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小嶼記錄

影像分類:島嶼礁塭  2023小嶼記錄|拍攝日期:2023-09-21(星期四)

小嶼

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同義詞彙|嶼仔、中屯嶼仔
-
涼傘礁不是中屯嶼仔(小嶼)
-
澎湖縣白沙鄉中屯村的西南方有一小島,中屯人稱之為中屯嶼仔或嶼仔(sū-á),藉以形容島嶼之小。
-
胡建偉澎湖紀略》提及大山嶼之北:「大倉仔嶼(距廳治水程一十八里)、涼繖礁嶼(距廳治水程一十八里)、中墪嶼(有民居。距廳治水程二十里)、北山嶼(有民居,中分四澳。距廳治水程三十里)……」。文中的中墪嶼即是中屯嶼,從上述地理里程觀之,鄰近中屯嶼者有:「涼繖礁嶼距廳治水程一十八里」,涼繖礁嶼是否為中屯人所稱之中屯嶼仔嶼仔,無法確認。光緒6年(1880)《臺灣輿圖》中的〈澎湖廳圖〉:「涼傘嶼」位於介於潭邊中墩嶼之間海域。乍看之下,涼傘礁嶼似乎就是中屯嶼仔。
-
1885年法軍攻打澎湖,在《法軍侵臺始末》一書中,有一幅〈Les Pescadores (Mouillages intérieurs & Ile Ponghou)〉的地圖,在中屯嶼西南方海面有一小島名為Petite Ile,Petite意即「小的」,Petite Ile也就是小島或小嶼的意思。1897年明治30年5月31日,日本水路部出版的地圖〈澎湖港〉,此圖係以〈Les Pescadores〉為基礎,中屯嶼西南海域的島名也稱之為小島。民國44年(1955),陳正祥所編撰之《澎湖縣誌》提及:小嶼,周圍有0.3455公里,滿潮0.0077平方公里、乾潮0.1542平方公里。 民國90年(2001)臺灣經建第三版地形圖–1:25000(圖號:93203SW_馬公),小嶼標示為中屯嶼仔,海拔高度8公尺。 澎湖縣政府民國94年(2005)委託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所製作之〈澎湖群島島嶼數量委託清查計畫報告書〉 ,小嶼(中屯嶼仔)海拔高度8公尺,影像岸線面積0.0045平方公里,海岸線長度0.284公里。中屯嶼仔,也稱小嶼或嶼仔,略呈倒三角形,東面海岸為沙積地形,其餘兩側多礁岩,北面地勢略高。島上植被分佈於南側,以仙人掌為主,退潮時可涉水而過。
-
然而,民國49年(1960)《澎湖縣志–疆域志》引用民國35年(1946)所編撰之《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將清代的涼繖礁嶼連結為大央嶼民國94年(2005)《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也沿襲《澎湖縣志–疆域志》之說法。然而,從清代志書中的記載,涼傘礁地理里程接近中屯,並非鄰近西衛大央嶼
-
中西村中屯村的地名記憶中,確實有涼傘礁之存在,為一沉水礁岩,退潮時始露出水面。涼傘礁大致位於現今青島養殖場北側中段,泰半礁石於民國71年(1982)開發魚塭時破壞。
-
綜而言之,中屯嶼仔也稱小嶼或嶼仔;涼傘礁則位於青島養殖場北側附近,兩者為不同之島嶼礁岩。至於《澎湖縣志–疆域志》與《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將涼傘礁連結為大央嶼則為錯誤的說法。
-
#感謝張功亭主任
-
#感謝張維碩教授
-
#感謝陳鴻賢校長
-
#感謝張寶健同學
-
作者|許玉河老師
-
小嶼相關地理位置在中屯島的西南方,全島由玄武岩覆蓋,可以看到罕見發達板狀節理的玄武岩,在其下有赭紅色的凝灰岩層,東側有一沙灘,黑白相間由玄武岩碎屑與珊瑚礁碎屑共同組成;西南方的海蝕平台上,有數個火山熔岩噴氣口的環形構造,即所稱之「火口」。
-
小嶼俗稱中屯嶼仔,大退潮自中屯島涉水約600公尺可達,因為其間有港口出入航道,小潮時水深及胸,最好由熟悉路線者帶領前往,不建議一般遊客前往踏浪,在潮間帶有碎石礫、泥質地形、岩質海蝕平台,面積廣闊提供海洋生物絕佳生長空間,珊瑚、飛白楓海星、海棉、海葵、小魚群都可以在此發現;由此遠眺中屯風車,聳立在村落之上,倒映在海水中,白雲悠閒的漂盪於藍空,彷若時空凝結在那一瞬間。
-
作者|洪清林老師
-
位於中屯村西南方,距海岸約600公尺,退潮時捲褲管即可涉水而到,惟附近塗灘甚廣,為澎湖64個島之一。
-
資訊來源|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
-
位於中屯村西南,距海岸約600公尺,退潮時即可涉水而到,是澎湖64個島之一。其中以位在中屯村北端,臨海懸崖峭壁上一處形似八仙桌狀的石桌,因其相傳曾有美女端坐桌上臨海梳妝的典故,故充滿神奇傳說,至今仍為鄉人所津津樂道。
-
資訊來源|重修白沙鄉
知識建檔|2017-03-02。知識更新|2024-09-19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