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荷治時期
鄭氏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工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嶼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上交通
空中交通
陸上交通
06|衛生
醫療院所
疾病防治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08|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知識分類|
類:
產業
漁業
傳統漁法
類:
產業
漁業
漁法技術
區:
馬公市
虎井里
虎井里漁業
───
虎井鰆建網及鰆曳繩釣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鰆建網是一種用漁網橫截魚群游走的通路,讓魚纏在網目上以便捕捉的漁法;因而網具置放𦊓的時間比較久(最長不超過24小時),不像一般「網(罟)、罾」下完網就要起網,所以被稱為「放𦊓」。
虎井
的鰆建網漁業約在
光緒6年
(1880)
左右興起(當時有3組),最初以捕抓鰹魚為主,後才逐漸改為捕捉土魠、白腹等鰆魚。事實上
虎井
除了「放𦊓」之外還有一種「放鮸」,二者在漁法技術上略有不同;放鮸是由沿岸向外海採直線拉網,網的底緣除了沉子綱之外,前後、中間都還要用錨撐緊,以防被海水漂走;放土魠則要把圍成
石滬
狀,讓魚群進入之後無法再游出去(翁安雄2003:109)。
-
虎井
的放漁業到
昭和4年
(1929)
時增加到10組,農曆7月或8月起到12月以放鮸為主,11月至翌年4月主要是放土魠。每個月的作業天數多在10到20天之間,普通一天一組的漁獲量大多有30到40台斤(上引書:109-110)。
-
作業的地點大多和「牽網」相同,包括「
灣仔內
」、「
盤山
」、「
角仔
」、「
海者下
」、「
田仔
」、「
南勢灣
」等處,只是位置比
牽罟
遠,不過大抵都在水深8公尺以內的地方作業。放𦊓海域的漁權在理論上也是歸社里全民所有,由社里公廟負責管理。每年春節就如同
牽罟
「拈鬮」一般,公廟會將各海岸的放𦊓作業權標租給各船組;得標的人就擁有該海域一整年的作業權。但是因為每組多只有一兩張魚網,所以通常一組都只標租一處海岸(上引書:110)。
-
資訊引用|
馬公市
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16輯|
2006年
)
知識建檔|2021-12-05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引用書籍
|
▲隱藏連結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十六輯虎井里桶盤里
|
第81頁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大厝內
|
紅羅村
|
地名
許周素雲
|
馬公市
|
人物
李益女
|
馬公市
|
人物
劉培初
|
人物
蘇銀河
|
人物
張動九
|
人物
阮觀智
|
人物
呂耀堂
|
瓦硐村
|
人物
蔡豐盛
|
湖西村
|
人物
葉惠
|
馬公市
|
人物
許周素雲
|
馬公市
|
人物
李益女
|
馬公市
|
人物
吳玉
|
西安村
|
人物
劉培初
|
人物
呂耀堂
|
瓦硐村
|
人物
張動九
|
人物
蘇銀河
|
人物
蔡豐盛
|
湖西村
|
人物
葉惠
|
馬公市
|
人物
黃見享
|
馬公市
|
人物
平台知識總數
7,305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