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遺址部分|
-
澎湖幾乎較大的島嶼上都有
細繩紋陶文化的文化遺址,分布範圍較為廣泛,時間約距今4,500年前左右,其中又以
澎湖本島的
鎖港與
良文港、
七美島的南港及
西嶼的
內垵B等遺址最具代表性,考古學家以
鎖港遺址之名稱為「
鎖港期文化」。該文化是以裝飾細繩紋的陶器為主要特徵,陶器胎質較細,器形以罐形、缽形為主,然口緣形狀多變,且出現高足圈,另有彩繪紋、籃印紋。石器以網墜的數量最多,打製的石鋤、石刀,磨製的石刀、石槌、箭頭、石錛、石球等,另外還出土玉器與許多的骨貝器。考古資料顯示此期與臺灣的「牛稠仔文化」有緊密的親緣關係,當時的史前人類已長期定居於澎湖,並有墓地在聚落中出現,處於對海上與陸地資源均能做廣泛的利用,並與島外地區交易有無的生活,顯示居民對澎湖的環境適應良好。目前本鄉有7處
細繩紋陶文化遺址:
-
1.
望安鯉魚山遺址:遺址位於鯉魚山南側與其相接的海濱沙丘上。遺物分佈相當廣,但有幾處集中的區域,一為靠近望將大橋引道北側之三根電線桿處;二為遺址中心之水塘西北方約30公尺道路處;三為遺址範圍東南角的面南海蝕平台。此外遺址東北角鯉魚山停車場北側之海蝕平台上也可見遺物分佈。為臧振華於
民國72年(1983)及
民國97年(2008)調查發現,距今約4,500至3,800年前,本遺址屬於
鎖港類型。地表上發現陶片與石網墜、磨製石刀、石鋤、玉飾等遺物。紅褐色夾砂陶上施有細繩紋及少部分粗繩紋、素面紅陶。石器有砝碼型網墜、磨製石刀殘件、打製斧鋤形器殘件。金屬器有銅錢(疑似宋代)。本遺址是
望安島上迄今所發現年代最久、面積最大的史前聚落遺址。遺址之遺物中發現類似澎湖
赤崁頭文化期(距今約3,800至3,500年前)之陶片,顯示本遺址的時代可能從
鎖港期延續到
赤崁頭期。
-
2.
水垵C遺址:遺址位於
望安鄉水垵村西緣,
水垵漁港東側180公尺的台地上,目前僅少數田地,大都已廢耕,地表雜草叢生。為臧振華於
民國72年(1983)及
民國97年(2008)調查發現,陶器有紅褐色夾砂陶,上施有細繩紋飾。石器有石網墜、磨製石錛等遺物分佈在地表,距今約4,500至3,800年前,本遺址屬於
鎖港類型。由於其範圍及堆積狀況難以確認,文化意義尚未清楚。
-
3.
將軍澳A遺址:遺址位於
將軍澳嶼東南角
船帆嶼西方之海崖上,其中涼亭北方之凹地為密集堆積地區,大量石網墜分佈於地表,也發現零星陶片。為臧振華於
民國72年及
民國97年調查發現。距今約4,500至3,800年前,出土的陶器為細繩紋陶片,石器有石網墜、打製石刀、打製斧鋤型器等遺物分佈在地表,距今約4,500至3,800年前,本遺址屬於
鎖港類型。由於其分佈範圍發現宋元瓷片,明顯有漢文化遺物,目前已因風化影響,未見文化堆基層。本遺址是目前
將軍澳嶼上所發現唯一之史前遺址。
-
4.
東安B遺址:遺址位於
潭門港南方,
龜壁崁尾西側海濱砂丘西端,
望安第一公墓區萬善宮北側高地上。陶器屬細繩紋陶,有石網墜及紅褐色夾細砂陶片。本遺址呈點狀分佈,已為現代墓葬所破壞。為臧振華於
民國97年(2008)調查發現。距今約4,500至3,800年前,屬
鎖港類型。
-
5.
東安C遺址:遺址位於
望安郵局西方約300公尺產業道路兩旁空地中,煙墩山西北方的坡地上。在產業道路兩旁的
花生田中或路邊的斷面上都可以發現遺物分佈。道路南側發現文化層斷面,因石牆崩塌及道路拓寬而造成文化層裸露。為臧振華於
民國97年(2008)調查發現,屬
鎖港類型。距今約4,500至3,800年前,地表上發現紅褐色夾細砂陶片與石片器、打製斧鋤型器、石刀、石網墜等遺物,目前遺址所在地被
銀合歡覆蓋,難以於地表發現遺物。
-
6.
東安E:遺址位於
東安村仙史宮東方約200公尺的田地中,煙墩山東南方的海濱砂丘上。北側的田地中有較密集的遺物堆積,該塊田地的東北角可見大量陶片散佈於地表,道路兩旁之田地地表下皆有貝塚層。為臧振華於
民國72年(1983)及
民國97年(2008)調查發現。距今約4,500至3,800年前,屬
鎖港類型。石器有石網墜、打製斧鋤型器等遺物,大部分施有細繩紋,少數於口緣上彩繪平行紋。
-
7.
東吉C:遺址位於
東吉聚落內之海濱砂丘上,
啟明宮東方約100公尺處,
東吉村116號民宅四週之田地與道路邊可見零星陶片,屬
鎖港類型。距今約4,500至3,800年前。本遺址是目前在
東吉島上所發現唯一之
鎖港類型遺址,由於所在與現代之聚落重疊,大部分已經被破壞,但
東吉村116號民宅南側與北側菜圃之部分,可能還存有文化堆積層。
-
歷史時期遺址|
-
短暫停留而沒有留下文化遺跡,其原因則有待考證。直到第9、10世紀,澎湖才出現漢人的文化遺跡,進入歷史時代。目前考古發掘有39處,在
白沙、
望安、
西嶼三島均有遺址,範圍大約9至14世紀,是漢人早期拓殖的遺留,其中以
白沙講美村附近的
蒔板頭山A遺址最具代表性,故又稱為「
蒔板頭山期」。該遺址包含下部的史前文化層(2個)與上部的歷史文化層(2個),其中歷史文化層的下層約在中國唐末、五代之際的9世紀左右(900±87B.P.),屬於比較臨時性的小規模聚落,出土遺物為碗、杯等瓷器及陶器;上層則約在南宋之際的1,200年左右(1240±123B.P.),除有房屋基座之外,附近還有眾多漢人生活遺物,如碗、茶杯、碟子等等的陶瓷器,另有鐵器及食物殘渣骨頭和貝殼。從上述可知漢人在唐末五代即已臨時性或季節性地停留澎湖,至南宋之後則已有漢人定居澎湖。目前本鄉有5處漢文化遺址:
-
1.
將軍澳A1遺址:遺址位在
將軍澳嶼東北角的海岬附近,其地點有早晚兩期不同年代的考古遺存。較早的為澎湖群島新石器時代中期
細繩紋陶文化鎖港期的遺留,年代距今約4,700-4,300年間;其次則為以中國宋元時期陶瓷片為代表的漢文化時期,年代距今約1,300-900年間。由於遺物呈現點狀分布,且無明顯的文化層堆積,因此遺址範圍無法估算。
-
2.
水垵B遺址:遺址位於
水垵聚落西北邊約650公尺的海灘上,為臧振華考古團隊於
民國72年調查,距今約1,000至700年前,所發現的瓷片應來自附近海域,被海浪沖上岸來,部分被海水沖蝕得邊角圓滑的青瓷碗底散佈沙灘,少數甚至與海岸礁石膠著在一起。本遺址屬於第二次堆積,可能由沉沒於附近的船隻同一批船貨瓷器被波浪衝擊上岸,足證有古代沈船於附近海域。
-
3.
東安D遺址:遺址位於
望安郵局後方約50公尺的產業道路北側空地中,煙墩山東北方的海濱沙丘上。可見地表上零星散佈貝殼與瓷片。為臧振華於
民國72年(1983)調查發現,屬漢文化。距今約1,000至700年前。目前遺址所在地被
銀合歡覆蓋,難以於地表發現遺物。
民國97年臧振華考古團隊在此鑽探後,於地表下50公尺發現貝層堆積、少數硬陶及瓷器破片、陶網墜、陶罐腹片。本遺址大約可以早到元代,是
望安島上少數漢人開發居住之遺址。
-
4.
水垵A遺址:遺址位於
水垵北港西側約200公尺的海崖上,為臧振華考古團隊於
民國72年調查發現,距今約1,000至700年前。
水垵北港海堤道路盡頭的路邊斷面上可見貝塚堆積,其中有陶瓷片、陶網墜、龍泉窯青瓷等宋元時期瓷器破片。本遺址是目前
望安島上所發現少數宋元時代的遺址之一,是漢人開發居住之具體證明。
-
5.
東坪B遺址:遺址位於
東嶼坪漁港港口邊之礁石高地上,為臧振華考古團隊於
民國72年調查發現,距今約1,000至700年前。此處發現宋元時期龍泉窯青瓷器破片、硬陶片、宋代銅錢散佈於邊岩丘斜坡上,但範圍不大,遺物不多,可能是臨時性之居住地點。
-
另有確知遺址位置,因受限於植被過密、遺物地表暴露太少、遭破壞嚴重而難以判定或不易尋得分佈範圍者有3處:
-
1.
布袋港A遺址:遺址位於
中社村布袋港西側海階上,發現宋元陶瓷片與貝層,屬漢文化,距今約1,000至700年前。分佈範圍長40公尺,厚30-50公分。最近調查僅於沙灘發現零星遺物,未見貝塚,疑已消失。
-
2.
花嶼E遺址:遺址位於
花嶼北部的海階平台上,煙墩山西北方約340公尺處。為臧振華考古團隊於
民國72年調查發現。本遺址為一處小型石器製造場,地表散佈石器製造過程形成之碎石片、石錘、斧鋤型器、牡蠣硺形等石器。本遺址是目前在
花嶼島上所發現唯一的石器製造場,所使用之石材都屬於當地之安山岩石材,顯示當地製造石器都是就地取材。所發現之牡蠣硺形石器,與福建沿海所發現者相當類似。似乎顯示與福建沿海之互動關係。但本遺址規模不大,遺物不多,且散見於風化嚴重的地表,保存不易。
-
3.
西安B遺址:遺址位於
中社村新築海堤末端附近的海濱沙丘上,為臧振華於
民國72年調查發現,距今約1,000至700年前,遺址因位於海堤的末端附近,為原有聚落的一部分。在一個因工程而切出的斷面上發現有陶瓷片分佈其中,出土遺物有瓷器破片,目前一片荒煙蔓草,已受擾亂。
-
資訊來源|
望安鄉志
知識建檔|2017-11-19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