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望安鄉另一
將軍村曾氏,乃
中社村曾氏支系,兩村曾氏,同一先祖。其祖牌和先人墳塋堂號皆書「永春」。故知
中社村和
將軍村曾氏,應係曾氏永春支派;若不由永春(今泉州市、永春縣),直接徙澎,其先祖亦應系出永春。
-
資訊來源、作者|蔡光庭老師
-
曾姓始遷祖曾公,始遷祖牌不知置於何家?故名諱不詳。惟據
中社村耆老曾文致口述,
將軍村曾氏乃
中社村曾氏支系,兩村曾氏同一先祖;
日本時代,將軍曾氏族人,每至
清明日,必返
中社,祭掃曾氏祖墳。
-
考
中社曾氏開基始祖曾治,南明、永曆晚期,徙澎。
中社村開基祖牌內文載:顯考曾公諱治,生於庚寅年,卒於康熙年;故伯曾公諱輝,生於庚辰年,卒於乙亥年;顯祖考諱二,生卒年不詳;顯祖妣丘氏諱城,生卒年不詳;顯妣張氏金,生卒年不詳;顯考諱忠,生卒年不詳;顯妣張氏居,生於
康熙戊寅,卒於康熙康寅;顯妣洪氏莽,生於
康熙己巳,卒於
乾隆己丑。
-
按
中社村11世曾文明家中祖牌,年代最早之先祖為曾懊(生於
雍正9年,卒於
乾隆58年,1731-1793);推算開基祖牌中所載曾輝(生於
康熙39年,卒於
乾隆20年,1700-1755),應係曾懊之父;曾忠和兩位祖妣張居、洪莽,並排記載,應是曾忠先娶張居,後張居早逝,再娶洪莽(張居生於
康熙23年;卒於
康熙49年,得年27歲,1684-1710;洪莽生於
康熙28年,卒於
乾隆23年,1689-1758),推斷曾忠約生於南明、
永曆29年(1675),係曾輝之父,曾懊祖父;另一曾二,或係曾輝之弟(因排行第二,其子嗣稱曾輝神主為故伯);尚有一顯考曾治,僅載生於庚寅年,卒於康熙年(經筆者和曾氏11世裔孫曾文明推判,曾治應生於南明、
永曆4年,1650,應係曾氏開
中社村始祖)。推判曾治約於南明、永曆晚期,徙澎,係
中社村最早徙入之姓氏。
-
至於
將軍村曾氏始遷祖,何時從
中社遷徙到
將軍村,須再參看
將軍村諸曾氏家中祖牌,始能論定。惟據曾文明,自
望安鄉戶政事務所,
日本時代明治39年(1906)所登錄
網垵澳、
將軍澳鄉之戶口調查簿中,確知民國前五、六十年(約道光、咸豐年間),曾氏已在
將軍村繁衍成族;推判
將軍村曾氏始遷祖,約在乾隆年間,自
中社,徙將軍。
-
日本時代、昭和時期,曾氏居有三合院和樓仔厝古厝7間;分居村中(東邊)2間(今
將軍村52、106號),(西邊)5間(今
將軍村42、135、149、150、151號)。今仍居村內,開設「將軍小吃部」的曾進壽,係
將軍村曾氏裔孫。
-
又
中社村曾氏祖牌和先人墳塋,其堂號皆書「永春」,故知
中社村和
將軍村曾氏,應係曾氏永春支派;若不由永春(泉州市、永春縣),直接徙澎,其先祖亦應系出永春。
-
資訊來源|
望安鄉志
知識錯誤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