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草棕仔墓

閱讀時間 ── 1 分鐘內

同義詞彙|草叢仔墓
-
203號縣道西側今彌陀寺以北的旱地,以前有一個長滿「草棕」的小土丘,俗稱為「草棕仔墓」;西側到海邊的山丘一帶都是傳統墓葬區。草棕仔墓北側的山坡,因為墳墓之間常常開滿、紅色的天人菊,而被稱為「紅花墓」。紅花墓西北的高拖,俗稱為「大埔」。大埔西北側的玄武岩的海岸,因為長年遭受海浪的侵蝕,海岸逐次後退,而形成了陡直的海崖,海崖西南側的陸拖俗稱為「崁仔項」(同上註)。
-
資訊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8輯)
-
位於澎3號縣道東側,現今屬於農業改良場澎湖分場範圍內。昔日由於有墓葬在草叢之中,故名為「草叢仔墓」。
-
文獻參照|《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
知識建檔|2021-11-22。知識更新|2025-01-31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平台知識總數
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