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水下考古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早期對考古學的印象多侷限於陸上的考古調查,而隨著科技的發展,考古領域也日漸擴大。水下考古學是二十世紀中葉後才逐漸興起,而沉船的考古探索,使不少珍貴文物重現於世人眼前。澎湖海域氣候特殊,東北季風強勁,海況險惡,布滿暗礁,不熟悉航路者常遭不測,導致澎湖海域內沉船無數。近年常有漁民發現澎湖海底沉船及遺物之蹤跡,教育部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進行文物維護,並於民國84年(1995)、85年(1996)、87年(1998)三次責委歷史博物館主持「澎湖海域古沉船發掘研究計畫」,成立「澎湖古沉船發掘小組」,並與中華民國海下技術協會共組工作團隊,展開初勘、實勘、試掘等工作。
-
民國84年(1995)9月7日於澎湖望安將軍嶼大塭間海域,發現海床表面堆積著排列整齊的陶瓦、罐等大量文物,疑似古沉船之目標物,但未發現船體,由於此目標物是在澎湖海域內將軍嶼附近所發現,故命名為「將軍一號」。
-
民國84年(1995)初勘結果,發現將軍一號沉船目標物,採集出水文物共82件,主要項目分別為木料殘片、瓷器、陶器三大項。這些文物中木料殘片有1件;瓷器包括青花瓷殘片5件、白瓷3件;陶器完整者47件,依其器形可分為大型甕、陶壺、陶缽三種類,其餘皆瓦器殘片。
-
民國85年(1996)實勘結果,發現船體舷板殘木,採集出水文物110件,主要項目可分為果核、木材、木炭、陶瓷等大類。果核為橄欖核;木材為杉木;陶器為磚瓦片、紅、灰陶缽、陶罐,瓷器為青花碗及青花瓷殘片等。
-
民國87年(1998)對船體展開探索試掘,出水文物共計92件。其主要分類為陶器63件,種類為陶器蓋、陶缽、陶罐、陶藥壺及陶磚;瓷器8件,種類為青花瓷盤、青花碗、青花碗底殘片、青瓷四系罐及其他殘片;金屬器和1枚「乾隆通寶」錢幣;木器類;其餘為木炭、麻繩、竹片及橄欖核。
-
此次計畫為我國首次且完全由國人獨自進行完成之大規模海下考古發掘個案,共計起出各類文物284件,大致分為陶器、瓷器、木器、金屬器、錢幣及麻繩、木炭、竹片等類,文物中最引人重視者,當屬一枚清代「乾隆通寶」銅錢,證實此沉船為清代中期民間貿易船。依據「在地保存」的原則,出水古物由澎湖縣文化中心整理及保存,並將所有探勘過程予以詳實紀錄出版《初勘》(1996)、《實勘》(1997)、《試掘》(1999)等三冊水下考古報告書。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十三)|文化志》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