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荷治時期
鄭氏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工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嶼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上交通
空中交通
陸上交通
06|衛生
醫療院所
疾病防治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08|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影像分類:
古厝
港底李氏古宅|
成功村〇號|
拍攝日期:2018-10-10(星期三)
知識分類|
類:
文化
族譜
李姓
區:
湖西鄉
成功村
成功村族譜
───
港底李姓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13
分鐘
同義詞彙|港底李氏、成功李姓
-
港底社
始祖李順(1591-)。
成功村
《西頭李氏家譜》載:「天啟年間,始祖李順背其父李春骨灰,入墾
成功
。李順傳二子梓美、梓仕,即今東頭李(大房),西頭李(二房)二支族。」
-
昭和時期
李氏有三合院39間,其中東頭李15間,皆居
大社
(今
成功村
41-42、47-48、50-52、61、64-66、68、70-71、77號),西頭李24間,分居
大社
(今
成功村
22-24、28-31、34-40、43-45、54號)
過溝
(今
成功村
17-21號)、
山仔頭
(今
成功村
1號)。
-
按李氏裔孫有
李黃海
者,原名
李漢如
,
光緒3年
(1877)
生,
明治37年
(1904)
3月畢業於臺北師範國語科,之後返鄉任職於
湖西公學校
。
-
明治39年
(1906)
任職於《臺灣日日新報》與前清臺南舉人羅秀惠等及日人伊藤政重創立「新學研究會」,址設艋舺布埔街(今臺北市西昌街)。
-
後應南洋爪哇報館邀請,再辦《新學叢誌》,之後再赴中國華南參與國民革命工作。
大正9年
春
(1920)
林獻堂等人在東京共組「新民會」,創辦《臺灣青年》雜誌社。
-
李黃海
曾居中國大陸上海,又遷天津,與國民政府高層及日本當局、臺灣連雅堂互動良好。
民國20年
(
昭和6年
、1931)任《天津庸報》社長。
-
據聞
昭和8年
春
(1933)
適逢
港底
天軍殿
重建,有
吳爾聰
請當時正遊宦北京,與政要、名流們交遊頗廣的鄉親
李黃海
,獲得民國初期曾任北洋政府總統的徐世昌與「飲冰室主人」梁啟超等著名人物所寫的對聯。
-
另現居於
成功村
1號的社區理事長李毓仁和居於24號的李福財校長,皆係西李13世裔孫。
-
考
北山嶼
港仔社李姓
係
港底社
李姓支系。
-
港仔社
李氏始遷祖牌內文載:「始遷祖李玉卿生年不詳,卒於
乾隆17年
(1752)
;另載先祖李堯卒於乾淨隆34年
(1769)
,先祖李舜卒於
乾隆32年
(1767)
。」推判李堯、李舜應是同胞兄弟,约生於康熙晚期,始遷祖李玉卿约生於康熙中期。
-
昭和时期港仔李姓僅1戶,其宅在今
港子村
121號。李玉卿9世裔孫李英明(海軍造船廠退休)口述:「其始遷祖李玉卿原居
大山嶼
港底社
,康熙晚期入籍
港仔社
。」
-
另
烏崁社
李氏始遷祖李踜,亦係
港底社
李氏裔孫,
大正時期
入贅
烏崁社
蔡氏。後李踜子李連富再
入贅
沙港社朱氏
,傳數子,皆承朱姓,惟三子李銘三(曾任東南旅行社澎湖分公司經理)承李姓。
-
考李姓徙澎始於明萬曆晚期,迄於清光緒中期,共20戶。分居於
龍門港
(今
龍門村
)、
港底
(今
成功村
)、
青螺
、
外塹
(今
外垵村
)、水窟(今
沙港村水窟
)、
大赤嵌
、
隘門
、
瓦硐港
、
港尾
、
吉貝
、
小池角
(今
池東村
)、
緝馬灣社
(今
赤馬村
)、
花宅
(今
中社村
)、
西衛
、
文澳
(今
西文里
)、
豬母水
(今
山水里
)、紅毛城(今
朝陽里
)17社。分述如下:
-
一、浯江古龍頭支派
-
1、
龍門港社
(西李)始祖李順舉(
1588
-
1641
),萬曆晚期徙澎,係澎島諸李氏聚落中,最早徙澎者。
-
另一(東李)始祖
李尚業
(約1683-),係古龍頭11世祖,康熙晚期徙澎。
-
按
尖山社
(東寮)李氏係
龍門港社李氏
支系,其始遷祖李江瑞,
昭和時期
入贅
王氏;另一(頂寮)李氏係
入贅
宋氏,惟始遷祖牌未宣,名諱、徙入時期不詳,推判應屬
龍門港
或
隘門李氏
支系。
-
2、
港底社
始祖李順,天啟年間自古龍頭遷澎(世系不明)。
-
3
青螺社
始祖李啟發(約1600-),係古龍頭李氏11世祖,崇禎年間徙澎。
-
4、
水窟社
始祖李清(1672-)、李公二人,康熙中期徙澎。
-
按
水窟社
始祖據《浯江銀同李氏家譜》內文所載,疑為浯江古龍頭李氏12世,名清波,字云「永惦」,與
隘門
始祖李清儀為從兄弟。
-
5、
隘門社
始祖李清儀(永象),係古龍頭李氏12世祖,
雍正時期
徙澎。
-
按城北、
太武社李氏
係
隘門社李氏
支系:
城北社
始遷祖李清和,
明治時期
徙
城北社
,惟裔孫皆已徙台。
太武社
始遷祖李立,
咸豐年間
入贅
歐陽氏,裔孫皆承李姓。
-
二、浯江碧山支派
-
小池角
始祖
李鎧
(
1736
-
1797
),乾隆中期徙澎。
-
小池角
7世
李扶
《
小池角李氏
世系表》載:始祖
李鎧
,生於乾隆元年,卒於
嘉慶2年
(
1736
-
1797
);始祖妣陳氏造,生於
乾隆14年
,卒於
乾隆53年
(
1749
-
1788
);始祖妣墓址在金門后山歐陳宅山,近東畔山腳。由此世系表所載知
小池角李氏
原籍后山(今碧山)。
-
三、浯江(不知何一聚落支系)
-
1、
外塹社
(下李)始祖李朱(元珍)(
1653
-
1698
),永曆晚期徙澎。
-
另一(大李)始祖李富(
1668
-
1717
),康熙中期徙澎。
-
按李珠、李富二人相差15歲,推判兩人或是兄弟(從兄弟),或是叔侄;而由(下李)開基祖牌牌面刻有「浯江」二字,知
外塹社
李氏原籍浯江。
-
2、
瓦硐港社
始祖李光榮(
1734
-
1787
),乾隆中期徙澎。
-
瓦硐港社
李氏開基祖牌內文載:「李光榮生於
雍正2年
(1734)
。」推算約在乾隆中期始遷入
瓦硐港
,相較社內他姓,為較晚徙入者,故屋宅建於下社偏隅處。
-
3、紅毛城始祖李長盛,光緒中期徙澎。
-
按李長盛以生產米粉為業。已故澎湖海事高級職校退休教師李國銘係李長盛4世裔孫。
-
總結以上
龍門港
、
港底
、
青螺
、水窟、
隘門
、
小池角
、
外塹
、
瓦硐港
、李長盛等9社李氏,祖籍皆為浯江。
-
《金門縣志.人民志》載:「李氏,帝顓頊、皋陶之後,望出隴西、趙郡。唐僖宗乾符年間,唐高祖四世孫武陽郡王李叢裔孫李保朱,避亂閩地汀州寧化縣石壁鄉;生五子,以五行徳為名,其族滋大,尤以火德之派為盛,分衍閩粵;金門李氏,即其裔也。共有四系:一為銀浦李,來自同安浦園故名;明初有李容,洪武進士,靖難之變,容為方孝孺門下士,抗節不屈遇難,容孫應祥、避難浯州古龍頭,為張姓贅婿,遂為古龍頭(今古寧頭)李氏開浯始祖。一為三山李,元末,有李應洪者,自南安、淗江移居小嶝嶼,其孫顯宗、德宋,僦居山西、寨後堡。一為李厝李,其始祖名良亨,元初,遷居同安李厝,支派由同安遷浯,李厝,即今前水頭。一為後浦李,係
咸豐年間
,有李遇春者,避洪楊之亂李順舉,自漳州,挈眷來浯,居於後浦大街。」
-
按由此縣志所載知曉金門古寧頭開浯始祖李應祥,係方孝孺門下士李容孫子,靖難之變,李應祥避難古寧頭,澎湖諸李氏,大多為李應祥裔孫。故若無靖難之變,亦就沒有澎湖諸李氏的出現。
-
四、漳州海澄支系
-
西衛社
始祖李笋(順興)(
1791
-
1864
),嘉慶晚期自海澄徙澎。
-
李笋6世裔孫李有成(台灣電力公司澎湖電廠退休)口述:言其先祖李笋係清水師
班兵
,除役後,落籍
西衛社
,以製作
麵線
為業;其舊宅即今
西衛
人所謂(
麵線
間)者。
-
按
南寮社李氏
係
西衛社李氏
支系,其始遷祖李惠,
光緒年間
徙
南寮
。李惠以挖掘
硓古石
為業,
南寮
人皆稱「硓古惠」,李氏今傳6世。
-
五、漳州詔安西坑支系
-
文澳社
始祖李朝正(約1797-),道光初期徙澎。
文澳社
李氏開基祖牌內文載:「始祖李朝正生卒年不詳;2世祖李枝(
1822
-
1926
),生於
道光2年
。」故推判始祖李朝正約生於嘉慶元年。
湖西國中
退休教師李中訓係李朝正6世裔孫。
-
按
文澳社
另一李氏,其始遷祖李仲係
隘門社李氏
裔孫,
昭和時期
入贅
文澳林氏
梅鵲。
-
六、原籍不詳者
-
1、
大赤嵌社
始祖李公(名諱不詳),康熙晚期徙澎。其開基祖牌存放
赤崁村
99號,惟裔孫皆已徙台,故祖牌未宣,不知始祖名諱、原籍。
-
大赤嵌社
謝氏開基祖牌內文載:4世祖謝坤、4世祖妣李快,李快生於
乾隆8年
,卒於
嘉慶22年
(
1743
-
1817
)。以當時婚娶皆以同姓為對象,推知李快應係
大赤嵌社
李氏裔孫女,最晚在康熙晚期,李氏已徙入該社。
-
2、
港尾社
李氏有兩戶,其始祖名諱、原籍皆不詳。
-
其一:和江姓共居一屋,惟兩姓裔孫皆已徙台,譜系不明。
明治39年
(1906)
,
瓦硐澳
《
港尾鄉
戶口調查簿》載:「455番地江姓戶長江助生於
光緒2年
(1876)
,父江閤然約生於
道光29年
(1849)
;李姓戶長
李墨
生於
光緒19年
(1893)
,父李廉約生於
同治5年
(1866)
。」惟不知兩姓關係為何?推判約在清領中期(嘉慶、
道光年間
)江、李二姓已徙入
港尾社
。其宅舊址在今
講美村
40號,然屋已坍毀。
-
其二:另有832番地戶長李氏等(招夫同社沈德馨)。李氏等父李命,祖母李林氏鸞生於
咸豐4年
(1854)
。推判此一李氏先祖,亦在清領中期徙澎。其宅舊址在今
講美村
110號,屋已坍毀,裔孫皆已徙台。
-
3、
吉貝社
始祖李公(名諱不詳)。
-
按
吉貝社
李氏開基祖牌不對外公開,故始祖名諱不詳。唯
吉貝社蘇氏
開基祖牌內文載:「蘇氏始祖妣李氏盡,生於
雍正12年
,卒於
乾隆54年
(
1734
-
1789
)。」由當時婚嫁皆以同社異姓為對象,推判李氏盡應是
吉貝社
李氏裔孫女,故知
雍正年間
,李氏已居社內。
-
明治39年
(1906)
,
吉貝澳
吉貝鄉
戶口調查簿載:
吉貝鄉
李氏有三戶(427、1547、1578番地),其中年最長者1547番地戶長李再朝生於光緒元年
(1875)
;推判李再朝父李泉,約生於
道光29年
(1849)
。
-
昭和時期
李氏有三合院3間(今
吉貝村
121、165、181號),李泉為其中一戶戶長;推判其始祖李公約生於康熙晚期,
雍正年間
徙澎。
-
4、
緝馬灣社
始祖李公(名諱不詳),約康熙中期徙澎。
-
5、
花宅社
始祖李公(名諱不詳),
乾隆年間
徙澎。
明治39年
(1906)
,
水垵澳
花宅鄉
《戶口調查簿》載:
花宅鄉
李氏僅兩戶,其一,1840番地戶長李順,生於
同治6年
(1867)
;其二,1851番地戶長李叱,生於
同治11年
(1872)
;李順父李輝(約生於
道光20年
,1840),李叱父李財(約生於
道光25年
,1845)。
-
昭和時期
中社
李姓,僅有四櫸頭古厝一間(今
中社村
45號),此兩戶李姓,應係同居一厝,同一先祖;推判約在乾隆晚期,李氏已徙入
中社
。
-
5、
豬母水社
始祖李公(名諱不詳),
同治年間
徙澎。
-
總結澎島李姓分別分佈在
湖西鄉
6戶、
馬公市
3戶、
白沙鄉
6戶、
西嶼鄉
4戶、
望安鄉
1戶。
-
其中祖籍大半為浯江,包括
龍門港
、
港底
、
青螺
、水窟、
隘門
、
小池角
、
外塹
、
瓦硐港
、紅毛城9社;另
西衛
、
文澳
2社祖籍分別為漳州海澄和詔安;其餘
大赤嵌
、
港尾
、
吉貝
、
緝馬灣
、
花宅
、
豬母水
5社祖籍不詳。
-
昭和時期
李姓共居有三合院:
龍門港社
21間、
南寮社
3間、
尖山社
2間、港㡳社39間、
青螺社
27間、
水窟社
13間、
隘門社
9間、大武社1間、
城北社
1間、
大赤嵌社
2間、
瓦硐港社
3間、
港尾社
2間、
港仔社
1間、
吉貝社
3間、
小池角社
2間、
緝馬灣社
4間、
外塹社
41間、
花宅社
1間、
豬母水社
1間、
西衛社
1間、
文澳社
詔安派4間、
文澳社
隘門
支系1間。
-
資訊來源|
湖西鄉
志
知識建檔|2017-10-19。知識更新|2023-06-16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延伸知識|
▲隱藏連結
烏崁李姓
|
烏崁里
|
族譜
港子李姓
|
港子村
|
族譜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中華民國柒拾伍年伍月貳玖日建造廟埕稅現款紀念牌
|
菓葉村
|
文物
菓葉北極殿碑銘
|
菓葉村
|
文物
威震武當、保境安民、威靈顯赫、北極功高、同沐聖澤、保境佑民、神恩顯赫、帝靈顯雄、威震北極、北極帝闕
|
菓葉村
|
文物
福發鐵工廠
|
重慶里
|
製造業
湖東聖帝廟的五營與石敢當
|
湖東村
|
寺廟
打釣仔
|
製造業
製香業
|
製造業
紅羅紅磚廠
|
紅羅村
|
建築
陳建成之妻吳氏墓誌銘:鸞堂對女性恪守婦道之褒揚
|
隘門村
|
法師乩童
瓦硐村七號:吳義故居
|
瓦硐村
|
建築
福發鐵工廠
|
重慶里
|
製造業
打釣仔
|
製造業
講美打鐵
|
講美村
|
製造業
港仔尾埔
|
白坑村
|
地名
格被神恩匾
|
小赤村
|
文物
震義宮
|
小門村
|
寺廟
蜩鳴宮
|
小赤村
|
寺廟
湖東聖帝廟的五營與石敢當
|
湖東村
|
寺廟
藍木製銅鑄宣爐
|
啟明里
|
文物
東衛魚灶
|
東衛里
|
漁業
平台知識總數
7,294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