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彙|靈德溫王殿、風櫃溫王殿
-
風櫃溫王殿創建於
民國54年(1965),全名為「靈德溫王殿」。
風櫃早年的公廟是「流水亨通溫王廟」,當年曾在聚落周圍設置過5個營頭;東營在今威武
金王殿東側,西營在
福安宮一帶,南營在
鎮南宮一帶,北營在鎮安祠(已傾倒)附近,中營在今
風山寺南側約300公尺處(
風櫃里88-3號東側),新建的公廟(靈德溫王殿)落成之後
五營方位才重新調整。
民國58年(1969)由里長高得和和福宮頭(法師長)顏萬連等請示溫府王爺重新安置
五營,將原來的中營改為東營,南營改為西營,東營改為南營,西營改為北營,北營改為中營。
-
溫王殿所設的
五營之中除了南營和西營之外,後來都曾經因為
風櫃里聚落的範圍逐漸向外擴張而遷移過。
風山寺西側的東營,在
風山寺興工之後移到東漁港檢查所南側現址;北營由
福安宮附近移到
西港漁檢所北側,中營則由鎮安祠附近移到原址東北方約100公尺處。
-
早期
風櫃里營頭的形式只是在一個半圓形的基座內安置3枝竹符及烘爐、急燒等器物做為象徵,
民國80年(1991)才改成「小廟」(長、寬、高都不到1公尺),並且依照五行的觀念,分別漆成綠、白、紅、黑、黃等5種顏色,各營頭的代表方位從顏色就可以一目了然。
-
資訊來源|
馬公市各里叢書(寺廟篇)
-
靈德溫王殿重建碑記
-
緣本邑先人於明末來自金門,初蓋草寮捕魚維生。初居
董姓,而後陳、顏、高、蔡等諸姓陸續遷至,集居為邑,訖〔迄〕今歷三百餘年。邑之東南有一名穴奇景,穴為一條海溝,深入嵌下岩石有一小孔朝天,每遇海風起處,波濤洶湧,嵌下直沖石穴,水煙則由小孔冒出地上,蔚成奇觀,遠聞其聲有似
風櫃,故取名曰
風櫃尾,嗣經行政上之變遷今名之曰
風櫃里。
-
回溯開基之初,先人均由原籍分奉神聖香火各祀寮中,後集眾議建廟宇於北崎山麓,合祀各寮神聖為里之信仰中心。旋於清
雍正年間移廟址於邑南,改建新廟,名曰流水亨通溫王殿,於今二百餘載。流水亨通,漁業鼎盛,里民安居樂業,生聚教訓,誠 溫王之德蔭也。第因原址白蟻為害,雖經於
光緒三十二年歲次丙午、中華
民國十四年歲次乙丑等年間重修兩次,然蟻害仍然,廟貌日頹,里民莫不以此為慨念也。幸斯時有顏傑、顏顯瑤、高自茂、高得和、陳添丁、陳耀昆、高澤龍策畫,及旅外人士齊心協助籌募基金之下,重新遷建廟宇之議乃決,擇斯地重建新宇,改名為靈德溫王殿。建自
民國五十四年乙巳花月至同年季冬之月告厥,費時整年,所需建費壹百肆拾餘萬元正。
-
靈德溫王殿重建沿革碑記
-
蓋本邑先人,於明末衝過驚濤駭浪,自金門渡海抵澎、歷經蓽路藍縷、披荊斬棘,茸茅作寮,捕魚維生,初居
董姓,嗣而陳、顏、高、蔡等諸姓,陸續遷僦,迄今歷三百餘載。邑之東南,有一奇景,為一條浚溝,侵入崁下岩石,小孔朝天,每遇海風呼嘯,波濤汹湧,則由石罅噴出一道煙浪,蔚成奇觀,遠聽其聲,有如
風櫃音調,故取名曰
風櫃尾。嗣經行政變遷,今名曰
風櫃里。回溯開基之肇,先人由原籍分奉神聖香火,供祀各寮中,後集眾議,興建廟宇於北崎山麓,合祀各寮聖尊,為里民供祀中心。旋於清
雍正年間,將廟址遷徙邑南,改建新廟,名曰溫王殿,歷今二百餘載。而今流水亨通,漁業鼎盛,里民安居樂業,誠蒙溫王之德被也。祗以原址白蟻為害,雖經於光緒三十五年,歲出﹝次﹞丙午,暨中華
民國十四年,歲出﹝次﹞乙丑等年間,整修四次,而白蟻仍然蠹食,廟貌日頹,里民莫不為懷。斯時,幸得顏傑、顏顯瑤、高自茂、高得和、陳添丁、陳耀昆、高澤龍等共謀策劃,重新遷建,乃擇斯地重建新宇,改名為靈德溫王殿。建自
民國五十四年乙巳花月,至同年季冬之月告竣,歷時整年,所需建費新台幣壹佰肆拾餘萬元。廟址背負北山,面臨
風櫃洞,山明水秀,左右相扶,地靈人傑,神恩浩蕩,里運潭禧。惟斯廟重建於
民國五十四年迄今,已閱三十六星霜,其間歷久失修,木衰題剝落,風侵雨蝕,廊庶﹝廡﹞傾圮,雲壁污毀,瓦甍斷裂,廟貌已呈陳舊,何以伸禮神之心,莫展椒糈之儀,是以神雖顯赫,亦須壯觀廟貌,兩者並重。鄉中耆老有鑑于此,倡議重建,爰于成立重建溫王殿籌組委員會,並推顏天培為主任委員,詢謀眾議,策劃事宜,鄉里士民,鳩工庀材,俱見輸誠捐貲,四方君子,莫不傾囊敬助,計籌得新台幣壹億元。爰擇于八十六年六月二十日出火,同年十月廿二日未時興工,至
民國九十年七月告竣,日夜經營,歷時五年餘,溫王殿嶄新面貌,若浴火鳳凰,巍然挺立矣。而今粉堊凝霞,翬飛煥彩,雕樑畫棟,輪奐靈光,蔚然壯觀,而溫王神威赫濯,佑我黎民,更無涯涘矣。爰撰俚句,勒諸貞王民,以垂久遠,是為記。
-
中華
民國九十年歲次辛巳年桂月吉旦
-
文獻引用|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
知識建檔|2017-03-14。知識更新|2023-04-24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