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分類:村里地標  

鎮海村

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同義詞彙|鎮海港
-
鎮海村原名「鎮海港」,位於講美村的北方,為清代鎮海澳澳署所在地。日據後改隸港尾派出所管轄光復初期與港子村合併,後脫離港子村,與城前村合併為鎮城村,民國三十九年,本省實施地方自治與城前村分別獨立設置行政村。居民均由福建泉州、漳州、金門等地遷入定居,至今已有三百餘年的歷史,因地理環較差,耕地範圍有限,除一部份住民從事農業以外,大部份均外,大部份均向外發展,現在旅居台灣本島的該村人口,已超過在住村民的人數,是為本鄉十五村中遷徙人口比例最多的村落。該村於民國五十八年實施社區建設,所需經費除由政府補助三五五、〇〇〇元以外,餘由該村旅外人士捐獻二七八、〇〇〇元配合,興建活動中心、整修道路、鋪設柏油路面、裝設簡易自來水等,村民的生活,近年來大為改善。原設該村西方的白沙國民中學鎮海分部,於民國六十三年度,由鎮海村出身的旅外士紳,陳永田土地,及一部份教學設備,經省政府教育廳核准獨立,成為本鄉第二所國民中學,并指定為本縣唯一實施九年一貫制的教學,將港國民小學併入,改為「鎮海國民中小學」。
-
文字引用|白沙鄉
-
鎮海村,原名鎮海港。位於講美村的北方,村的東方有一條南北巷的港道可直通北海。明、清時代曾有軍隊駐防鎮守海港,因而得名。
-
本村居民均由福建泉州、漳州、金門等地遷入定居。據《澎湖紀略》記載可知,即本村在清領時期屬鎮海澳管轄,稱為鎮海社。日治時期稱為鎮海澳鎮海鄉,隸屬頂山澳務署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初期與港子村合併,民國35年(1946)脫離港子村城前村合併稱為鎮城村,實施地方自治後,乃獨立設村。民國58年(1969)實施社區建設,政府及該村旅外人士共同出資建設,村容煥然一新。本村由於地理環境較差,耕地範圍有限,除一部份住民從事農業外,大部分均向外發展。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鎮海社(鎮海村)由陳姓翁姓許姓丁姓趙姓、涂姓、張姓、莊姓、謝姓王姓、蕭姓、呂姓、鄭姓、林姓諸姓組成,以陳姓為主姓。其中,陳姓有四位開基始祖;丁姓有三位開基始祖;趙姓翁姓各有一位開基始祖,係分別由海澄和浯江徙入。故鎮海社自古即有「四陳、三丁、一趙、一翁」之說。許 氏,則有「大許」、「小許」之分;「大許」始遷祖,由大山嶼烏崁社許氏分支徙入;「小許」始遷祖,原居大山嶼鼎灣頭社(今中西村中寮入贅陳氏。另有蕭、呂、林,皆係由鄰社港仔社徙入;張姓,由通梁社徙入。其餘涂、莊、謝、王、鄭,亦係外社入贅者所傳。
-
社內區分為頂面半頂下下面三個區域。日本時代、昭和時期,全社共有三合院57間;其中,陳氏34間、丁氏10間、翁氏2間,其餘(大許)(小許)、趙、涂、張、莊、謝、王、(蕭呂)、林、鄭諸姓各1間。
-
作者|蔡光庭老師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資訊

北山鎮海嶼:明金門防守海寇,官兵常哨探鎮駐於此,故名為北山鎮海。...鎮海港澳:在城仔澳北,有潭,名曰萬丈潭。凡官、商船遇颶風,皆收入此處避風。

臺灣府志《蔣志》 / 蔣毓英、季麒光、楊芳聲|


北則鎮海嶼(明時設兵防守海寇於此,後因以名嶼)

臺灣府志《高志》 / 高拱乾|


一曰鎮海澳在鎮海嶼之北。可泊船十餘艘。有潭名萬丈潭;上有土城,今圯。

臺灣府志《高志》 / 高拱乾|


一曰鎮海澳在鎮海嶼之北。可泊船十餘艘。有潭名萬丈潭。上有土城,今圯。

重修臺灣府志《周志》 / 周元文、宋永清|


鎮海澳至媽宮旱路二十里、水程三十里


又各嶼之中各澳在焉【澳者,就可泊船之處而言】...一曰鎮海澳【在鎮海嶼】

臺灣志略 / 尹士俍|中卷(山川景物)|


鎮海港〈在赤嵌東南五里。明天啟間,築城於此,今圮。有澳名「萬丈潭」,可避颶風。〉

重修台灣縣志 / 魯鼎梅、王必昌|


鎮海嶼:在廳治北六十里。...鎮海澳:在廳治北六十里。

續修臺灣府志《余志》 / 余文儀|


鎮海澳:鎮海社(距廳治陸路二十二里)⋯十三澳詩:屹立洪濤鎮海門,星分棋布壯聲援。雷鳴百里風雲會,豹變重溟雨露屯。港仔(社名)行春車駕犢,旗頭(社名)擊楫浪騰鯤。蒼茫極目浮天水,縹渺蓬壺粒米痕。

即本村在清領時期屬鎮海澳管轄,稱為鎮海社。


鎮海澳:鎮海社(距廳治陸路二十二里)、港仔社(陸路二十四里)、小赤嵌社(陸路二十五里)、岐頭社(陸路二十八里)。


鎮海澳西寮井:水亦清甘,無咸鹵之氣。北出廳治北門........三里至鎮海社。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