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清代移民及姓氏分布

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康熙23年(1684)清廷將臺灣納入版圖之後,福建省與臺灣、澎湖之間的交通禁戒除去,福建沿海各地均有移民進入澎湖定居者。如康熙中期福建泉州同安縣民紀琯,遷入澎湖馬公;紀漢則於雍正、乾隆年間由福建泉州同安縣遷入現今的興仁里從事拓墾,成為當地紀姓先民的先祖;另外陳星輝於雍正年間由福建省泉州安溪縣遷入現今白沙鄉講美村黃仁長於雍正年間由福建泉州同安縣遷入西嶼鄉定居。甚至有非福建沿海的先民,如涂五郎、涂益皆兄弟二人則從江西南昌遷居澎湖白沙拓墾,涂仲謙亦於乾隆年間遷入白沙鄉。至於根據《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姓氏篇》的記載,直到清中期的嘉慶年間,仍有移民吳某者,由福建泉州南城外磁灶庄遷入澎湖西嶼竹灣村定居,稱為竹灣吳氏。
-
由資料所記載此時期遷入澎湖定居的移民來看,與明末清初時不同者,即移民的祖籍地不再以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金門為主,包括了來自漳州的海澄、龍溪,泉州的南安、同安、安溪等縣,更有來自江西南昌移民,移入件數也不如明末清初時踴躍。就移入澎湖定居的地點來看,移入馬公者有7件,移入湖西者有1件,移入白沙者有5件,移入西嶼者有2件。其中鄭彩原本入墾白沙通梁,後又遷徙至西嶼赤馬村;故清領時期移入澎湖的居民,主要以馬公白沙西嶼為主,由上述寥寥數筆資料來看,清領時期澎湖人口的增加,似乎是以本地居民自然成長為主。至清嘉慶、道光年間,澎湖的人口似乎已達飽和狀態,因此鮮少再有大陸移民遷入定居。
-
此外,澎湖的人口也開始移居臺灣尋找工作,如雍正、乾隆年間移入澎湖馬公興仁里定居的紀漢,由於屬晚期進入澎湖定居的移民,其長子紀為庇與為庇之四子德潭於乾隆年間,也只能再由澎湖移居至雲林縣水燦林庄定居。至光緒年間,移出澎湖至臺灣找工作的人口,每年更有千百之數。如林豪的《澎湖廳志》記載:「若澎民之赴台謀生者,年以千百計⋯⋯,地狹民稠,田不足耕,穀不給於養,不得不尋親覓友,以圖餬口,其情固可憫矣。」由澎湖移出的人口,亦因生計所迫;適值臺地於光緒年間正進行大規模的開山撫番政策,解禁後的新天地亟需新的移民進入內山開墾,形成強大的人口拉力,澎湖多餘的人口得以移入臺灣,而移入者則以投靠移居地之親友為主。
-
清領時期澎湖另有駐紮綠營軍隊,由於這些軍隊3年換防一次,故又稱為「班兵」。根據《澎湖廳志》記載:「自同治初,戍兵歷二十餘年始換班一次。今則班程已滿,久不遣換。⋯⋯。各兵或在地娶妻生子,幾同土著;⋯⋯。」這些駐紮在澎湖戍守的官兵,自從道光29年(1849)以後,即未經輪換。在澎湖娶妻生子,安家立籍頗多,其戶籍又以銅山、泉州府所屬三邑,及福州府屬人為多。至於這些官兵在同治7年(1768)所實施裁兵加餉的軍隊精實案後,於澎湖落地生根的人數有多少?據近年來學者余光弘的研究,以明治40年(1907)日治時期公布的戶籍資料,所整理出媽宮城內居民的普查資料為主,其中祖籍以「提標」、「銅山」、「南澳」為主的居民就有389戶、2,237人。故被裁撤後定居澎湖的綠營兵丁,人數應該不少。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三)|人民志》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