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嵵板頭山紀錄

2020嵵板頭山紀錄|拍攝日期:2020-06-04(星期四)

嵵板頭山

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位於本村東方的一處小山坳,附近有俗稱嵵仔頂、嵵仔後等地段。為澎湖著名的考古遺址,有四個文化層:粗繩紋陶、素面紅陶和灰黑陶,下部歷史層(唐宋間),上部歷史層(南宋)。該地考證為發現臺灣地區最早的漢人建築遺址。
-
文獻引用|《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
-
嵵板頭山遺址漢人文化層,為澎湖可考上溯至南宋時期的考古發現,以有房基遺構而著名,是漢人定居於澎湖的重要考古發現。其地點位於講美村東岸一突出之小半島,附近尚有俗稱嵵仔頂、嵵仔後等小地名,推測與嵵裡同樣因為地形遠看有如帽匙(音近嵵)而得名。
-
嵵板頭山遺址依據臧振華之考古研究,共有A、B兩處,以嵵板頭山A遺址具代表性,共有四個文化堆積層。
-
最下層是粗繩紋陶文化期,因在澎湖最具代表性為菓葉A遺址,因此也被稱為菓葉期,年代約為距今4,600-5,100年前。從考古發現臧振華認為此時期在澎湖活動的人類,應是來自台灣西南海岸的住民,在澎湖是季節性活動採集資源。
-
次之為素面紅灰陶文化期,但在嵵板頭山A遺址僅有零星發現,較具代表為赤崁頭遺址,因此也稱為赤崁頭期,年代推定為距今4,000年前。
-
而在嵵板頭山A遺址的漢文化考古共有兩層,也稱之為嵵板頭山期,從碳14跟層位、器物年代被推定為西元800至1,300年左右,陶瓷文物數量龐大且類行多元,推定多為為福建地區窯場所生產。
-
下層年代約在唐、宋之間,上層則不晚於南宋,一般認為澎湖有漢人活動早在唐、宋之際,仍是季節性移民,澎湖被當作漁業活動的基地,直到南宋後才出現定居的聚落。這也與歷史文獻可相互映證,如樓鑰《攻媿集》記載1171(宋乾道7)年毗舍邪劫掠平湖之事;以及趙汝适在《諸蕃志》(1225)描述:「泉有海島曰彭湖,隸晉江縣,取其國密邇,煙火相望,時至寇掠」。
-
可惜,如此重要的考古發現,卻從未被重視,甚至多次遭到破壞,早在1988年《聯合報》引述臧振華研究的〈嵵板頭山唐宋漢人拓墾遺址,迄未列入保護範圍〉報導,就呼籲應該重視該考古遺址加以保護。但2015年再有《自由時報》〈澎湖文化遺址破壞嚴重消失逾半〉提及被林務所造林破壞。建議相關單位應該在遺址設立適當解說牌,甚至可以考古房基遺構之繪圖作適當教育解說設施,讓此處澎湖最早聚落可考遺址被大眾認識。
-
參考資料:
-
樓鑰《攻媿集》
-
趙汝适《諸蕃志》
-
臧振華頁1989〈地下出土的澎湖古史〉,頁63-102。收於澎湖縣立文化中心1989《澎湖開拓史學術研討會實錄》。澎湖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
林亭妏2019〈你好,澎湖!漢人的初來乍到──蒔板頭山A遺址〉「開放博物館」http://archeodata.sinica.edu.tw/kpread_content/373?fbclidIwAR1IxQ2Hr6PzcSd3uxyaF0yWtPLUDaKV5tukRugeVyo95u-ya1YD_iIBpJI
-
〈嵵板頭山唐宋漢人拓墾遺址,迄未列入保護範圍〉《聯合報》1988-8-29
-
〈澎湖文化遺址破壞嚴重消失逾半〉《自由時報》2015-8-03
-
作者|陳英豪(成功大學歷史系博士生)
知識建檔|2017-07-23。知識更新|2024-06-21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