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細繩紋陶文化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同義詞彙|鎖港期文化
-
距今約4,500年左右,分布的範圍較廣,幾乎較大的島嶼上都有「細繩紋陶文化」遺址分布。該文化尤以澎湖島的鎖港良文港七美島的南港、西嶼內垵B等遺址最具代表性,故又稱為「鎖港期文化」。此文化以裝飾細繩紋的陶器為主要特徵,另有彩繪文、籃印紋。陶器胎質較細,器形以罐形、缽形為主,然口緣形狀多變,且出現高足圈。石器以網墜的數量最多,打製的石鋤、石刀,磨製的石刀、石槌、箭頭、石錛、石球等等。除陶器、石器之外,另有骨貝器、玉器。澎湖的「細繩紋陶文化」與臺灣的「牛椆仔文化」有緊密的親緣關係。史前居民已長期定居澎湖,在聚落中已出現墓地,顯示居民在澎湖適應良好,對於海上、陸地資源均能做廣泛的利用,也能與澎湖以外地區互通有無。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早在民國50年(1961)鎖港里民翁溪泉的妻子就曾在挖地時挖到一批陶罐、陶皿等古物,75民國72年(1983)5月2日,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助理研究員臧振華、陳維新等人又到鎖港里北極殿前方民宅南邊的田地上(距現在的海岸線約500公尺),發掘了一處面積約10,000到15,000平方公尺的貝塚,及大批的細繩紋陶、石器遺物。當時發掘的範圍約227.5平方公尺,出土的遺物送往美國鑑定之後,證實是距今約4,500年前的細繩紋陶文化遺物,是澎湖地區細繩紋陶文化代表性遺址(宋文薰等 1992:150),因而被稱為「鎖港期」史前文化遺址。翌年臧振華又在貝塚的下層發掘出4座墓葬,這些墓葬都沒有坑穴,但是似乎都有一定的葬式;頭向南或西南,骨骸或仰身直肢或屈肢。根據臧振華的推測,這時期的史前人類可能已在澎湖定居,居民的生活資源趨於多樣性,除了捕魚、畜牧及農作之外,也廣泛的和澎湖群島內外地區(特別是台灣本島的西南沿岸)進行交易。
-
文字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