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社村記錄

影像分類:村里地標  2018中社村記錄|拍攝日期:2018-11-07(星期三)

中社村

閱讀時間 ── 約 14 分鐘

同義詞彙|花宅
-
本村舊名花宅。有關「花宅」之名,最早見於杜臻所撰的《澎湖臺灣紀略》。然據地方父老稱,花宅之名應與該村中央小山丘「花心」(又稱呼「山仔尾頂」)有關,花心的周圍有大小山丘數處,宛如花瓣環拱花心,故稱該村落為「花宅」。而大、小花宅兩聚落大致以中央地勢較低的山溝為界,以北稱「小花宅」;以南則稱「大花宅」,住屋略多。
-
據《澎湖紀略》記載可知,即本村於清領時期水垵澳轄區,然在雍正5年(1727)之前屬網垵澳,其後由於另立水垵一澳,故歸屬水垵澳稱花宅社。日治時期稱為水垵澳花宅鄉,隸屬網垵澳務署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改稱為中社村迄今,改名是基於本村為位於望安島中部之社里,故更名之。民國67年(1978)闢建望安機場,使本島的對外交通更為暢通,主要航線飛往臺灣本島的高雄市。本村位於望安島中部西岸的背風處,居民大部分半農半漁。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中社村由曾姓張姓鄭姓陳姓顏姓董姓葉姓許姓黃姓蔡姓李姓伍姓呂姓蘇姓吳姓成姓諸姓組成,以曾、張、鄭、陳、顏、葉繁衍較多,為主姓;其中,蔡、伍兩姓,係水垵村蔡、伍兩姓支系;吳姓,係西安村吳姓支系;成姓,係湖西鄉林投村成姓支系;其餘諸姓,皆係由閩地(永春、同安、金門)徙入。
-
村落區分為頂寮下寮山仔後尾寮四個區域。曾姓鄭姓陳姓分居四區域;顏姓分居下寮山仔後尾寮張姓分居山仔後尾寮葉姓分居下寮山仔後許姓分居頂寮下寮董姓蔡姓李姓蘇姓頂寮黃姓下寮呂姓伍姓尾寮
-
資訊來源|望安鄉
-
歷史沿革
-
中社村在明代以前無史料提及,至清康熙三十三年(一六九四)高拱乾纂修《台灣府志》一書中,始提及大花宅、小花宅二澳名稱。由此可推測,中社村聚落的形成,迄今應有三百多年歷史。
-
根據林會承教授對中社村聚落發展之研究結論稱:明末以前,村內有少量的民家及住民,以及簡陋的棚屋,共漁民暫駐之用。明崇禎至清康熙年間,因移民湧入,奠定了聚落的雛形。康熙至道光年前,中社村穩定成長,人口的自然增加使得生活資源的運用達到飽和,社會環境已相當穩定,村莊的規模則逐漸擴展到現今的輪廓為止。道光至近代,在初期,開始有村民外遷,其數量與自然人口增加率相近,聚落的成長有停頓的跡象,大體上保持道光初期的規模;晚期則居民大量外移,村內空屋逐年增加。
-
中社村的人口在乾隆三十五年(一七七○)約有三百人,道光九年(一八二九)約有六百人,光緒十九年(一八九三)約五百五十人,此後均維持在五、六百人之間,日據時期高達九百人以上。光復後逐年漸低,民國四十三年有八百一十七人,民國六十八年,中社村的人口首度低於五百人,此後逐年遞減,至民國八十七年十一月僅賸二百四十人。
-
中社村村民的祖籍以福建泉州同安縣為主,部份自澎湖本島輾轉遷移而來。以陳、顏二姓的人數較多,鄭、張二姓次之,此外尚有曾、葉、董、黃、蔡、蘇、呂、李、郭、伍……等姓氏。
-
中社村在行政組織上的名稱,最早為雍正五年一七二七年)稱「台灣府澎湖海防糧捕廳水垵澳花宅社」,至日據時期明治二十八年一八九五年)改稱「台灣總督府澎湖島廳水垵澳花宅社」;明治三十年一八九七年)改稱「澎湖廳網垵辨務署水垵澳花宅鄉」;明治三十一年一八九八年)改稱「澎湖廳網垵出張所水垵澳花宅鄉」;明治三十四年一九○一年)改稱「澎湖廳網垵支廳水垵澳花宅鄉」;明治四十二年一九○九年)改稱「澎湖廳網垵支廳網垵區水垵澳花宅鄉」;大正九年改稱「高雄州澎湖郡望安庄花宅」;大正十五年改稱「澎湖廳望安支廳望安庄花宅」;台灣光復後,民國三十五年改稱「澎湖縣望安鄉中社村」。
-
地理環境
-
中社村的村域涵括了望安島的中部,位處該島中部偏西的山坳中,此山坳的東邊為緩升的草坡,其最高點為約位於島中央的大平埔,民國六十七年度開闢為小型機場(跑道全長九百四十五公尺)。過此為急降坡及島東的布袋港鯉魚山(標高二十一公尺,係細繩紋陶文化遺址);西邊原為有一片整潔白色平坦沙灘的半圓弧形花宅海灣,因近年來闢建為船澳碼頭及興建海堤,其景觀已完全改變。由海灣向西遠眺為花嶼(高拱乾《台灣府志》謂:大、小二花宅二澳與花嶼拱照,故名花宅)。
-
山坳的南邊是一片緩升的草坡,到達頂端後(即尖山仔)越過另一個大起伏的山坳(即花宅仔溝),為民國七十六年竣工的西安水庫所在地,再往南即達西安東安兩村。北邊是平頂峭直的天台山(標高五十三公尺),此山係屏風似地橫亙著,氣勢雄偉。天台山西面有天台山塭(或稱花宅塭仔、門口塭仔),向以盛產良質文石有名,但近因受限於法令,極不易開採。山南側(即深滬內)沙灘草地為望安島綠蠵龜產卵棲地六個保護區之一。
-
花宅海灣北面有虎頭山(標高三十七公尺),駐足山頂可攬中社村全景。村莊東北有風門山(標高四十六公尺),山頂設置電視小型轉播站一座,通過風門山西邊的澎三十四號道路,左轉可通天台山,直達則抵水垵村
-
中社村村莊的基地長約三百公尺,寬約一百五十公尺,面積約四點五公頃,順著海岸走向略呈長方形,其地形為由島中央朝向海岸逐漸降低的緩坡,坡地的中央有一道水溝(即尾寮溝仔),將基地分割成大小相當的兩塊,日據時期為了行政管理上的方便,就以山溝為界,溝北稱為「花宅一堡」(即望安支廳望安庄第九保,古稱小花宅澳);溝南稱為「花宅二堡」(即望安支廳望安庄第十保,古稱大花宅澳)。
-
緊鄰山溝的中央點上,有一座如圓凳子般凸出的高地,村人稱之為「花心」(又稱山仔尾頂),在中社村民心目中為神聖不可冒瀆之地,昔日有犯忌而在該處墾地耕種,未久即病故者,此後即無人敢再冒犯,任期荒廢,叢生芒草、銀合歡等植物。
-
又中社村村內區分有四個甲頭:(一)位於尾寮溝仔北端靠山部分的頂寮;(二)位於尾寮溝仔支北近海部分的下寮;(三)位於尾寮溝仔之南近海部分的尾寮;(四)位於尾寮溝仔之南近山部分,即「花心」東面的山仔後
-
產業概況
-
昔日中社村居民大都以農、漁業為主。但因中社村沒有港口設施,冬季漁船必須停泊潭門港,漁民則以步行往返,甚為不便;夏季風浪不大,故可泊碇花宅海灣近岸海面。冬季皆以捕鯧魚、鰆魚為主;夏季則改捕小管及溫魚。冬季魚獲多冷凍運往高雄販售;夏季漁獲多半由望安在地魚販標購後,以魚灶蒸煮,曬乾後裝箱運至台南安平交由魚行出售。
-
光復前機動漁船很少,海上運輸及交通,都以帆船為主,當時中社村曾擁有頗具規模的貨運船隊。帆船至恆春楓港載運木炭、柴米等民生用品,至台南候風小再返航。貨物主要行銷馬公,往返一趟約一個月,快則半個月。航行季節為冬季半年(立冬至四月),夏季無風時則在近海捕魚。最盛時期有二十多艘帆船,每艘船十二位船員,帆船停泊在現已廢棄的布袋港。帆船貨運始於日據中期,光復後二、三十年,因新法令規定貨物須集中馬公港集散,以及被新式貨船取代,中社的帆船於是沒落。
-
近二、三十年來,由於人口外流情況嚴重,故儘管中社船澳碼頭設施興建完成,漁船停泊方便,但船隻噸位卻愈來愈小,數量也愈來愈少,目前尚留在村內捕漁為生的漁民僅有少數,以沿海釣魚為主,且漁獲也大不如前。
-
耕地的利用是中社村居民另一項生活憑藉,因受自然條件的限制,水源缺乏,強風為害,故多為旱地,或粗耕以種植甘薯、花生等,或將民家附近以老古石牆圍起,種植蔬菜以共副食。其餘耕地則多荒置不用,雖然十餘年前有地主將其田野以鐵絲圍起,以供放養牛之用,但近年多已廢棄,牛隻也不多了。
-
最近幾年,望安的醃瓜(即酸瓜)由於海產餐廳的推介,頗受外來觀光客的青睞。澎湖縣農會也鼓勵農民普遍種植生產,故此項產品已漸漸成為居民一項新興的經濟作物,值得大力推廣。
-
宗教信仰
-
中社村原有寺廟三座,但其中之天上聖母廟(位處花心的西北麓,坐東朝西,面臨花宅灣)因年久失修,早已傾圮(2020年備註:廟宇其實目前狀況極佳。),媽祖神像恭迎至大廟(五府千歲廟)供奉。
-
五府千歲廟位於中社村北端,日據時期原名酈府王爺廟,主祀酈府王爺,因光復之初,舊廟甫重修後,五府千歲中李府大王採乩童,為使新廟方便向政府登記立案,改名五府千歲廟。本廟初建年代不可考,然為先民始建,則應創建於清康熙初葉。最近一次修建為民國七十六年二月十二日動工,民國七十八年四月三十日竣工。
-
本廟之修建,著重廟頂修建,其原有之石柱及石雕,三川門及正殿內木作裝飾、雕刻均完整保留,為予拆除,堪屬珍貴文物。
-
蕭府公祖廟(小廟),位於中社村南端,主祀蕭府公祖,建於民國十二年,其後曾於民國五十四年重建,至民國八十一年再修建。它和大廟屬同一個組織所管理。
-
大、小廟為中社村居民共同的信仰中心,每年正月十三日至十八日為元宵節,同時也是廟會例行活動時間,旅外鄉親多於此時返鄉,廟中乩童也會進壇處理事務,若是新乩童興起也會選定此佳節時日,故這幾天在村裡是一年中最熱鬧的。而神明多會於此時指示本年所要舉辦的活動要點,或者出巡,或者建醮,或者進香山(上天台山,即進天庭)。該類活動多為不定期舉辦。
-
平時大廟的活動則為每月初一、十五的犒軍,或是逢神明誕辰以全豬向神明祝壽,豬肉則由全村各家戶分食。除此而外,中社廟的活動較少,人力不足應是主要原因。
-
中社村另有禮拜堂一座,屬台灣基督長老會,據《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一九五七年鑑》中記載:花宅長老教會,位於澎湖縣望安鄉中社村六號,光緒三十二年(一九○六)創立,民國三年建堂,信徒八十五人(2020年備註:目前現存花宅教會應為之後新建之建築)。
-
民國四、五十年代,花宅長老教會的信徒涵括望安全島及將軍澳嶼,約有三、四十人,教會派宣道牧師一人長住中社,後因人口日益減少,信徒人數亦隨之銳減,目前全島信徒不過二、三人而已,每逢星期日則由將軍教會的牧師前來主持禮拜活動。
-
雖然如此,當年創堂信徒旅居高雄的後代,有感於原禮拜堂年久失修,仍鳩貲於民國七十六年將舊堂拆除,重建一具現代化的新堂,除供禮拜活動外,一方面也讓教友們返鄉有休憩的場所。
-
文章來源|曾文明老師
-
中社村的村域涵括了望安島的中部,其東、西兩面臨海,北端爲天台山,南端亦爲山丘。村莊面積有兩百二十多公頃,其內包括了丘陵、山岳、砂灘、山溝及少量的平地,由於地形變化多因而使得景緻顯得很豐富;在地形坡度上,除了天台山布袋港一帶的小部分地區地勢過於陡峭外,其餘者的坡度多在三十度以下,其中又以中央偏西的高地爲分界線,向花宅海灣緩降、配合上南北兩側山丘順勢而下的山坳(爲了方便說明以下簡稱「花宅山坳」),無論在土地面積、坡度及對自然條件而言,都是較理想的生活空間,因此村莊的主要人爲─開發與建設設施多集中於此;村內的土壤貧瘠,缺少高大的樹林,地下水水位尙高,出水量尚稱豐沛,但水質鹼鹵;可資使用的天然建材原料有海岸邊緣的珊瑚礁、礁石上的牡蠣、天台山下的玄武岩、海灘上的貝壳、地表上的砂質堆積土,以及東安村潭門港附近的凝灰岩等。在氣候上普遍地炎熱、高濕、缺乏雨水,冬季時有強烈的東北季風,夏季時多爲西南風或南風。(林憲德,一九八八:八七)中社村村民的祖籍以泉州同安爲主,據訪問所得,部分係自澎湖本島輾轉遷移而來。由祖籍地直接移民的情形較少,村內以陳、顏二姓的人數較多,鄭、張二姓次之,未出現主導全村的大家族。村民數在乾隆三十五年約爲三百人,道光九年約六百人,光緒十九年約五百五十人,此後維持在五百人至六百人之間,民國六十八年首度低於五百人,此後逐年遞減,民國七十六年僅賸不滿三百人(詳表二)。(5)若將居民數與陸地面積比較,中社村面積佔澎湖群島的百分之二左右,人口佔百分之零點五不到(以民國六十八年以前爲準,以下同),澎湖群島已是地廣人稀,而中社村則更爲空曠;以每人平均佔有的村域面積而言,中社村村民平均每人可分配到半公頃以上的土地,若再加上數倍於此的海域,其生活空間算是相當濶朗。
-
文字引用|澎湖開拓史學術研討會實錄─西台古堡建堡暨媽宮城建城一百週年
知識建檔|2017-02-23。知識更新|2024-06-04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資訊

⋯在西者曰大花宅、小花宅⋯⋯。

花宅之名,最早見於杜臻所撰之澎湖臺灣紀略。


一曰大花宅澳在八罩嶼南。旁曰小花宅澳。二澳與花嶼拱照,故名花宅

臺灣府志《高志》 / 高拱乾|


一曰大花宅澳在八罩嶼南。旁曰小花宅澳。二澳與花嶼拱照,故名花宅

重修臺灣府志《周志》 / 周元文、宋永清|


又各嶼之中各澳在焉【澳者,就可泊船之處而言】...一曰大花宅澳【在八罩嶼南,旁有小花宅澳。以上總八罩山】

臺灣志略 / 尹士俍|中卷(山川景物)|


花宅澳〈在八罩南。有大花宅、小花宅,距挽門旱路四里。〉

重修台灣縣志 / 魯鼎梅、王必昌|


大花宅澳:在廳治南水程五十里。旁有小花宅澳...

續修臺灣府志《余志》 / 余文儀|


水垵澳:⋯、花宅社(距廳治水程八十里)

即本村於清領時期屬水垵澳轄區。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