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李黃海

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同義詞彙|李漢如
-
原名李漢如,後改名為李黃海,字少潮,又字夢清、耐儂,號瀛西者、東海呼船客、泛槎生、清夢散人、同情生、西瀛最不羈生。湖西鄉港底人(今成功村),光緒3年(1877)生,民國25年(1936)逝世於中國大陸天津市,享年60歲。明治37年(1904)3月畢業於臺北師範國語科,同班同學有11人。之後返鄉任職於湖西公學校
-
明治39年(1906)任職於《臺灣日日新報》與前清臺南舉人羅秀惠等及日人伊藤政重創立「新學研究會」,址設艋舺布埔街(今臺北市西昌街),舉伊藤政重為會長,羅秀惠為副會長。「新學研究會」業務推展中,因李漢如赴福建創辦《全閩報》而中斷;4年後,李漢如歸臺,重提舊議,乃更新組織,另置會址於臺北南門外龍匣口庄(今臺北市和平西路2段),開始籌辦雜誌。這份《新學叢誌》是日治初期在臺灣發行的中文綜合性雜誌,僅僅發行三號,即因銷售不佳,而告廢刊。明治41年(1908)欲返回澎湖,因故未成行,留有〈小瓊樓雅集兼留別在座諸君〉詩及友人回應之詩數首。在《臺灣日日新報》擔任記者時與《新學叢誌》編輯期間所寫的詩輯錄為《耐儂詩話》。後來應南洋爪哇報館邀請,再辦《新學叢誌》,之後再赴中國華南參與國民革命工作。大正9年(1920)林獻堂等人在東京共組「新民會」,創辦《臺灣青年》雜誌社,《臺灣青年》雜誌社成立時,李黃海因有主編《新學叢誌》的經驗,經蔡惠如介紹入會,並被舉為名譽會員。
-
寫有七言古詩〈適園五秩雙慶仲遠為索壽詩乃作曼聲娛之〉。大正11年(1922)在日本會唔林獻堂:「壬戊(大正11年,1922)初春,與太岳同寓東京巢鴨町之上駒込,蔡君鐵生、李君黃海相繼來訪。舊雨相逢,詩情忽動,茗談之後,繼以吟哦,爰集鄉友數人,相與擊鉢於雨聲庵中。為題二,詩三十餘首,錄之以存雪泥爪跡,時古曆小除日也」。
-
李黃海曾居中國大陸上海,又遷天津,與國民政府高層及日本當局、臺灣連雅堂互動良好。曾多次投稿連雅堂的《臺灣詩薈》雜誌。民國17年昭和3年、1928)晉見日本首相田中義一,有詩〈田中首相邀飲腰越別墅即席賦贈〉刊於《臺灣日日新報》,同事謝雪漁特別撰文介紹:「李漢如君,自大正元年入華,改名黃海,在京津間與中國政界交遊,奔走國事,頗收成效」。民國20年昭和6年、1931)任《天津庸報》社長,並就〈澎湖八景〉各寫2首五言絕句刊在《臺南新報》上,編者也特別介紹:「漢如先生,澎人也。曾角逐中國政治界,遭時不遇,乃從事著作,執操觚界牛耳」。昭和8年(1933)適逢港底天軍殿重建,有吳爾聰請當時正遊宦北京,與政要、名流們交遊頗廣的鄉親李黃海,獲得民國初期曾任北洋政府總統的徐世昌與「飲冰室主人」梁啟超等著名人物所寫的對聯,這在澎湖地區眾多的寺廟中是很特別的。
-
資訊引用|《湖西鄉志》
-
備註:「昭和8年(1933)適逢港底天軍殿重建,有吳爾聰請當時正遊宦北京,與政要、名流們交遊頗廣的鄉親李黃海,獲得民國初期曾任北洋政府總統的徐世昌與飲冰室主人梁啟超等著名人物所寫的對聯,這在澎湖地區眾多的寺廟中是很特別的。」範圍之段落尚有疑義,考證與引用時,建議審慎評估。
知識建檔|2020-05-09。知識更新|2022-10-14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