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彙|沙墩嶼、中墩嶼、中屯島
-
中屯嶼相關地理位置在
白沙鄉最南端,為
玄武岩小方山狀獨立小島,東北岸是發達的
玄武岩斷崖,向西南傾斜,而後再由
玄武岩流覆蓋其上,在
玄武岩夾層中,無發現有砂頁岩層。島在退潮時周圍露出廣大的海蝕平台,附近的
雁情嶼,
雞籠嶼,退潮時可徒步到達,小嶼需涉水而過。村莊位於西南低窪處。
-
中屯嶼因似墩狀稱之「
中墩嶼」,又故舊名為
中墩,光復後才改名為
中屯村;四面臨海,在
陸上交通上未建置完成前,原本是
白沙居民步行至
馬公市區的中繼站,中間有一段小海溝,須等候潮汐才能通行,因此南方建有
中正橋與
湖西鄉中西村接壤,北方建有
永安橋連接
城前與
講美村,加上後來興建連接
西嶼的
跨海大橋,將
馬公、
湖西、
白沙跟
西嶼等四鄉市連成一氣,構成今日所通稱之「
澎湖本島」。
-
民國90年8月在
中屯所架設的4部600瓦風力機組開始運轉,是台灣第二座風力發電的電廠,是世界流行的「再生能源」,政府將此地規劃為綠能公園,增設迴廊、涼亭、觀景平台等,成為澎湖著名的旅遊景點。後來又另外增設4部600瓦風力機組,發電量可佔澎湖總發電量約12%,經過評估是台灣最佳風場之ㄧ,政府打算增加設置風力機組加以開發利用,配合台澎間的海底電纜鋪設,將來能將產生的乾淨電力回輸至台灣。
-
澎湖不僅可以追溯到五千前即有人類活動遺跡,開發史也超過七百年,而
中屯島的地理位置適宜,是先民喜愛活動地區,因而留有貝塚出土文物,其發現地稱為
中屯遺址,共有A、B、C三處地點,A遺址位在
中屯島
永安橋南端台地上,性質為澎湖群島歷史時期遺棄的貝塚,範圍約有600平方公尺,於
1962年為林朝棨教授發現,
1979年黃士強教授、
1983年臧振華教授、
2000年「臺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畫─第四期」、
2002年國立歷史博物館歷史考古小組,均曾考古調查研究工作,出土的考古遺留包括:宋元時期的陶瓷片、各式硬陶、瓦片和磚,尚有鐵製的魚鉤,另有貝類和動物骨骼遺留;年代估計在距今1300到900年間。B遺址在
中屯島南岸
中正橋北端,
1952年時林朝棨教授所發現,但之後複查,已無法確認正確位置,推測遺址應已遭湮滅。C遺址在往
白沙鄉方向,過
中正橋東側通往海邊產業道路盡頭北邊,約50公尺的海階上,
1983年臧振華教授所發現,為歷史時代漢文化的遺址,年代約在距今1300到900年間,但
2000年普查調查時發現,已為近代墓葬所摧毀。
-
作者|洪清林老師
-
中屯島位於
白沙鄉之最南端,在退潮時周圍露出廣大的海蝕平台,附近的
雁晴嶼,
雞籠嶼,退潮時可徒步到達,小嶼需涉水而過。綜觀
中屯島的
地質,東北岸的多孔狀
玄武岩,似與北面
講美半島相連,而形成向西南傾斜,而後再由柱狀
玄武岩流覆蓋其上。相連部分,受潮水流動與波浪的侵蝕終致斷裂,而成今日的地貌。
-
資訊引用|《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
-
島在退潮時,周圍會露出廣大的海蝕平臺,可徒步至鄰近的
雁情嶼、
雞籠嶼。
中屯村東西軸較長,
玄武岩主要顯露在東北、西北岸,兩
玄武岩流的夾層,沒有
漁翁島的砂頁岩層,為其特色,另在村的東南方有一小小溪水的出口,因地勢較低,有風積土形成。而東北岸的多孔狀
玄武岩,似與北面
講美島相連,而形成向西、南傾斜,而後再由柱狀
玄武岩流覆蓋其上。兩連接部分,因長期受洋流與波浪的侵蝕終致斷裂,而形成今日的地貌。
-
資訊引用|重修
白沙鄉志
知識建檔|2017-03-02。知識更新|2023-08-21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