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37年(1948)國共發生內戰,大陸各省的學校跟隨政府南遷,山東各學校的學生也因為重要城市相繼為共軍佔領,而紛紛跟隨校長及老師們離開故鄉,逃到青島,由山東省教育廳成立省立青島臨中、國立青島臨中、昌濰臨中等來收容。當年7至9月,濟南失守,學生再次結隊南行,逃到南京,教育部與山東教育廳先後在京滬、滬杭、粵漢各鐵路沿線覓迪設置臨時性的學校來安頓這些學生,後來又合併成習稱為「入聯中」的八所臨時中學。
-
民國38年(1949)共軍學占大陸,政府遷臺,各省的學校又提出跟隨政府到臺灣的請求,但是剛到臺灣的中央政府卻擔心其中夾雜有左傾思想的學生,而予以拒絶。各省學校也多困於經費不足,而在大陸流亡途中就宣告解散,唯一的例外,是山東的「八聯中」。
-
民國38年4月,山東各臨聯中各校師生會集廣州,於6、7月間分兩批(7,000餘人)扺達澎湖。學生們在澎湖稍事休息之後,老師、眷屬及全體女生、初中一年級身材較矮小男生共計1,000餘人,移往
馬公,其餘的男生則留在
漁翁島上待編;結果總計約有5,000餘名被編入部隊,剩下的2,000多名年幼男生及全體女生則獲准繼續求學,而特別在
馬公成立了一所「澎湖防衛司令部子弟學校」,借用
馬公國民學校的部分教室居住兼上課(但是也要接受軍事操練)。後來在各臨聯中校長的爭取下,集體從軍的高中應屆畢業者約有500餘名,准予繼續升學;於8月下旬先行舉行初試,共錄取30人,只有29人實際赴臺應考,總共考取了14名,實際升入大學的只有13名(陳芸娟
2000(9):14-25)。
-
民國38年(1949)7月1日,設置的「澎湖防衛司令部子弟學校」,學生來自8所臨聯中,程度參差不齊,經過兩星期的能力分班測驗之後,分別編為高中、初中、師範、簡師、初中補習班等5部。師範部原有的兩個年級,學生於
民國40年(1951)畢業後,就停止招生。經過一再的申請,才在一年後,獲得教育部的允准,繼續招生。嗣後高中畢業生漸漸增多,為了增加學生的就業機會,又經請准增設特別師範班(簡稱特師班),施以一年的教育學科訓練,畢業後充任國校教師。
-
子弟學校起先借用
馬公國校校舍,生活起居作息均擁擠不堪;而
馬公國校也因為使用空間縮小,處處感覺不便。經與防衛司令官兼校長李振清多次籌議研商後,選定當時的
馬公鎮朝陽里,俗稱「土城」的軍營約3,000餘坪為校址;於
民國39年(1950)請縣政府建設科義務設計並監工,所需建築材料,則以軍用名義向聯勤總部申請配發、由
澎防部工兵營施工。到
民國40年(1951)共計完成了教室24間,辨公室10間,特別大教室2間及廚房、廁所等附屬設施,全校師生開始在澎湖紮棵,並融入澎湖當池百娃的生活當中;
民國42年(1953)2月奉命撮校,把學生遷到彰化員林的「國立實驗中學」(陳芸娟
2001(3):72-77)。
-
這些流亡學生在
民國38年(1949)9月下句,新兵訓練告一段落之後,
漁翁島的高中部學生被編為39師115團,
馬公的初中部則編為116團,再加上山東各玷鄉公所行政人員所編成的117團,正式編組成40軍39師。
民國39年(1950)3月,臺海局勢緊張,澎湖防衛司令部下令全面構築防禦工事,學生們都奉命到海邊灌水泥硼堡、在高拖上挖戰壕。到硼堡築成,槍砲彈藥及飲水糧食等戰備物品準備齊全後,又開始接受密集的戰鬥訓練,日夜演習,使得一些年紀較小,身體羸弱的學生,因為尚未發育而飽受折磨。
民國39年8月各軍事學校在臺灣復校後,立即到
馬公設置考區,同學們紛紛參加應試,結果光考進陸軍官校第24、25、26等3期的就有1,000多人。
民國41年(1952)39師整編為陸軍第57師,各臨聯中同學編在169團及師直屬部隊,在
民國43年(1954)春,陸續從澎湖移防臺灣;到
民國44年(1955)有一小部份學生得以退伍到員林實中復學,其他大多數人則直到
民國48年(1959)左右才得以退役復學(陳芸娟
2000(9):26-31)。
-
資訊引用|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5輯|
2006年)
知識建檔|2021-11-27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