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礁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運
空運
陸運
06|衛生
醫療院所
公衛醫療
環境衛生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08|治理
選務
戶政
行政
財稅
民生
軍事
遊憩
社福
司法
09|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知識分類|
類:
歷史
人物
賢達
區:
望安鄉
中社村
人物
時:
1868
(同治7年)
─
1947
(民國36年)
顯示更多....
時:
清領時期
同治
人物
時:
清領時期
光緒
人物
時:
日治時期
明治
人物
時:
日治時期
大正
人物
時:
日治時期
昭和
人物
時:
戰後時期
戰後初期
人物
───
陳茂松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陳茂松(
1868
-
1947
),
水垵澳
花宅鄉
(今
望安鄉
中社村
)人,幼年就
中墩
人張步梯處攻讀漢學,由於
光緒14年
(1888)
為童生,
日本時代
澎湖廳長即授與「教員免許狀」,除於
明治28年
(1895)
3月在
花宅鄉
設「妙香齋」
書房
,孜孜不倦親為授徒外,後來也從外地延聘
林介仁
等教師講學,傳授漢文。平時熱心公共事務,舉凡修繕道路,或為廟慶,皆不吝惜捐輸;又兼營開墾業,有旱田2萬栽。
光緒9年
(1883)
有來自廣東
南澳
的中國帆船一艘,在
花宅
沿岸遇難,他不但救出船員,且供7名船員衣、食,諸如上述的善行不少。
明治30年
(1897)
2月14日,福建晉江縣石湖社吳程等13人,在
水垵澳
沿岸遭難,他不顧危險,挺身相救。第3任澎湖島廳島司伊集院兼良(1896.9–1897.5任島司,1897.5–1897.11任廳司)因此給予1円的賞金,以表彰其善行。
-
陳氏
為鄉中第一富戶,品性剛直,因頗有才氣,遂於
明治37年
(1904)
被任命為
花宅鄉
鄉長,前後10餘年,
大正9年
(1920)
地方制度改正後,繼續任職
望安庄
長,是澎湖人唯一仍擔任斯職者,
昭和5年
(1930)
卸任,後又任保正,在職中公務熟練,治績頗著,闔境莫不信賴。日常時特別注重教育,常以「設為庠序學校以教育之」為口語,曾在
網垵公學校
新校舍落成典禮上致祝詞:「恭賀諸君從今日起,有如此美麗堂皇之校舍可以讀書了,但是此校舍即如用一塊『內外簪花』之美麗碗盤一樣,若是在裡面所有的菜餚都不好吃者,就無價值了。本人希望諸君努力用功讀書,將來可為國家有用之棟梁人才,並為社會需要之能幹人物,是我之希望!」
-
他並勤勉於公共事業,由於其所居之
花宅鄉
、
花嶼鄉
以貧民占大多數,納稅常不能及時,乃給予無利貸款以協助鄉人納稅。
明治38年
(1905)
因日俄戰爭物資缺乏,澎湖廳對該鄉予以濟助,其亦借款給鄉民以得到物資;又為無法交款之鄉人代納;又以書記月薪不多,以致生活發生困難,遂由自己薪水中撥出幾分給之,使專心任事。其餘較小之善行亦不勝枚舉,為鄉人所尊敬。
明治38年
(1905)
6月授佩紳章。亦開中藥店,有船3艘(中國帆船2艘、漁船1艘)。
-
資訊引用|《
望安鄉
志》
知識建檔|2017-11-22。知識更新|2024-06-24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引用書籍
|
▲隱藏連結
望安鄉志上
|
第283頁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釣魚業
|
赤崁村
|
漁法技術
採集漁業
|
赤崁村
|
漁法技術
國父銅像塑建記
|
西文里
|
雕刻雕像
聖廟重修落成記
|
昭和
|
西文里
|
石碑
文石書院碑記
|
乾隆
|
西文里
|
石碑
戒煙勤誦心印經
|
鸞堂
官兵休假中心
|
西文里
|
康樂中心
自來水公司東文供水站
|
東文里
|
水源
吉貝焚寄網漁業
|
吉貝村
|
漁法技術
赤崁焚寄網漁業
|
赤崁村
|
漁法技術
楊棋
|
咸豐
|
合界村
|
商賈
大池洪姓
|
永曆
|
大池村
|
洪姓
西吉陳姓
|
乾隆
|
西吉村
|
陳姓
北極殿
|
沙港村
|
玄天上帝廟
天后宮
|
雍正
|
湖西村
|
媽祖廟
有福池
|
戰後初期
|
西吉村
|
水井水池
國父銅像塑建記
|
西文里
|
雕刻雕像
文石書院內石碑
|
清領時期
|
西文里
|
石碑
聖廟重修落成記
|
昭和
|
西文里
|
石碑
文石書院碑記
|
乾隆
|
西文里
|
石碑
平台知識總數
7,633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