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五德東碼頭

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同義詞彙|五德碼頭
-
五德從清朝到日治時代的地名都叫做雞母塢,是因為聚落西北邊的雞母塢山山頂平凹,狀似母雞孵蛋而得名的。1946年以雞有五德之說,改名為五德,是馬公市現居人囗最少的一個里。
-
五德位於澎南地區嵵裡半島的北岸,隔著内海與石泉里前寮里相對。在從前陸上交通不發達的時代,山水里嵵裡里方面與馬公之間的客貨運輸,幾乎都以五德里為渡囗。日治大正6年1917年),雞母塢社有十二隻舢舨船,其中只有一隻是漁船,其他的十一隻都是與馬公之間的運搬船,可見五德里在内海運輸地位上的重要性。
-
昭和12年1937年),有民營的「共同丸」機動汽船行駛馬公雞母塢之間,每天往返二船次,一直到1951年,澎湖縣公共汽車管理處成立,開始經營馬公五德之間的公路客運以後,五德的內海航運才慢慢蕭條,終於在1959年停航(張默予1972:10)。
-
圖案五德有東、西兩個碼頭,都建於日治時期,早年都是玄武岩堆砌的,後來才覆上水泥。東邊的碼頭在五德國小北面的海邊,隔著内海與菜園相望,是專供交通船泊靠,上下客貨之用的碼頭。交通船從五德出發,先經過港邊的「塭仔礁」,再繞過測天島,就到馬公港,在車輛還不普遍的年代,走這條海路的確比陸路省時又省力,所以五德鄰近的幾個村莊,如井垵嵵裡山水鎖港鐵線的村民都會來五德搭船。共同丸初期的船班是早上六點從馬公開往雞母塢,七點開回馬公,十一點再開往雞母塢,十二點回馬公收班一趟船費收日幣七錢。光復後,船東眼看乘客越來越多,生意越來越好,夏天還增加了一趟往返,下午四點從馬公出發,五點從雞母塢馬公
-
1946年1月24日五德航線曾經發生過一起重大船難,奪去了廿餘條人。那一天是農曆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正是趕辦年貨的時候,早上七點,五德馬公的船班,有接近一百人擠上規定載客容量只有四十人的共同丸,船隻搖搖晃晃的開到塭仔礁附近就翻覆了,有人幸運被救起,有人不幸溺斃,塭仔礁岸上躺了二十三具屍體,大部分是年輕未嫁的小姐。
-
五德碼頭在1959年交通船停航之後,就廢棄至今,岸邊還有一間石砌的休憩所(候船室),屋頂已經倒塌,牆壁上有一塊玄武岩石碑,刻著「休憩所昭和十年乙亥腊月建築雞母塢歐天作歐清傳寄附」。歐天作和歐清傳都是五德聞人,熱心公益,後來雖然到高雄經商有成,仍然不忘回饋鄉里,捐建這間候船室來服務鄉民。
-
五德東碼頭的「休憩所」(候船室)休憩所內的石碑西邊的碼頭同樣是石砌碼頭,位在現在的警察訓練基地海邊,隔海與井垵相望,但是一直都是軍用碼頭,村民稱做「船垵」。日治時期,日本有高級軍官駐守,掌握雞母塢馬公内海的運輸補給,軍船都在這裡泊靠。通往碼頭的小徑現在雜草叢生,已經無法通行了。
-
文字來源|澎湖的傳統產業建築
-
東邊的碼頭則位在五德國小西北側海邊,隔海與菜園相望,是日治時期用來取代泊船垵,供交通船上下客貨的碼頭(照片5-9)。當時的交通船從五德出發,必須先經過「南塭仔」(雞母塢塭),再繞過測天島馬公港。在車輛還不普及的年代,走海路要比陸路省時省力,因此鄰近的井垵嵵裡山水鎖港鐵線等地的居民都會到五德搭船。昭和10年(1935)到高雄經商有成的歐天作和歐清傳兩人曾在岸邊建有一座老古石砌的休憩所(照片5-10),以回饋鄉里(林文鎮、吳旭峰 2003:136-137)。
-
昭和12年(1937)由民營的「共同丸」機動汽船行駛馬公雞母塢之間,每天往返2次,上午6時和11時從馬公出發到雞母塢,7時和12時開回馬公,一趟船資日幣7錢。戰後乘客越來越多,每年夏天都會增加一趟航班,下午4時從馬公出發,5時再從雞母塢馬公。後來由於有民間的貨車載貨,這條內海航線的營運逐漸受到影響。民國40年(1951)澎湖縣公共汽車管理處開始經營馬公五德之間的公路客運以後,五德的內海航運更加蕭條,最後在民國48年(1959)停航(張默予 1972:10)。
-
文字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