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網站首頁
02|關於平台
03|知識搜索
04|聯絡我們
880|馬公市
881|西嶼鄉
882|望安鄉
883|七美鄉
884|白沙鄉
885|湖西鄉
史前時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荷治時期
鄭氏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工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嶼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上交通
空中交通
陸上交通
06|衛生
醫療院所
疾病防治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08|商業
商店
查詢
歷史
建築
政府建築
馬公市
中央里
中央里建築
───
街役場
馬公市
中央里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同義詞彙|馬公街役場
-
日治
大正9年
(1920)
,澎湖廳奉令改為「澎湖郡」,同時實施「市街庄制」,廢止以前的13區、1支廳的編制,改設1街(
馬公街
)、4庄(
湖西
、
白沙
、
西嶼
、
望安庄
)。
馬公街
先暫借「澎湖郡役所」(以前的澎湖廳)的西南角設立「街役場」。昭和元年
(1926)
,原來設在
銅山館
的郵便局遷到中山路新局舍,
馬公街
役場才遷入郵便局原址辦公(現在的
馬公市
中正路與仁愛路交叉處的西北側)。
-
昭和20年
(1945)
4月4日,盟軍飛機轟炸時,
馬公街
役場受到波及,為了安全的考量,曾疏散到當時的水產專修學校(今海事水產職校)、
重光里
及
西文里
等處分散辦公,戰後才遷回建國路的「報國館」(今郵局及台銀員工宿舍一帶)。
民國36年
(1947)
又遷入原廳立
馬公高等女學校
臨時教室(
1922年
撥給
馬公
第一公學校,
1933年
改為澎湖圖書館),也就是現在的城隍廟東邊辦公(鄭紹裘1997:57-59)。
-
資訊引用|
馬公市
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1輯|
2006年
)
知識錯誤回報
完整閱讀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講美吳玉樹古宅
|
講美村
|
建築
菜嘴雷公心
|
諺語
拱北餌戰車
|
城北村
|
文物
舊台幣變新台幣
|
故事
烏崁靖海宮清心社專善堂
|
烏崁里
|
法師乩童
耶穌也來說忠孝
|
故事
南鯤鯓范王爺在鼎灣
|
鼎灣村
|
故事
做竅兆
|
故事
高攀:〈尤貞女傳〉
|
中央里
|
故事
澎湖通判饒廷錫
|
人物
外垵假砲
|
外垵村
|
建築
五德餌砲
|
五德里
|
建築
通梁村
|
通梁村
|
聚落
赤崁村
|
赤崁村
|
聚落
舊台幣變新台幣
|
故事
後寮村
|
後寮村
|
聚落
瓦硐村
|
瓦硐村
|
聚落
港子村
|
港子村
|
聚落
澎湖水族館
|
岐頭村
|
藝文
小赤村
|
小赤村
|
聚落
知識平台|影像總數
49,169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