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分類:村里地標  

城前村

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同義詞彙|城前社
-
「城前」位於講美村南方,於清代在講美與城前間,築有城池一座(今城址無存),村莊適於城的前方,因而得名,為本鄉十五村中最小的村莊,清代隸屬瓦硐澳,日據後改隸港尾派出所管轄,光復後初期,合併於講美村,後脫離講美村鎮海村合併為鎮城村。民國三十九年,本省實施地方自治,乃獨立設置行政村。城前村的南方臨海,與馬公鎮西衛後窟潭遙遙相對,早年中屯兩橋未建造前,白沙島居民來往馬公,都逕此搭乘渡船至西衛後窟潭城前村的居民均由福建的泉州、漳州、金門等地遷入定居,至今已有三百餘年歷史,因村莊臨海耕地範圍不大,住民均半農半漁,由於農漁業不振,一部份向外發展,目前旅居高雄的航業巨子蕭百宗先生,即為城前村所出身。城前村於民國六十年實施社區建設,小小村莊住民雖少,由政府補助三五〇、〇〇〇元及旅外人士的慷慨捐獻三七八、〇〇〇元,在地村民的通力合作,村容及環境煥然一新,家戶衛生的改善、道路的整修、舖設柏油路面、興建活動中心、裝設簡易自來水等,使村民享受着現代化的生活。
-
文字引用|白沙鄉
-
城前村位於講美村的南方。荷蘭人據澎時曾在附近築有一座城池,村莊就在城池的前方,因而得名。據《澎湖紀略》記載:「城前社(舊有紅毛銃城,今基址亦廢。⋯)」附近仍存有許多相關的小地名如城頂、城後、城後底等。
-
本村居民都由福建漳州、泉州等地遷徙而來,至今已有300餘年的歷史。據《澎湖紀略》記載可知,即本村在清領時期瓦硐澳,稱為城前社。在中屯兩橋未建造前,白沙鄉的居民欲往返馬公,即經由本村搭乘渡船至西衛(今西衛里)或後窟潭日治時期稱為瓦硐澳城前鄉,隸屬頂山澳務署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與講美村合併,不久即脫離講美村,與鎮海村合併為鎮城村,後由於行政推動諸多不便,再加上臺灣省實施地方自治後,行政基層日趨重要,乃獨立設村,稱作白沙鄉城前村迄今。民國60年(1971)實施社區建設,由政府及該村旅外人士共同出資建設,當地居民通力合作,使村容煥然一新。由於村中臨海,耕地範圍不大,住民大多半農半漁。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城前社由蕭姓林姓劉姓、洪姓、余姓許姓、歐姓諸姓組成,以蕭姓林姓為主姓。其中蕭姓由浯江徙來;林、劉、余三姓由閩地徙入;洪、許、歐諸姓係由外社分別入贅城前劉、林二姓所傳裔孫。
-
聚落區分為頂厝、下厝、西邊三個區域;蕭、林分居三個區域;許氏居(頂厝);歐氏居(下厝);劉、洪、余居(西邊)。日本時代昭和時期城前共有三合院27間,其中,蕭氏14間;林氏8間;劉(洪)氏1間、余氏1間、許氏2間、歐氏1間。
-
作者|蔡光庭老師
知識建檔|2017-02-27。知識更新|2024-03-17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資訊

又各嶼之中各澳在焉【澳者,就可泊船之處而言】...一曰城前澳【亦名「長岸仔」,在赤嵌之南】

臺灣志略 / 尹士俍|中卷(山川景物)|


城前澳〈亦名「長岸仔嶼」,在港尾南二里。距媽宮澳水程二十一里。〉

重修台灣縣志 / 魯鼎梅、王必昌|


城前澳:在廳治北四十里。亦名長岸仔。

續修臺灣府志《余志》 / 余文儀|


瓦硐澳:城前社(舊有紅毛銃城,今基址亦廢。距廳治陸路一十八里)

即本村在清領時期屬瓦硐澳,稱為城前社。


瓦硐澳:城前社(舊有前代銃城,今基址亦廢,陸路十九里)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