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信仰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礁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運
空運
陸運
06|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林業
07|治理
選務
戶政
行政
財稅
民生
軍事
遊憩
社福
司法
衛生
08|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知識分類|
類:
產業
畜牧
畜牧禽畜
───
畜牧─鹿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同義詞彙|養鹿
-
縣政府從
民國65年
(1976)
起,開始獎勵農民養鹿,第一年輔導棄羊從鹿的農戶計有
湖西鄉
3戶、
白沙鄉
2戶,每戶飼養種公鹿1頭,母鹿2頭,每頭補助3,000元。另外補助每戶種植牧草0.6公頃,每0.1公頃補助1,000元,每戶補助鹿舍1棟5,000元,給水設施2,000元。
-
民國70年
(1981)
,政府實施「改善離島居民生活輔導計畫」,補助農民飼養水鹿、梅花鹿,每戶補助1公2母,全縣共有養鹿戶40戶,145頭鹿。種鹿部分向臺東綠島購買,部分從美國進口,但是鹿價昂貴,養鹿資金相當高,所以需要政府配合提供低利貸款。202在鹿茸、鹿血、鹿肉的高經濟收益驅使之下,農民所養的鹿隻,曾經一度達到635隻。養鹿飼料以牧草為主,包括狼尾草、盤固草、臺畜2號狼尾草、苜蓿粒、
花生
藤、南瓜簽、青割
玉米
及豆腐渣等。
民國71年
(1982)
起,縣政府停止養鹿推廣計畫,但是民眾仍然自行進口養鹿。後來因為鹿茸價格低迷,農民的養鹿意願降低,到
民國89年
(2000)
底,澎湖只剩下15戶養鹿戶,飼養388頭鹿。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五)|物產志》
-
養鹿在
民國65年
(1976)
政府獎勵農村推廣,開始推動當地的養鹿風氣,主要是以美國梅花鹿為主。由於鹿活動力甚強,飼主不敢任其亂跑,多半以空心磚圍成4、5公尺高的圍牆,將鹿飼養在裡面。對養鹿的人來說,幼鹿與鹿茸是主要的經濟來源。
民國76年
(1987)
政府再度獎勵農村推廣飼養,因為
湖西鄉
的氣候與環境非常適合養鹿,所以鹿的成長較為迅速,加上疾病少,故鹿的繁殖很快,因此是不錯的副業。飼養通常是夏日以牧草,冬季用飼料餵食,飼養一年即可割取鹿茸,每年可以割取一次。本鄉
潭邊村
養鹿業者歐鴻國,還曾因養鹿成就傑出,其所養的美國水鹿,體型壯大、生長快速,因為採取現代化之管理,所以鹿隻品質穩定,經推薦為全國模範農民,並獲得行政院農委會的表揚,頒發第19屆畜牧類之「神農獎」。
-
文字引用|
湖西鄉
志
知識建檔|2021-12-09。知識更新|2025-10-21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引用書籍
|
▲隱藏連結
續修澎湖縣志.卷五物產志
|
第109頁
湖西鄉志中冊
|
第100頁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陸軍用地境界標:陸防二七九
|
明治
|
內垵村
|
地界標識
去日化:墓塚、碑碣、匾聯改年號的時代
|
戰後時期
|
規章禁令
改築東明宮記
|
昭和
|
潭邊村
|
石碑
張氏家廟重建紀念堂捐献金芳名
|
戒嚴期
|
瓦硐村
|
石碑
張氏家廟重建紀念堂簡誌
|
戒嚴期
|
瓦硐村
|
石碑
水漂將軍墓塚:內垵人的慈悲與大愛
|
戒嚴期
|
內垵村
|
墳墓
鄭枝賞:教育家與植物標本製作家
|
明治
|
通梁村
|
教育者
明明五百十三
|
諷喻諺語
跨海大橋紀念碑
|
戒嚴期
|
通梁村
|
石碑
赤崁仔路
|
赤崁村
|
交通地名
潭邊將軍廟
|
潭邊村
|
將軍廟
溫王殿
|
戒嚴期
|
風櫃里
|
王爺廟
冥君桌
|
風櫃里
|
秋季祭儀
西吉宮
|
戒嚴期
|
朝陽里
|
王爺廟
陳媽和
|
明治
|
復興里
|
宗教人士
竹灣正德廟七月普度
|
竹灣村
|
秋季祭儀
外垵村姑娘廟七月普度
|
外垵村
|
秋季祭儀
聚善寺
|
光緒
|
青螺村
|
佛廟
小門村七月普度拜碼頭
|
小門村
|
漁業祭祀
池西41號古宅
|
光緒
|
池西村
|
宅第
平台知識總數
7,785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