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極殿紀錄

影像分類:寺廟廟宇  2023北極殿紀錄|拍攝日期:2023-10-22(星期日)

北極殿

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隱藏資訊

同義詞彙|前廟、池王廟、鎖港北極殿
-
北極殿坐東北朝西南,習稱為「前廟」;相傳創建於清康熙年間,原名池王廟,奉祀從井垵請來的池府王爺,後來因為王爺鎮守有功升格為玄天上帝,才更名為「北極殿」。曾在清乾隆44年(1779)重修,明治31年(1898)更換廟頂磚瓦,昭和9年(1934)重建;民國67年(1978)又成立重建委員會向里民募捐,再到台灣向旅高鄉親勸募,順道採購木料、鋼筋,並聘請石匠來雕刻殿前的龍鳳石柱。最後由玄天上帝擇吉於民國68年(1979)興工,以花崗岩、花磚、琉璃瓦為建材重建為二樓;計花費新台幣10,000,000元餘,於民國70年(1981)2月落成。
-
北極殿在聚落四周所設的5個營頭都曾隨著社區的擴展遷移過2次以上,最近的一次是在北極殿落成之後。目前東營位在聚落東北方的鎖港里38號附近,西營位在今澎38號道路上,距離派出所約30公尺;南營坐落在水槍溝西南的小路上,北營設在馬公市第二衛生所北邊約10公尺處;中營則在由廟埕往山水路上的鎖港里1979號附近。
-
北極殿在日治明治41年(1908)成立了嵵裡澳第一個鸞堂,稱為「心意社訓善堂」,曾著有《寶要金篇》(1920年)及《喚醒金篇》、《醒化金鐘》(1945年)等善書。民國34年(1945)改名為「同化社訓善堂」,民國52年(1963)又改為「同化社向善堂」,並著造1部名為《喚醒迷津》的善書。據說在民國五Ο、六Ο年代,鎖港里曾經是澎湖「小法」最多的一個村里,號稱「鎖港小法卡濟(多於)鐵線尾弟子」;訓練新科「小法」時居民多以能擔任為神明服務的「小法」為榮,每一梯次最少都有30名兒童參加。鎖港里也常常有「送王」的科儀,戰後迄今曾分別在民國36年(1947)民國58年民國75年民國82年分別送過王船
-
資訊來源|馬公市各里叢書(寺廟篇)
-
鎖港里北極殿重建碑記
-
竊謂宇宙之治化有陽以治明,必有陰以治幽,故自盤古開治以來,黎民不獨尊敬蒼天,尚且尊佛道,禮神明,天下各府州縣分佈,鄉鎮村里各有建立廟宇,崇祀神聖,為護國佑民之主宰,是以鄉里中不論男婦老幼皆虔誠朝拜,良有以也。如本里北極殿創建於康熙年間〔匾乾隆四十四年〕,奉祀玄天上帝、池府王爺為主神,至今將近三百年之歷史。在乾隆四十四年歲次巳亥曾壹次重修,至光緒二十四年戊戍再修一次,但不動棟樑僅換廟頂磚瓦而已。迨至民國二十三年甲戍第三次重新建築,將舊基起畫,雕樑畫棟,壯麗渝﹝逾﹞於舊觀,及至民國六十七年戊午,又歷肆拾餘載,因年久失修,兼時代進化,有鑒本殿之陳舊非重建不可,乃商集財團法人,召開信徒大會討論,議決即成立本區北極殿重建委員會,翌日諸委員就開始向本里民眾募捐,幸各甚踴躍慷慨樂捐,以達數百萬元,再往台向旅高里民勸募,順道在台灣採購木料、鋼筋回來應用,並聘石匠雕刻殿前龍鳳柱、石堵,全部及籌備已妥,由本殿真武大帝擇吉於民國陸拾捌年歲次巳未仲春初旬興工,將原廟拆起重建為二樓,增長加寬,字向仍舊,坐艮向坤兼寅甲,後有少祖山之靠,前有角梳晏之美,水有玉帶纏腰之妙,仰見恩主坐鎮其中,大有顯赫之靈而福蔭里民,神人悅色,四時和樂。今工程告竣,所需木料、石部、琉璃瓦、真珠石、水泥、鋼筋、花磚、工資等開費,總計新台幣壹千餘萬元正,並購置土地肆筆計柒百坪作﹝做﹞為公產。謹陳其事,特立碑記以垂不朽之爾。
知識建檔|2017-11-05。知識更新|2024-04-03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