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877
光緒3年
西元1877年距離今日約148年,天干地支為:丁丑,此頁面主要放置西元1877年時間軸之相關內容。
- 蔡姓
門港社另一始祖蔡拾(1839-1877),咸豐年間自浯江徙澎。現任職國小主任的蔡志鵬係蔡拾裔孫。
16、烏崁社始祖蔡公 ....
- 清領時期教育
至清末的光緒年間,因為光緒3年(1877)通判劉家聰曾捐廉俸做為脩金,在馬公地區設有兩處義學,但因「澎島十三澳內,每社皆有 ....
- 石滬
稅較少。其次,澎湖1877年(光緒3年),清廷豁免澎湖船、網、繒、滬等錢糧,仍然有許多船、網、繒、滬等零收款項因未入正 ....
- 喪葬救濟─萬善同歸
築,咸豐三年(1853)再修,光緒三年(1877)重修。」
文字引用|續修澎湖縣志(人民志) ....
- 西垵仔
課館連金源、郊戶金長順等捐修。光緒三年春,提督銜記名總兵吳世忠,管駕揚武輪船來澎巡防,見西垵無祀壇年久倒壞,捐貲三百餘 ....
- 喪葬救濟─厲壇
課館連金源、郊戶金長順等捐修;光緒三年(1877)春,提督銜記名總兵吳世忠,管駕揚武輪船來澎巡防,見西垵無祀壇年久倒壞 ....
- 烽火館餘地護厝出租以充香費碑記
裁兵加餉後,存兵七千七百餘人。光緒三年,前撫臣丁日昌復請汰弱留強,暫停募補,截至光緒八年,經臺灣鎮總兵吳光亮續裁,實存 ....
- 祀壇
課館連金源、郊戶金長順等捐修。光緒三年春,提督銜記名總兵吳世忠,管駕揚武輪船來澎巡防,見西垵無祀壇年久倒壞,捐貲三百餘 ....
- 草樹仔尾
二十年里人修築,咸豐三年再修,光緒三年重修。北山義塚,一在後藔灣。其地濱海,凡海中漂屍、無主遺體,皆叢葬焉。一在瓦硐港 ....
- 蔡清溪
湖廳志》有蔡榮賢者,「文澳人。光緒三年充健勇營稿書兼行營軍醫,蒙撫部院丁於軍務案內咨部獎給五品頂戴。」蔡榮賢即為蔡清溪 ....
- 嵵裡里塔
主持『安塔』十至一百三十年前(光緒三年至十三年、西元一八七七至一八八七年之間)」又云:「塔身連接農田之玄武岩圍牆,該地 ....
- 小池角徐姓
徐牛,生年不詳,卒於明治10年(?-1877)。」由以上《戶口調查簿》所載,可知戶長徐文,生於道光15年(1835),推判徐氏 ....
- 赤馬李姓
「1378番地戶長李三千,生於明治10年(1877);李三千父李才,卒於明治28年(1895)。」推算分房祖李才約生於咸 ....
- 西嶼彈藥本庫
的新城砲臺內便有其後在1877(光緒3)年重修的火藥庫,仍屬於中國前膛砲時期的傳統形式。
日本領臺後,在臺灣成立澎湖島 ....
- Nelly紀念碑
lor為,中國海關稅務局職員,1877年-1887年在澎湖群島與臺灣南岬服務。Taylor起初在漁翁島當燈塔看守者,18 ....
- 水垵王姓
哨頭司(正七品武官);光緒3年(1877)升澎湖水師協標右營千總(正六品武官),儘先守備(正五品武官);光緒4年(1878 ....
- 王建功
澎湖水師協標左營把總右哨頭司,光緒三年(1877)升澎湖水師協標右營千總,儘先守備,光緒四年(1878)代辦右營都司, ....
- 花嶼顏姓
景父顏當,約生於道光元年,卒於光緒3年(1821-1877)。
日本時代、昭和時期,顏姓居有三合院兩間;其一,在(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