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繩紋陶文化
距今約4,500年左右,分布的範圍較廣,幾乎較大的島嶼上都有「細繩紋陶文化」遺址分布。該文化尤以澎湖島的鎖港與良文港、七 ....
- 粗繩紋陶文化
距今約五千年前左右,主要分布於澎湖本島與白沙島東岸,其遺址計有4處,尤以菓葉A遺址為代表,因此又被稱為「菓葉期文化」。出 ....
- 澎湖考古研究分期
臺灣地區的考古研究,肇始於日治時期。相對於臺灣本島而言,澎湖的考古起步雖略為遲緩,但在遺址發掘與研究上,卻獲致豐碩的成果 ....
- 史前遺址
根據澎湖各遺址出土物的層位分析,以及放射性碳素(碳14)的年代測定,澎湖的考古遺址可區分為屬於史前文化的三個文化時期,以 ....
- 陸上考古
澎湖的考古工作始於日治時代,明治40年(1907)日本學者伊能嘉矩報導小西成章氏在澎湖青螺村發現3件打製石器,並認為出自 ....
- 水下考古
早期對考古學的印象多侷限於陸上的考古調查,而隨著科技的發展,考古領域也日漸擴大。水下考古學是二十世紀中葉後才逐漸興起,而 ....
- 素面紅灰陶文化
距今約4,000至4,200年間,目前只發現3處遺址,以白沙島的赤崁頭為代表,故又稱為「赤崁頭期文化」。其陶器以紅褐色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