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荷治時期
鄭氏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工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嶼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上交通
空中交通
陸上交通
06|衛生
醫療院所
疾病防治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08|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知識分類|
類:
歷史
開拓
考古
時:
首頁
史前時代
───
粗繩紋陶文化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1
分鐘內
同義詞彙|菓葉期文化
-
距今約五千年前左右,主要分布於
澎湖本島
與
白沙島
東岸,其遺址計有4處,尤以
菓葉
A遺址為代表,因此又被稱為「
菓葉
期文化」。出土器物分為陶器與石器兩類。陶器的質地粗糙,器形簡單,以小口、縮頸、圓腹、矮圈足為主;並以裝飾粗繩紋的為其主要特徵,亦有繪紋與彩繪紋。在石器的器形上,以敲碎貝殼用的凹石與石槌數量最多,另有網墬、打製的石刀、石砧、砍伐器、石鋤,磨製的石斧、石錛,另有少數的骨角器。澎湖的「粗繩紋陶文化」與分布於閩粵沿海、臺灣一帶的「大坌坑文化」有所關係,其居民最初可能是來自臺灣西南海岸,做季節性或短期地來澎湖採食。生活來源為採集
潮間帶
的貝類、魚類、藻類,也可能獵取陸地的動物,主要為鹿,並且已有簡單的農業。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知識建檔|2018-01-08。知識更新|2018-05-19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引用書籍
|
▲隱藏連結
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第94頁
延伸知識|
▲隱藏連結
史前遺址
|
開拓
尚角埔
|
菓葉村
|
地名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大厝內
|
紅羅村
|
地名
許周素雲
|
馬公市
|
人物
李益女
|
馬公市
|
人物
劉培初
|
人物
蘇銀河
|
人物
張動九
|
人物
阮觀智
|
人物
呂耀堂
|
瓦硐村
|
人物
蔡豐盛
|
湖西村
|
人物
葉惠
|
馬公市
|
人物
許周素雲
|
馬公市
|
人物
李益女
|
馬公市
|
人物
吳玉
|
西安村
|
人物
劉培初
|
人物
呂耀堂
|
瓦硐村
|
人物
張動九
|
人物
蘇銀河
|
人物
蔡豐盛
|
湖西村
|
人物
葉惠
|
馬公市
|
人物
黃見享
|
馬公市
|
人物
平台知識總數
7,305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