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彙|死番仔城
-
番墓下:
蛇頭山的小地名
-
康熙22 年
(1683)清朝平定臺灣後,乃遣工部尚書杜臻及內閣學士石柱巡視廣東與福建沿海。隔年
(1684),杜臻撰寫巡海報告書《粵閩巡視紀略》,對於沿海之港灣形勢及營伍制度多所論述。《粵閩巡視紀略》對澎湖諸島也多有記載:「……自蒔上而西五里曰楓櫃仔山(新圖其旁有大帽山沉礁、
四角嶼、龜龍嶼、番墓下),有水源、漁寮。北行水程二十里曰安山仔,可泊南風船二十餘……」。楓櫃仔山應為今日的
蛇頭山,大帽山或為
紗帽山,龜龍嶼即為
雞籠嶼,兩者台語發音近似。番墓下,顧名思義乃外國人之墓塚,且位於
蛇頭山一帶。
-
天啟2年(1622),荷蘭人攻佔澎湖,並於澎湖
風櫃尾蛇頭山建立城堡一座,其目的是為了打開中國門戶,並阻撓他國的貿易,以擴大其本身利益。
天啟4年(1624)荷蘭人在明朝軍隊的壓迫下毀城,離開澎湖到台灣。荷蘭人表面上離開澎湖前往台灣,實際上澎湖的
媽宮港以其優越的地理環境,扮演荷蘭人統治台灣時期,其商船往來、貨物運輸的轉運站。其次,荷蘭人也在澎湖傳教,
1651年7月26日,琉頓牧師(Rev.Joannes Lutgens)受命在澎湖獻身事奉,直到他於
1656年辭世後,也葬在澎湖。此外,尚有兩個微弱的小教會在澎湖群島傳道。
-
番墓下,若非琉頓牧師(Rev.Joannes Lutgens)的墓塚,也應是荷蘭時代(
1622-
1662)在澎湖活動的紅毛人之墓區。
蛇頭山一帶也因有
清法戰爭澎湖之役,法國人陣亡將士紀念碑與「軍艦松島殉職將兵慰靈塔」等,故名「死番仔城」。
-
準此,「死番仔城」地名可追溯自
1684年杜臻撰寫之巡海報告書《粵閩巡視紀略》之「番墓下」。
-
作者|許玉河老師
-
蛇頭山東南側坡下(後山北坡)因為地勢比較窪下、隱蔽,俗稱為「耳仔後」,
清法戰爭之後法軍曾在耳仔後建有一個軍人公墓,俗稱為「萬人塚」,當地的居民則稱之為「死番仔城」。
-
文獻引用|《
馬公市各里小地名》
-
法軍萬人塚
-
清
光緒10年(1884)清、法兩國因為爭奪對越南的宗主權而引發戰爭。翌年
(1885)3月28日(農曆2月12日)法軍司令
孤拔率領遠東艦隊到澎湖想直闖
媽宮灣,被
蛇頭山及
四角嶼的砲火所阻,才改由
嵵裡外海登陸,佔領
紗帽山;第二天法軍在海軍艦砲的支援下,由
嵵裡逐漸向
媽宮推進,到第三天就由
雙頭掛(今
興仁里)向西長驅直入,佔領
媽宮;可是法軍在由基隆啟航前就有人染上瘟疫,因此到澎湖後病死及陣亡的兵士多達997人(葉振輝 2000:102)。事後被合葬在
風櫃尾北岸山丘下的「耳仔後」,俗稱為「萬人塚」,
風櫃人則多稱之為「死番仔城」(照片5-1)。
-
法軍萬人塚上豎有一塊四方形的錐狀石碑(花崗岩質),碑上刻的法文碑銘是:「PESCADORES 1885 A LA MEMOIRE DES MARINS FRANCAIS DECEDES A MAKUNGO」,中譯略為「紀念
1885年殉難於
馬公的法國水兵」。
日治時期法國政府每年都會匯款委託臺灣總督府代為管理祭掃(實際上是澎湖廳執行),也偶而會派專艦來澎湖致祭。
昭和4年(1929)12月萬人塚正式移交給總督府接管(
蔡平立 1984:691),到
民國53年(1964)法國和我國斷交後,法國政府才派軍艦將塚內的屍骨、遺物遷回法國(葉振輝 2000:102)。
風櫃的原址則只剩下一方紀念碑,
民國84年(1995)經
澎管處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重新整建成今貌(照片5-3)。
-
文獻引用|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
知識建檔|2017-08-20。知識更新|2021-06-25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