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信仰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礁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運
空運
陸運
06|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林業
07|治理
選務
戶政
行政
財稅
民生
軍事
遊憩
社福
司法
衛生
08|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知識分類|
類:
歷史
人物
賢達
區:
白沙鄉
講美村
人物
時:
1897
(明治30年)
─
1977
(民國66年)
顯示更多....
時:
日治時期
明治
人物
時:
日治時期
大正
人物
時:
日治時期
昭和
人物
時:
戰後時期
戰後初期
人物
時:
戰後時期
戒嚴期
人物
───
陳潭海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陳潭海(
1897
-
1977
),
白沙鄉
講美村
人,幼時承叔父興權授以漢學,11歲始入
白沙島公學校
港尾分校
攻讀日語,後轉入
媽宮公學校
並考取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
大正8年
(1919)
畢業於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乙科。
大正10年
(1921)
至
昭和14年
(1939)
任
港尾公學校
教員。
昭和15年
(1940)
因服務成績優異,升
吉貝
分校場校長。
-
戰後奉調
港尾國民學校
校長,
民國53年
(1964)
於同校屆齡退休。曾當選
白沙鄉
調解委員會主席,對於架設鄉村電話、創建介壽堂、建設社區之經費,利用公暇赴臺募捐,對地方公益貢獻頗多。
民國56年
(1967)
自捐4,000元為
講美
社區建設
經費,並設法籌募配合款10餘萬元,使
社區建設
工作順利完成。同年當選全國第10屆好人好事代表。401
民國57年
(1968)
參與
白沙國中鎮海分部
之籌建,除資助1,000元外,亦經常親自督工,服務桑梓。10月,因其對
講美
社區建設
及教育等貢獻,獲頒全縣賢達人士。
民國66年
(1977)
因腸閉塞引起併發症逝世。
-
文字來源|續修澎湖縣志(人物志)
-
講美村
人,
明治30年
(1897)
出生,世代書香門弟,天賦聰穎,秉性好學,11歲入
白沙島公學校
港尾分校
攻讀日文,修業4年後復入
馬公
公學校進修5、6年級,畢業後考入臺北師範學校。師範學校畢業後歷任
湖西
、
港尾公學校
教員、
吉貝
公學校校長等職,由於教學熱心,業績斐然,獲日本官方頒贈從七位勳八等勳章1座。戰後擔任
講美
國民學校校長近20年,至
民國53年
(1964)
奉准退休,
陳氏
生平從事教育,春風化雨,作育英才,凡40餘年,桃李滿天下,不僅獻身教育,並曾當選鄉民代表參贊鄉政,膺任
白沙鄉
調解委員會主席及多屆委員,為人排難解紛,消弭訴訟,建樹頗多。
民國56年
(1967)
擔任
講美
社區理事長,赴臺向旅外人士勸募
社區建設
經費,首創本鄉第一個
社區建設
,因急公好義,同年當選全國好人好事代表。
民國57年
(1968)
參與
白沙國中鎮海分部
之籌建,除資助1,000元外,亦經常親自督工,服務桑梓。同年10月,因其對
講美
社區建設
及教育等貢獻,榮獲省政府表揚。
民國66年
(1977)
2月4日,因罹患腸閉塞症去世,享壽80。
-
資訊引用|重修
白沙鄉
志(
白沙鄉
公所)
-
深耕
講美國小
教育─陳潭海
-
陳潭海,
講美村
人,
明治30年
(1897)
出生,世代書香門弟,天賦聰穎,秉性好學,11歲入
白沙島公學校
港尾分校
攻讀日文,修業4年後復入
媽宮公學校
進修5、6年級,畢業後考入臺北師範學校。
-
大正9年
(1920)
3月25日,陳潭海從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本科畢業,畢業的澎湖同學還包含高如竹、洪如老。陳潭海、高如竹兩人是
大正4年
(1915)
媽宮公學校
畢業,如果畢業當年考取臺北師範學校,應該是
大正8年
畢業,但卻晚了一年畢業;因此,推測是公學校畢業後,隔年才考取臺北師範學校。所以,陳潭海是在
明治42年
(1909)
,
白沙島公學校
港尾分校
設校當年入學就讀,
大正2年
(1913)
轉讀
媽宮公學校
高等科,兩年後(
大正4年
)畢業,隔年才考取臺北師範學校。
-
另外,一樣是
大正4年
媽宮公學校
畢業的同學,上述的
吳南
校長,卻是在畢業當年就順利考取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公學師範部乙科;另外還有一樣是
大正4年
媽宮公學校
畢業的同學,上述的
高振坤
校長,是三年後(
大正7年
)才考取臺北師範學校。
媽宮公學校
大正4年
的畢業生,就有
吳南
、
高振坤
、陳潭海這三位同學,先後擔任澎湖的國民學校校長。
-
大正9年
,師範學校畢業後先至
湖西公學校
鼎灣
分校(現
沙港國小
)服務,同年12月,回母校
白沙島公學校
港尾分校
服務;
昭和15年
(1940)
,轉調至
赤崁
公學校
吉貝
分教場。
吉貝
分教場於
昭和19年
(1944)
4月1日獨立設校為
吉貝國民學校
,第一任校長即是陳潭海。
-
陳潭海教學熱心,業績斐然,獲日本官方頒贈從七位勳八等勳章1座。戰後擔任
講美
國民學校校長近20年,至
民國53年
(1964)
奉准退休。生平從事教育,春風化雨,作育英才,凡40餘年,桃李滿天下,不僅獻身教育,並曾當選鄉民代表參贊鄉政,膺任
白沙鄉
調解委員會主席及多屆委員,為人排難解紛,消弭訴訟,建樹頗多。
民國56年
(1967)
擔任
講美
社區理事長,赴臺向旅外人士勸募
社區建設
經費,首創本鄉第一個
社區建設
,因急公好義,同年當選全國好人好事代表。
民國57年
(1968)
參與
白沙國中鎮海分部
之籌建,除資助1,000元外,亦經常親自督工,服務桑梓。同年10月,因其對
講美
社區建設
及教育等貢獻,榮獲省政府表揚。
民國66年
(1977)
2月4日,因罹患腸閉塞症去世,享壽80。
-
作者|陳鴻賢校長(文章:
日本時期
公學校的澎湖籍校長)
知識建檔|2019-09-11。知識更新|2025-10-31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引用書籍
|
▲隱藏連結
續修澎湖縣志.卷十四人物志
|
第91頁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馬公南甲南靈殿集鸞社兼善堂創堂與堂慶
|
復興里
|
鸞堂
大鼻、二鼻、屹仔尾:從金龜頭看內垵與外垵的山頭
|
內垵村
|
地名概論
天主教瑪利亞方濟各傳教女修會
|
戒嚴期
|
池東村
|
教堂教會
陸軍用地境界標:陸防二七九
|
昭和
|
內垵村
|
地界標識
去日化:墓塚、碑碣、匾聯改年號的時代
|
戰後時期
|
規章禁令
改築東明宮記
|
昭和
|
潭邊村
|
石碑
張氏家廟重建紀念堂捐献金芳名
|
戒嚴期
|
瓦硐村
|
石碑
張氏家廟重建紀念堂簡誌
|
戒嚴期
|
瓦硐村
|
石碑
水漂將軍墓塚:內垵人的慈悲與大愛
|
戒嚴期
|
內垵村
|
墳墓
鄭枝賞:教育家與植物標本製作家
|
明治
|
通梁村
|
教育者
東鼻頭
|
內垵村
|
角鼻地名
中鼻尾
|
外垵村
|
角鼻地名
鎖港天主堂
|
戒嚴期
|
鎖港里
|
教堂教會
天主教瑪利亞方濟各傳教女修會
|
戒嚴期
|
池東村
|
教堂教會
瓦硐張姓
|
雍正
|
瓦硐村
|
張姓
陸軍用地境界標:陸防二七九
|
昭和
|
內垵村
|
地界標識
紫菜養殖
|
水產養殖
內垵國小
|
日治時期
|
內垵村
|
國小
濟安宮
|
乾隆
|
內垵村
|
有應廟
講美村「保安林界」碑
|
戒嚴期
|
講美村
|
地界標識
平台知識總數
7,789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