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名、別名|東嶼平、半坪嶼(與西嶼坪合稱)
-
澎湖臺灣紀略一書中最早提及「東嶼平」之名稱。高拱乾《臺灣府志》中稱:「其南為東嶼平、西嶼平二嶼;居南嶼之東而平分一水,故分東西焉。是皆障列東南,而為南嶼之拱護者也。」其名稱之由來,據《
澎湖志略》記載,稱二嶼為「
半坪嶼」。即東嶼坪和西嶼坪合稱「
半坪嶼」,可視為由東半坪和西半坪所構成的一個嶼,宛如一嶼分為二坪,故也合稱嶼坪。
-
據《
澎湖紀略》記載可知本村於
清領時期因地處偏遠,有司為恐不易治理,禁止人民前往墾牧及捕魚,以致拓墾較晚。至清領晚期
林豪的《
澎湖廳志》記載:「網垵澳:⋯、嶼坪社(水程七十里)、⋯。」可知本地於
清領時期歸屬網垵澳,與西嶼坪同稱為嶼坪社。
日治時期稱為網垵澳嶼坪鄉,隸屬網垵澳務署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民國35年(1946)改稱望安鄉嶼坪村;民國55年(1966)嶼坪村劃分為
東坪村、
西坪村二村,本村稱為
東坪村迄今。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東坪村由呂、鐘、陳、顏、朱、吳、許諸姓組成,以呂、鐘、陳繁衍較多,為主姓。村落區分為東勢、下厝仔、溝東、
溝南、
溝北五個區域;呂姓、陳姓分居東勢、下厝仔、溝東、
溝南、
溝北;鐘姓、吳姓、許姓居
溝北;朱姓居下厝仔;顏姓不詳。除朱姓由七美鄉徙來(
東湖村或
平和村),其餘諸姓皆由
望安島徙來。其中,呂、陳、吳三姓,由
西安村,徙來;鐘姓,由
東安村,徙來;顏姓,由
中社村,徙來。
-
資訊來源|望安鄉志
知識錯誤回報其南為東嶼平、西嶼平二嶼;居南嶼之東而平分一水,故分東西焉。是皆障列東南,而為南嶼之拱護者也。
東南:東嶼坪(距廳治水程七十里)、西嶼坪(二嶼平分對峙,奉禁不許民人放牧並搭寮採捕,亦防鞭長莫及也。距廳治水程七十里)
可知本村於清領時期因地處偏遠,有司為恐不易治理,禁止人民前往墾牧及捕魚,以致拓墾較晚
網垵澳:⋯、嶼坪社(水程七十里)、⋯南由嵵里社起.....二十里至嶼坪社。
可知本地於清領時期歸屬網垵澳,與西嶼坪同稱為嶼坪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