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彙|招歌、樵歌
-
烏崁里東北方一座向海裡凸出的小山。
日治時代叫「招歌」,是軍事要塞名稱(當時的公車站名即叫「招歌」),「蕭瓜」是其同音的別稱,光復後多叫此名。此地海邊每逢東南風的颱風前一、二天,就會預發大浪,響聲極大,村民常依此判知颱風就要來,屢屢應驗,此浪響及風聲像是一首有節奏的歌,故叫「招歌」,後轉音為「蕭瓜」。
日治時代駐海軍,光復後至今駐陸軍。山腳下叫「
蕭瓜腳」,以前佈滿田園,近因雨水少、收益小,僅剩一、二塊而已。海域方面,以前有部分居民到此採大號菜(石蓴的一種),曬乾給豬吃;另此海域盛產咪毛漲(魚的一種)。
-
文獻參照|《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
-
烏崁里聚落東北方統稱為「東」的原野除了海岸邊有一座高約10多公尺的小山丘之外,其它的地方都是旱田。每逢颱風之前附近海面就會預發大浪,浪聲加上風聲就像是一首有節奏的歌而被稱為「招歌」,後來逐漸寫成「蕭瓜」,山丘腳下一帶的旱田則稱為「蕭瓜(招歌)腳」。蕭瓜在
日治時期被劃為海軍駐地,戰後改由陸軍駐防;附近海域以前常有居民去採擷「大號(葉)菜」(石蓴),曬乾做為豬食;也盛產「咪毛漲」(學名橢圓鰏),據說如果在高地上看到海水中白白的一大片魚踪,下一次網都可以有四千到五千台斤的漁獲。
-
文獻參照|《
馬公市各里小地名》
-
泛指
照鏡山南邊、
馬公海水淡化廠東側、流浪狗收養中心的盡頭,稱為「樵歌」,亦寫成蕭瓜(二詞台語音皆同音)。早期為軍事區,雖屬
烏崁里的行政區,但與
隘門村民關係較為密切,駐守此地的軍人是以
隘門村做為其生活飲食的區域,也是
隘門村民撿
拾螺類、網魚、捕海膽的海域。
-
文字來源|
隘門村代天巡狩
三聖殿沿革文化誌
-
蕭瓜?招歌?樵歌?tsiâu-kua
-
《臺灣地名辭書 卷六澎湖縣》記載:「
烏崁里東北方一座向海裡凸出的小山。
日治時代叫招歌,是軍事要塞名稱(當時的公車站名即叫招歌),蕭瓜是其同音的別稱,光復後多叫此名。此地海邊每逢東南風的颱風前一、二天,就會預發大浪,響聲極大,村民常依此判知颱風就要來,屢屢應驗,此浪響及風聲像是一首有節奏的歌,故叫招歌,後轉音為蕭瓜。」
-
從上述文字,此地得名自氣候因素,因颱風而招來聲響故名為招歌,爾後轉音為蕭瓜。此處海濱的礁岩上有一座廢棄的海中碉堡。招歌的拼音為tsiau – kua,蕭瓜為siau-kua。瓜拼音為kue或kua,讀為kua意指纖維粗大不好吃。職是之故,「蕭瓜」並無任而地名上的任何意義。然而,是否真如地名辭書所言是因颱風來襲引起風響,而有招歌之名,卻是另一個疑問。
-
招歌,雖然屬於
烏崁地界,但是卻與
隘門居民息息相關,是早期掘草根當燃料的荒野地之一,也是從事
潮間帶漁業活動的海域。招歌,有兩字與其發音幾乎一致–樵歌tsiâu-kua。清代澎湖著名的八景之一即有
太武樵歌。
-
《
澎湖續編》云:
-
疊巘層巒蘚逕深,風傳樵唱出霜林。
-
丁丁伐木聲相應,戛戛敲枰響共沉。
-
葉墜濕霑雙屐雨,巖高影落半溪陰。
-
負薪力學今誰繼?餘韻流風尚可尋。
-
《
澎湖廳志》亦云:
-
迴環
太武迥嵯峨,樵採行行唱浩歌。
-
韻繞高峰流曠野,聲喧絕壑度平坡。
-
檐頭日暮孤雲伴,林外煙晴一鳥過。
-
最好澎山饒逸興,重開仙曲奏如何!」
-
鮑復康
光緒7年(1881)8月履任澎湖通判,於澎湖八景中另增四景命題課
文石書院諸生,此四景為:「篝火宵漁,負箕晨牧,短鑱劚草,伐鼓敺魚」。此新增澎湖四景,篝火宵漁與
案山漁火景緻類似;負箕晨牧,短鑱劚草二者同為澎湖農業活動的書寫;伐鼓敺魚,為典型佛教信仰的描繪。
-
清代的澎湖,依舊是有草無木,童山濯濯的自然環境。燃料缺乏,居民多挖掘草根為燃料,乃至寸草必爭,此舉卻加速地表
土壤的流失。因此,禁掘草根成為清代澎湖澳社的鄉規之一。例如,
雍正5年(1727)瓦硐港社之公約:「禁犁掘社北界內荒埔草根,犯者罰銀一兩五錢。如他鄉之人,犯者罰銀五錢」。禁歸禁,為求生活與生存,草根還是得掘。在荒野掘草根一直到
民國50年代依舊盛行,而且大清早就出門,深怕落於人後而失先機。
-
一邊工作,一邊唸唱,排解工作中的煩悶與壓力,如同採茶歌的場景或是
褒歌創作的畫面。
太武樵歌未必有丁丁伐木採樵,然而從事農作或掘草根唸唱卻是常有之舉。個人以為不論採樵或短鑱劚草、負箕晨牧的農業活動,比起颱風來襲的「招歌」更符合此地的地名的書寫。更何況在緊鄰「樵歌」的右側已有一處「
風櫃口」的地名:「因
東北季風吹襲海岸岬角,導致發出
風櫃般的聲響,因而稱為
風櫃口」。
-
#《臺灣地名辭書 卷六澎湖縣》
-
#《
湖西鄉志 上冊》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17-08-17。知識更新|2021-12-31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