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礁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運
空運
陸運
06|衛生
醫療院所
公衛醫療
環境衛生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08|治理
選務
戶政
行政
財稅
民生
軍事
遊憩
社福
司法
09|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類:
首頁
治理
行政
───
行政機關
〈 層級:第
3
層分類 〉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從目前現行相關行政法規來看,並無明確的定義來說明行政機關明確屬性,而單僅就學理上有不同的分類。例如以權能來區分則分為統率機關、輔助機關及執行機關;若以管理區域為標準,則分為中央行政機關及地方行政機關;以行政業務性質來區分,則稱為一般行政機關與特別行政機關。由於在
日治時期
的殖民體制影響之下,警察權力擴張至地方政府機關,所以在行政機關的分類上較為混雜。然而就當時相關的法令來看,警察機關和行政機關有交錯的現象出現,但是從權能區分上,還是可以看出警察機關是屬於行政輔助機關,並非行政統率機關。所以本節在論述
日治時期
相關行政機關時,便將警察機關歸入輔助機關來論述。戰後對於澎湖縣行政機關的論述,則主要是以縣政府、鄉鎮公所等一般行政機關為主。
-
本節主在論述澎湖地區的行政機關在各個時期所產生的變革,以此來瞭解此地在不同時期因中央政府體制的影響下所導致的演變,故其他與行政機關相關的司法、立法單位,如監獄、法院、警察及議會等,便不列入敘述範圍。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四)|政事志》
-
澎湖雖然在元、明兩代設有巡檢司,然而其實際運作情況目前並無法考證。
明鄭時期
統治期間,澎湖設有安撫司,然該機構乃是軍事治理性質的單位,所以澎湖並未建立完整的民政機關。及至有清一代才在澎湖設置地方行政機構,然而清代地方行政制度中,統治機構最低層級僅止於縣、廳,其下澳計之統治管理,則是透過鄉治組織來達成。依據首任臺灣知府蔣毓英所修的台澎最早方志《臺灣府志》之記載,臺灣縣澎湖巡檢司衙門設於本鄉
紅羅村
,
康熙33年
(1694)
高拱乾修《臺灣府志》時,巡檢司署則已經遷至
暗澳
(今
馬公市
西文里
)。日治初期
明治31年
(1898)
的〈澎湖島水產調査〉中,則有記載
南澳
青螺
郷(今
青螺村
)為昔年巡檢司的駐在地,且當時遺址尚存,3而現
青螺村
民仍有「巡檢司」此一地名保存,故雖然清治初期行政中心位於本鄉,然巡檢司衙門之實際位置卻有待商榷。
-
文字引用|
湖西鄉
志
知識建檔|2017-11-11。知識更新|2025-01-31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引用書籍
|
▲隱藏連結
續修澎湖縣志.卷四政事志
|
第17頁
湖西鄉志上冊
|
第445頁
澎湖縣|
澎湖廳農會的創立
|
明治
|
行政機關
1911年7月1日:澎湖廳農會的創立 台灣農會之設始於明治34年(1901)之新竹,台東與澎湖為最晚成立農會的廳縣,1 ....
元代澎湖巡檢司
|
元代
|
行政機關
別名:
澎湖寨巡檢司、元朝澎湖巡檢司
澎湖巡檢司,設置於澎湖群島。設治時間以1281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的考證最為早,也就是根據一般史書及《元史》、《新元史 ....
明代澎湖巡檢司
|
明代
|
行政機關
明代初年同樣於澎湖設置巡檢司,原則上是設置巡檢及副巡檢來治理其轄區,不過就當時的澎湖而言,則僅設有巡檢一員。巡檢司的主要 ....
明鄭安撫司
|
明鄭時期
|
行政機關
在鄭成功治臺之初,澎湖地區並未建立一個完整且明確的行政機關,此時的澎湖屬於軍隊管轄地區。永曆18年(1664),鄭經在澎 ....
清代澎湖巡檢司
|
清領時期
|
行政機關
澎湖地區在康熙23年(1684)至雍正5年(1727)的地方行政機關是屬於臺灣縣轄下的巡檢司,設置巡檢1員,官署在大山嶼 ....
清代澎湖廳
|
清領時期
|
行政機關
雍正5年(1727)在福建總督高其倬的建議之下,清廷將原先設置於澎湖的巡檢司裁撤,改設通判一職治理該地。澎湖在設廳之後, ....
日治行政機關
|
日治時期
|
行政機關
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域有過9次的變革;不過就當時的行政制度暨機關的變革上,主要有6次的調整,分為3個時期,第一期是日本沿襲清 ....
戰後行政機關
|
戰後時期
|
行政機關
別名:
光復後行政機關
昭和20年(1945)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澎湖地區為中華民國所接收。依當時的接管計畫,地方機關主要是由臺 ....
馬公市(880)|
街役場
|
昭和
|
中央里
|
行政機關
別名:
馬公街役場
日治大正9年(1920),澎湖廳奉令改為「澎湖郡」,同時實施「市街庄制」,廢止以前的13區、1支廳的編制,改設1街(馬公 ....
總鎮署
|
清領時期
|
長安里
|
行政機關
南臨仁愛路,東界建國路,北抵民生路,即今合作金庫、真善美電影院等一帶,佔地廣大。為清領時期之總鎮衙門:前有轅門、鼓吹亭, ....
舊鎮公所
|
重慶里
|
行政機關
別名:
舊市公所
馬公鎮公所本來位於馬公城隍廟東邊,它的前身是大正9年(1920)9月設置的「馬公街役場」(位在今中正路、仁愛路口一帶)。 ....
澎湖廳舍
|
昭和
|
中興里
|
行政機關
別名:
澎湖縣政府
明治28年(1895)日本治臺後,仍襲用清光緒13年(1887)興建的總鎮署為澎湖廳舍。至昭和8年(1933)廳舍使用已 ....
文澳舊廳署
|
清領時期
|
西文里
|
行政機關
別名:
文澳廳署
澎湖於康熙廿三年(1684)收入清版圖,文官設於文澳,武官設於媽宮。直至光緒十五年(1889)媽宮城竣工,文官始移到媽宮 ....
澎湖縣農漁局
|
解嚴後
|
西文里
|
行政機關
別名:
澎湖縣政府農漁局
澎湖縣農漁局前身為澎湖縣政府農業科,於民國88年(1999)12月23日改制為府屬一級機關澎湖縣農漁局,並遷到馬公市新營 ....
馬公市公所
|
西文里
|
行政機關
馬公市在戰後初期稱為馬公鎮,到民國70年(1981)才改為馬公市;起先鑲長由鎮民代表會間接選舉;到民國40年(1951) ....
大山澳務署
|
明治
|
興仁里
|
行政機關
明治29年(1896)10月17日,澎湖島廳以廳令甲第4號命令公布,島廳於轄內設置媽宮、大山、頂山、西嶼等次級行政機構「 ....
西嶼鄉(881)|
役場
|
日治時期
|
池西村
|
行政機關
役場一名,來自日治時代的鄉公所。 文字來源|池東國小百週年校慶專輯 ....
西嶼鄉公所
|
池東村
|
行政機關
西嶼鄉公所是澎湖縣西嶼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 ....
七美鄉(883)|
七美鄉公所
|
中和村
|
行政機關
七美鄉公所成立於民國三十八年(1949)八月一日,原先位於平和村,民國六十六年(1977)興建遷移至中和村二鄰十號。本鄉 ....
湖西鄉(885)|
巡檢司
|
青螺村
|
行政機關
位於鼎臍山之南,不知何朝於此設立官衙,但現在仍殘留其地基之灰土及瓦礫,村人稱之謂巡檢司,相信當有這件事。(根據明治31年 ....
知識條目共22則(分為2頁) ,您目前在第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小池角關帝廟〈本鄉旅臺寄附芳名列下〉記事牌
|
池西村
|
記事牌
畫花安平壺
|
復興里
|
一般古物
朱錫甘雕人物大楣
|
昭和
|
沙港村
|
一般古物
朱錫甘書繪壁板
|
大正
|
沙港村
|
一般古物
關帝廟宮整建工程捐款芳名錄
|
池西村
|
石碑
關帝廟註生娘娘福德正神神房雕刻捐献芳名
|
解嚴後
|
池西村
|
石碑
小池角關帝廟諸位列神神冠換新及浴室廁所新建捐献芳名錄
|
戒嚴期
|
池西村
|
石碑
小池角關帝廟外燈總換新宮柱門窓油漆捐献芳名錄
|
戒嚴期
|
池西村
|
石碑
西嶼鄉小池角關帝廟興建樂捐者芳名碑
|
戒嚴期
|
池西村
|
石碑
臺灣省澎湖縣西嶼鄉小池角重建關帝廟落成記
|
戒嚴期
|
池西村
|
石碑
第一賓館
|
昭和
|
中興里
|
官舍
險礁
|
赤崁村
|
九十島礁
關帝廟
|
乾隆
|
池西村
|
關帝廟
湖西國小
|
日治時期
|
湖西村
|
國小
關帝廟宮整建工程捐款芳名錄
|
池西村
|
石碑
關帝廟註生娘娘福德正神神房雕刻捐献芳名
|
解嚴後
|
池西村
|
石碑
小池角關帝廟諸位列神神冠換新及浴室廁所新建捐献芳名錄
|
戒嚴期
|
池西村
|
石碑
小池角關帝廟外燈總換新宮柱門窓油漆捐献芳名錄
|
戒嚴期
|
池西村
|
石碑
西嶼鄉小池角關帝廟興建樂捐者芳名碑
|
戒嚴期
|
池西村
|
石碑
臺灣省澎湖縣西嶼鄉小池角重建關帝廟落成記
|
戒嚴期
|
池西村
|
石碑
平台知識總數
7,475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