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 Pescadores

Les Pescadores|Les Pescadores (Mouillages intérieurs & Ile Ponghou.)|

Eugene Germain Garnot:澎湖群島

閱讀時間 ── 約 14 分鐘

Eugene Germain Garnot:<澎湖群島>
-
此圖題名Les Pescadores (Mouillages intérieurs & Ile Ponghou.),出自Eugene Germain Garnot所著《L'expédition Française de Formose, 1884-1885.》,1894年出版,中譯本《法軍侵臺始末》為黎烈文所譯。此圖描繪註記1885年3月29至31日期間,法軍攻打澎湖的概略過程,該戰役是清法戰爭的延伸。
-
1884年爆發清法戰爭,海防形勢嚴峻,台澎亦延邊戒嚴。澎湖士紳郭鶚翔蔡玉成黃濟時等均奉令舉辦民團,石泉當地即組織鄉勇五十人參與協防。然此時闔澎天災疫厲流行,澎湖甚然悽慘。
-
1884年8月法軍轉而攻打基隆。隔年,1885年3月29日法軍於嵵裏強行登陸並在嵵裏擄獲一位當地的老人作為響導,使其在澎南戰事的推進頗為順利,一路沿雙頭掛興仁)、暗澳文澳)前進,31日下午進入媽宮,清軍潰敗。媽宮受到法軍砲火波及廣勇、台州勇的劫掠,居民倉惶逃離幾乎呈無人狀態。例如,《澎湖廳志》記載「……法酋於十五日由雙頭跨直抵媽宮據之。先是十三、十四等日,媽宮民北逃頂山,沿途大砲雨下,無一碰破傷人者。是夜廣勇、台州勇大掠媽宮街,放火延燒店屋殆盡……。」《法軍侵台始末》記載:「……只有那由於砲擊與火災受到莫大損害的馬公市鎮依然無人居住,一直到4月15日媽宮還呈現一片廢墟的景象。《孤拔元帥的小水手》也提及:「三月三十一日,我們趁天民潰散時給予致命的一擊,他們往島嶼北部逃跑,不過留下了一堆屍體。」由此,可以想見媽宮當時的慘狀。
-
法軍抵定媽宮之後,孤拔將軍為了完成澎湖島的佔領,派遣一支海軍步兵中隊佔領漁翁島和Litsitah角的燈塔(漁翁島燈塔),並將士兵安頓於西嶼砲台內,順便將西嶼砲台改稱Bayard砲台,並陸續組織游擊隊巡視全島。孤拔企圖在澎湖建立一個補給中心與軍事的殖民地,因此當其占據媽宮後,很快就發布告示安撫澎湖民眾:
-
所發生的是由於兩國之間的紛爭而引起,人民無須負責。同時會盡一切努力,保護無辜者,讓他們免受任何不必要的若難。愛好和平的當地居民現在無須恐懼,而若向他們索取什麼,無論是貨物還是勞力,都將樂意以當前的價格來支付。
-
因此,當1886年甘為霖牧師來澎湖傳教時與澎湖當地居民一起在孤拔將軍紀念碑前緬懷:「伊真好膽!(I chin ho’-ta),伊不只嚴(I put-chi giam),伊賢體貼甘苦人(I gau the-thiap kan-kho lang)。他勇敢、公正、富有同情心,正是高貴的見證啊,而這竟然是用來形容征服者!」然而,孤拔卻與其數百位士兵客死異鄉澎湖為收場,法軍並於1885年7月22完全撤離澎湖。
-
本圖所提及澎湖地名分為陸域部分與水域部分如下:
-
(一)陸域部分
-
1.澎湖本島及其島嶼
-
ILE PONGHOU(澎湖島:澎湖本島);Village X(接近今鎖港村);Village Y(接近今接近山水);Pointe Pong(澎角:山水30高地);Pointe Hou(侯角:山水烏嘴尾);Kisamboue(接近今鐵線尾);Siou-Koui-Kang(接近今興仁雙頭掛);Point de débarquement (登陸點:嵵裏沙灘);Point de débarquement (登陸點:興仁西側海岸);Tao-Xa-Pa(大城北);Bouton(前寮煙墩山 ?);Amo(暗澳文澳);Makung(媽宮馬公);I. Dôme(圓頂島:雞籠嶼);I.Plate(平島:四角嶼);I. Observatoire(測天島小案山) ;Batterie(小案山砲台);IlotVipere(維伯島:雞母塢塭);Sommet Dôme(圓頂山:紗帽山);Fort du Sud Ft Dutch (南砲臺:蛇頭山砲台);Fort du Nord(北砲臺:金龜頭砲台);I.TAMPI(潭邊島:大央嶼);Pointe Mung(草樹仔尾);Pointe Blanche(大案山南側海岸);Pointe Noire (黑角:西衛烏石鼻);PointeSycea(銀錠角:後窟潭尖山仔);Idu Projectile(砲彈島:牛母件嶼);Pointe blanche(白角:大案山西南方)。
-
2.漁翁島
-
ILE FISHER(漁翁島);Pointe Fish(魚角:橫礁南仔頭);ILE TRIANGLE(三角島:小門嶼);Mamelle(乳房山:竹灣煙墩山);Pointe Litsitah(燈西塔角:外垵屹仔尾);Feu fixe(漁翁島燈塔,62m);Pointe Siau(小角:內垵東鼻頭);Pointe Rhan(二崁墩仔頭一帶);Fort Bayard(拜雅炮台:西嶼炮台);SIAUCHI (小池:內垵);TACHI (大池外垵);Rocher noir(黑岩:師公礁)。
-
3.白沙島
-
ILE PEHOE (澎湖島:白沙島);Récif Mark (礁石:吼門大列礁小列礁);Baie Niu-Kung(牛公灣吼門水域);Pointe Niu (牛角:通梁龜山);Sommets Nord (北山:後寮煙墩山標高72m);Pointe Pehoe(澎湖角:赤崁牛踏尾);I. TATSANG(大倉島);Ile Petite (小嶼:中屯西南方海域中屯小嶼)。
-
4.澎湖本島以南
-
Llot Table (桌島:桶盤嶼
-
(二) 水域部分
-
Canal des Pescadores(澎湖水道);Baie de Siauchi(小池灣:內垵海域);Baie de Tachi(大池灣:外垵海域);Baie de Tatsang(大倉灣:大倉白沙西嶼之間海域);Baie de Tampi(潭邊灣:大央嶼海域);Baie de Makung(媽宮灣:馬公港);Baie du Dôme(圓頂灣:嵵裏海域)。
-
Garnot的<澎湖群島>有各島嶼周邊水深、水域底質、地名或人為地景之註記。然此圖僅為澎湖局部地圖,呈現西嶼白沙本島澎湖本島西半部,南方島嶼除桶盤之外,其餘則無。此圖由於是戰事推進之輔助記載,圖上標有Ie Bayard(拜雅號)、Ia Triomphante(德倫凡得號)、Ie d’Estaing(伊士甸號)、Ie Duchaffaut(迪沙佛號)、a Vipere(維伯號)以及I Annamite(阿納米特號)的停泊處與逐日戰鬥位置。其次,地圖上亦顯示北砲臺與南砲台之間有一條鐵鍊(barrage)封鎖著媽宮港,此鐵鍊於3月30日清晨為Talpomba少校所指揮的Triomphante艦(德倫凡得號)小艇所破壞。清軍的砲台除了清楚的在地圖上標示之外,其武器配置更調查的極為詳盡,如下表:(表格暫略)
-
對照此圖所呈現澎湖地名,許多係承襲自Richand Collinson<澎湖群島海圖>。以西嶼為例,法圖上Pointe Litsitah為英圖上Li-si-tah P.t(屹仔尾),Feu fixe乃Fixed Light(西嶼燈塔),不過法圖將高度改為62m(公尺),而非以feet(英呎)為單位;小門仍稱為三角島。吼門水域除了標示Récif Mark(礁石)之外,也標示兩處ne couvre pas,即為吼門大列礁(大礁)與小列礁連礁)。鱟仔尾依然呈現是島嶼的狀態,外垵部分則與西嶼相連,而非英圖為獨立島嶼的狀態。此圖以紅色區塊清楚描繪數個村落,其相對位置應為橫礁合界竹灣二崁等村落,但未標示村名。有標示名稱者:內垵則名為SIAUCHI(小池),外垵名為TACHI(大池),顯示拼音與地名之誤植。Garnot的<澎湖群島>與Collinson<澎湖群島海圖>相較,竹灣聚落描繪的明顯大於外垵西嶼其他地方,竹灣部分並增繪Mamelle(乳房山)應為竹灣的煙墩山,這也顯示法軍對竹灣有進一步的了解。
-
法軍於1885年3月29日由嵵裏登陸,因此對澎南一帶村落多有描述。例如,Village X位於今日的山水一帶,Village Y則接近鎖港,Kisamboue應為鐵線尾之音譯,Siou-Koui-Kang的標示地點則接近雙頭掛興仁)、Tao-Xa-Pa則接近大城北拱北山)。法軍更將今日五德北方海域的雞母塢塭以其船艦Ia Vipere命名為Llot Vipere。承襲於英圖,將雞籠嶼標示I. Dôme(圓頂島),嵵裏海域為Baie du Dôme(圓頂灣)之外,法軍亦將嵵裏紗帽山標示為Sommet Dôme(圓頂山),「圓頂」半島也成為今日澎南一帶的代名詞。而法軍在澎湖的登陸點,分別位於嵵裏南岸沙灘與興仁青龍山。
-
法軍進占澎湖期間,也留意到澎湖的民間信仰建築。在接近安宅海岸、西衛東側海岸與後窟潭陸上高地,出現Pyramide(塔)的標示,此三座塔分別為安宅嶼仔尖塔西衛後湖鼻仔頭之間海域的塔尖,以及後窟潭崁仔頭凌霄寶塔,此圖也進一步證明三座塔已逾130年之歷史。其次,法軍於1885年3月31日下午4時20分之際,兩個縱隊士兵於Amo(文澳暗澳)集合,5時15分到達媽宮後,進入北炮台的營舍內安頓。圖上Amo的聚落規模僅次於媽宮,其附近則有Pagode及Gde.Pagode之標記。Pagode乃寺廟之意,後者規模又大於前者,故稱之Gde.Pagode。文澳附近即有兩座寺廟,分別為城隍廟祖師廟,從其相對位置來看Pagode應為城隍廟,Gde.Pagode為祖師廟1885年法軍曾在一座寺廟前與澎湖當地民眾合照,此照或許在戰事已經底定,法軍行經文澳進入媽宮之前,乃有餘裕與當地居民合影,照片中所顯示的廟宇或為兩座寺廟其中之一。
-
法軍占領澎湖期間,對澎湖的歷史與文化也留下諸多的印記。廣為人知莫過於中正國小西南角的孤拔紀念碑風櫃尾蛇頭山的法軍陣亡將士紀念碑。日治時期孤拔墓園與風櫃尾法國軍士墓地,更有專人負責維護與環境整理。風櫃溫王殿與三官殿辦理普渡時,更有一桌祭品專為陣亡於於此的荷、法、日將士所設,名為「盟軍桌」,祭品內容也涵蓋荷、法、日三國飲食特色。西嶼竹灣村也流傳一則法軍入侵的故事。1992年8月省文獻於澎湖辦理耆老口述歷史座談會,當時與會的吳祖籠先生提及西與鄉竹灣村的習俗:
-
我要特別說明「三月節」,一般都是清明日掃墓,但獨西嶼鄉竹灣村小門村二崁村,都在農曆三月初三日掃墓,至今已沿用一百多年,據曾祖母在五、六歲時,剛好是中法戰爭,法國海軍登陸澎湖,追擊清兵,就在清明日的前夕(四月三日),在竹灣海灘登陸,清兵喊著「洋鬼子來了」而逃亡,法國海軍在後追擊,放了幾槍,上岸後到處搶刧,在路上走的雞鴨豬都被搶走。當刧後餘生的百姓回來,已過了清明日,大家商量,再來就是農曆三月三日,於是決定在這一天掃墓,「三月節」就這樣延續下來,……」
-
1884年12月21日為甲申年冬至1884年農曆11月初5) ,依民俗而言1885年4月4日為乙酉清明節1885年農曆2月19日) 。法軍於3月31日進佔媽宮後,孤拔著眼於澎湖群島的占領,派遣一個海軍步兵中隊佔領於翁島及Pointe Litsitah,並將士兵安頓在西嶼砲台,西嶼砲台因而改稱Bayard砲台。4月4日法軍更編組游擊隊巡視澎湖全島,並在各村莊張貼告示安撫人心,澎湖因此很快平靜下來。據此,法軍於4月初佔領西嶼砲台及Pointe Litsitah,倘若並來到西嶼竹灣掃蕩清軍,竹灣居民逃難後再回到家鄉,極可能已過陽曆4月4日清明節,而下一個節日為國曆4月17日農曆3月初3日的三月節,也是傳統的上巳節,並以此節日寄祀祖先。此則傳說與法軍行動記載,就時間來推算,可信度極高。
-
作者|許玉河老師(內文節錄自:意外的眼光:1849-1900英法日澎湖地圖與地名)
知識建檔|2019-08-07。知識更新|2020-12-03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