金銀紙錢與經衣。左邊的金爐燒金紙,印有神明圖案的金紙是給神明的,小張沒有圖案的則化與祖先;右邊臨時性的金爐則焚化銀紙與經衣。第三爐香則於四點後敬獻並開始「壓紅包」,四點半鳴炮後結束
普渡。
-
#感謝黃自東老師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錯誤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