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荷治時期
鄭氏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工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嶼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上交通
空中交通
陸上交通
06|衛生
醫療院所
疾病防治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商業
08|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類:
產業
漁業
漁業發展
區:
馬公市
虎井里
虎井里漁業
───
虎井漁業發展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虎井嶼
沿岸海域都是砂礫底質,也有一些海崖崩落的
玄武岩
散佈其中,水深約6公尺,15公尺等深線距岸邊很近,居民自古就多靠漁業維生,傳統的漁業有11種之多,其中以鯛魚
延繩釣
和鰆魚拖網最為發達(澎湖廳1932:246)。
大正6年
(1917)
虎井
的人口有116戶、697人,其中從事漁業的有224人;全聚落共有56艘漁船(其中3艘經營什貨運輸),主要從事鰮魚船曳網(8組)、沙鰍船曳網(15組)、鯊魚及鯛魚
延繩釣
(共23艘)、
地曳網漁業
(10組),也有不少人從事一支釣或投網漁業。年漁獲總值約6,605圓。
-
大正12年
(1923)
之後
虎井
開始有人使用小型的發電機漁船來從事鯛魚
延繩釣
漁業。46包括
大正13年
(1924)
陳拿買的寅丸(29石),及
大正14年
(1925)
分別由黃玄和陳傳買的大發丸(71石)和大興丸(72石),都是日本型的漁船;47引進發動機漁船之後漁業收入也大為改善。
昭和5年
(1930)
虎井嶼
的居民有123戶、801人,其中從事漁撈的有590人,還有24個水產製造業者。主要的漁業有鯛魚
延繩釣
26組、鰮魚船曳網16組、
地曳網
、鰆魚建網(浮刺網)及鰆魚
流刺網
各10組、鯊魚
延繩釣
6組、沙鰍船曳網2組、鰮魚
焚寄網
1組,年漁獲總值約有22,618圓,農業狀況則沒有太大的變化(澎湖廳1932:242-245)。
-
戰後
虎井
的沿近海漁業在政府輔導下更日益興盛,不但漁船全部改用機器動力,噸位也日漸增大,主要漁業有
焚寄網
、
延繩釣
、曳繩釣和
流刺網
等。由於漁具的改良,漁獲量也逐年增加,尤其是
民國53年
(1964)
到62年
(1973)
這10年之間的漁業收入更是可觀,因而島上的人口一直都維持在2,000人上下。
民國70年
(1981)
左右
虎井
的漁業才因為海洋環境的惡化而逐漸萎縮,
民國80年
(1991)
以後更趨沒落,目前漁港中的漁船只有20多艘,而且都是從事沿海漁業的小船。
-
資訊引用|
馬公市
村里叢書(第16輯)
知識建檔|2021-12-05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引用書籍
|
▲隱藏連結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十六輯虎井里桶盤里
|
第75頁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聖域重光匾
|
吉貝村
|
文物
聖恩御賜匾
|
吉貝村
|
文物
集義所生匾
|
吉貝村
|
文物
德澤覃敷匾
|
後寮村
|
文物
承乾宣化匾
|
赤崁村
|
文物
神聖威靈匾
|
赤崁村
|
文物
白沙鄉瓦硐村小地名:社區道路
|
瓦硐村
|
地名
顯濟殿重建誌
|
尖山村
|
文物
洪春立:旅外湖西鄉尖山村詩人
|
尖山村
|
人物
尖山村頂寮大路碑誌
|
尖山村
|
文物
蕭瓜
|
烏崁里
|
地名
後灣
|
青螺村
|
地名
埔頂
|
講美村
|
地名
合界頭採石示禁碑
|
合界村
|
文物
槍城尾
|
城前村
|
地名
大烏頭
|
講美村
|
島嶼
東勢塭仔
|
西坪村
|
島嶼
北礁
|
鳥嶼村
|
島嶼
西崁山
|
吉貝村
|
地名
測天島
|
案山里
|
地名
平台知識總數
7,231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