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礁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運
空運
陸運
06|衛生
醫療院所
公衛醫療
環境衛生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08|治理
選務
戶政
行政
財稅
民生
軍事
遊憩
社福
司法
09|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知識分類|
類:
文化
族譜
丁姓
區:
湖西鄉
西溪村
族譜
時:
清領時期
乾隆
族譜
───
西溪丁姓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丁氏開基祖為丁碧、丁玉、丁賽三兄弟。7世丁振鉖《濟陽堂福建同安分支澎湖丁家族譜》載:「丁碧生於
雍正3年
,卒於
嘉慶15年
(
1725
-
1810
)、丁玉生於
雍正6年
(1728)
、丁賽生於
雍正10年
。
乾隆19年
(1754)
,三兄弟來澎居
西溪上帝廟
後,丁碧經營布匹,丁玉木工為業,丁賽不詳。數載後,回同安迎母親鄭氏盛來澎奉養。
-
後丁碧
入贅
鐵線尾
陳氏
,丁玉、丁賽仍居
西溪
;惟丁賽裔孫丁梯,至
光緒年間
已無傳,而丁玉傳至6世名丁成,於
昭和15年
(1940)
赴台謀生,聞亦無子嗣。今
西溪
丁姓,乃丁成叔父丁祥
童養媳
丁甘,招婿所傳。」
-
按丁碧卒於
嘉慶15年
(1810)
,其子丁媽應、丁媽生,於
嘉慶18年
(1813)
舉家南遷到媽公社
東甲宮
右側定居,故今
鐵線尾
已無丁氏居民。曾任本縣教育局局長丁振名,出生
媽宮東甲
,即丁碧7世裔孫。
-
昭和時期
西溪
丁氏僅三合院1間,即今
西溪村
49號。現仍居於此屋者,為丁甘孫丁水源。丁水源口述:「祖母丁甘招祖父紀明(
雙頭掛社
人),傳父丁有恭。」
-
楊緒賢《台灣區姓氏堂號考·一百大姓考略·丁姓》載:「丁世,出自姜姓,齊太公呂尚之子呂伋,諡丁公,子孫遂以丁為氏,發祥於今山東,其裔傳衍各地,以濟陽為郡號。唐初,有丁儒者,自光州固始隨陳元光入閩開漳。右台北縣丁氏族人相傳:先世於唐末、五代,自濟陽入閩,居泉州。又有丁謹者,於宋末元初,自蘇州入閩,居於晉江。」
-
考丁姓徙澎始於乾隆初期,迄於乾隆晚期,共7戶。分居於
鎮海
、
西溪
、
鐵線尾社
、
緝馬灣
、
媽宮
5社。
-
鎮海社
始祖有3位:其一
丁璘
,乾隆初期自同安丁厝來澎;其二丁日亨,乾隆中期,亦自丁厝遷來;其三丁公,名諱不詳,亦於
乾隆年間
,同自丁厝遷來。另
緝馬灣社
始祖丁公,名諱不詳,乾隆中期自同安馬巷來澎。
-
按
西溪
、鐵缐尾、
媽宮
、
鎮海
、
緝馬灣
諸社丁氏,原籍皆為同安,應屬同一族裔。
-
昭和時期
丁姓有三合院
西溪
1間、
鎮海
10間、
緝馬灣
3間、
媽宮
1間。
-
泉州市旅遊局出版之《泉州導遊.陳埭丁氏宗祠》載:「晉江陳埭鎮丁氏始祖,係宋、元間自蘇州來泉州經商之阿拉伯人。萬曆年間,陳埭學者丁衍夏,在族譜中明確指出丁氏的祖教,就是回教,丁氏的老祖宗是回人(賽典赤瞻思丁)。」
-
至於澎湖丁氏是否為泉州阿拉伯人後裔,就有待做基因比對了。現仍居於
緝馬灣
的丁氏7世裔孫丁祖響,即因濃眉大眼,長相與眾不同,常被問及是否具外國血統。
-
作者|蔡光庭老師
知識建檔|2017-10-26。知識更新|2025-05-03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引用書籍
|
▲隱藏連結
湖西鄉志中冊
|
第301頁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海上貨運
|
海運發展
勸戒賭博歌:鸞書中的臺語文學
|
鸞堂
魚市場
|
市場
青青草園
|
公園
離島的交通設施
|
海運發展
陸上交通設施
|
陸運發展
石油公司
|
戒嚴期
|
重慶里
|
待分類建築
本願寺派光玄寺
|
明治
|
長安里
|
佛廟
臺灣神社遙拜所
|
明治
|
中央里
|
待分類建築
五德自來水設施
|
五德里
|
水源
本願寺派光玄寺
|
明治
|
長安里
|
佛廟
臺灣神社遙拜所
|
明治
|
中央里
|
待分類建築
澎湖神社
|
昭和
|
西文里
|
待分類建築
鳳鳴廣播電台轉播站
|
鐵線里
|
通訊
南寮前海宮
|
南寮村
|
土地公廟
五德自來水設施
|
五德里
|
水源
山水里自來水設施
|
山水里
|
水源
山水許姓宗祠
|
山水里
|
家廟宗祠
泊船垵
|
五德里
|
交通地名
五德西碼頭
|
五德里
|
漁港碼頭
平台知識總數
7,532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