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礁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運
空運
陸運
06|衛生
醫療院所
公衛醫療
環境衛生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08|治理
選務
戶政
行政
財稅
民生
軍事
遊憩
社福
司法
09|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影像分類:
漁港碼頭
2023山水漁港記錄|
拍攝日期:2023-08-16(星期三)
知識分類|
類:
歷史
建築
漁港碼頭
類:
交通
海運
漁港碼頭
區:
馬公市
山水里
建築
───
山水漁港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山水里
自古就是一個以漁業為主的聚落,南邊海濱有一大片沙灘可供泊船,但是並沒有碼頭設施(早期有帆船和廈門等地貿易);戰後的漁船檢查哨就設在今觀海別墅旁的榕樹下。
民國71年
(1982)
以後里長俞國義就一再的提出興建漁港的建議,到
民國77年
(1988)
政府才在
山水
沙灘東端的
觀音山
下闢建一個簡陋的小漁港。港域西側有防波堤兼碼頭向南延伸約170公尺,再轉向東南約80公尺,東防波堤(長63公尺)則和東突堤(長30公尺)連接成L型,檢查哨也遷到碼頭附近。
民國80年
(1991)
政府又斥資50,000,000元進行向北擴建工程,到
民國85年
(1996)
共完成碼頭508.5公尺,浚挖泊地約1.9公頃(照片3-29)。
-
民國86年
(1997)
繼續擴建西碼頭59.5公尺及東外廓防波堤100公尺;
民國88年
(1999)
又延建西防波堤80公尺、興建西內堤21.5公尺及延建東外廓防波堤30公尺。翌年再續延東外廓防波堤60公尺、內西突堤碼頭49.5公尺,並且在外廓東防波堤內側興建曳船道,在碼頭增設阻車緣石和路燈。
民國90年
(2001)
又興建內東突堤25公尺,並改善原有西防波堤兼碼頭的堤面及挖除港區北側的坡地;奇比颱風過後再進行曳船道、西防波堤及導航燈的災害復建,並於外廓防波堤加拋消波塊。
-
民國91年
(2002)
再延長東外廓防波堤30公尺、打撈航道水面下的消波塊,並於內泊地南側山丘進行塊石開採等工程,目前計有泊地面積約3.29公頃及碼頭1,000公尺(照片3-30)。近年來漁船數及船型都呈大幅成長,因此縣政府於
民國92年
(2003)
又在漁港東側增建漁具整補場,以利漁民的漁網修補作業,及充當黃昏臨時魚販市場(洪文源、葉茂生2005:421)。但是相關的配套設施仍然缺乏,漁船必須到
馬公
整補,漁獲也多經由
馬公第三漁港
運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2003:64-67)。
-
文字引用|
馬公市
各里人文鄉土叢書。
知識建檔|2021-02-06。知識更新|2023-09-25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引用書籍
|
▲隱藏連結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十三輯山水里五德里
|
第57頁
知識相簿|
2023山水漁港記錄
14
張影像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坤德配天匾
|
同治
|
東衛里
|
匾額
恩流海島匾
|
同治
|
東衛里
|
匾額
西衛陳姓
|
乾隆
|
西衛里
|
陳姓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典藏清代古砲13門
|
清領時期
|
陽明里
|
武器
黃友謙繪鹿乳奉親大楣
|
戒嚴期
|
陽明里
|
一般古物
小池角相公宮
|
池西村
|
有應廟
陳玉峰書繪對楣
|
昭和
|
陽明里
|
一般古物
陳玉峰繪孫悟空大走南天門大楣
|
昭和
|
陽明里
|
一般古物
陳玉峰繪武侯出祁山大楣
|
昭和
|
陽明里
|
一般古物
陳玉峰繪牡丹白孔雀堵板
|
昭和
|
陽明里
|
一般古物
青龍廟
|
戰後初期
|
花嶼村
|
有應廟
恩流海島匾
|
同治
|
東衛里
|
匾額
坤德配天匾
|
同治
|
東衛里
|
匾額
金娘廟
|
戰後初期
|
花嶼村
|
有應廟
東北角塔
|
花嶼村
|
塔石敢當
望安鄉地質
|
望安鄉
|
地質與土壤
天湖宮
|
花嶼村
|
王爺廟
福德正神廟
|
戒嚴期
|
花嶼村
|
土地公廟
花嶼燈塔
|
昭和
|
花嶼村
|
燈塔
西衛陳姓
|
乾隆
|
西衛里
|
陳姓
平台知識總數
7,493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