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謀生之道:許家村民的經濟變遷

閱讀時間 ── 約 10 分鐘

半農半漁作生涯
-
清代,港仔尾居民大多數過著以農業為主、漁業為輔的生活模式。西側虎頭山(嶼仔山)附近的海域,自明末以來一直是港仔尾居民「落海」,從事潮間帶漁業的場所,「拾螺」、「耙貝」、「定置網」、「石滬」漁業等。農業上以種植地瓜花生、高梁等作物為主。甘藷從明末引進澎湖後,直到20世紀中期,一直是澎湖居民的主食,甘藷的栽種單位「栽」也成為澎湖常用的地積制,有別於臺灣的「甲」與「分」。花生不僅「可用以炸油,其渣為籸,可糞田,藤可為薪、可飼牛」,花生做為經濟作物,是清代、日治時期澎湖重要的出口商品。高粱兼具糧食作物,高粱桿則做為燃料,在缺乏林木提供薪材的澎湖,益顯重要。澎湖地力與村莊生態運作體系,主要建立在此三種作物上,澎湖人對甘藷、花生高粱三種作物的利用,也發揮到了極致,一莖一葉都不浪費。
-
日治時代港仔尾《戶口調查簿》,在戶主的職業登記欄位中,除了少數幾戶以外,90﹪以上的家戶是以農業為主的經濟生活。依據昭和7年(1932)的《澎湖廳水產調查報告書》,港仔尾共有59戶,310人。59戶中沒有專門從事漁業的從業者,兼業者有13人、從屬者55人。此外,港仔尾在清朝時至少建造兩口石滬,分別為港溝仔與大滬。港溝仔距離村落較近,在嶼仔山(虎頭山)東方。大滬則在嶼仔山西北方的港墘。大正6年(1917)港仔尾有一口石滬提出漁業權免許登記,滬主為70番戶的許心。港仔尾位處澎湖內海,水流平緩,石滬漁獲本已不佳,二次戰後,永安橋跨海大橋相繼興建,漁源更是大減,自民國60年代以來幾無人巡滬。另外,在林投腳附近,有過二口小型石滬日治時代還有捕獲海豚的傳說,今已不存。
-
1932年的調查,農作物亦如澎湖其他村落以花生番薯為主,甘藷耕作面積23甲,產量368,000斤;花生耕作面積更高達45甲,產量54,000斤。農業活動一直到民國60年代以後逐漸沒落,全村的牛隻從1932年調查的147頭,至民國90年代只剩3頭。目前全村已無人飼養耕牛,土地幾已全部廢耕,只殘留小面積種植菜蔬以自娛。
-
花生油業
-
花生自清代以來一直是澎湖人主要的經濟作物,花生與豆籸是澎湖對外輸出的大宗。港仔尾1932年花生的產量高達54,000斤,提供了花生油業者的原料來源。村內經營油車者(花生油業),以許建發最為著名。許建發為清末、日治初期媽宮商場執牛耳者,許建發之弟許慷慨,亦有商船從事花生貿易。許建發將油車業傳給其子許秉鈞,許秉鈞再傳其子許重興。許秉鈞並於大正2年(1913)加入新成立的有限責任澎湖信用販賣組合,有限責任澎湖信用販賣組合是一個集合澎湖花生製油業者和相關產業所組成的經貿金融組織。許秉鈞成為該會的創始會員並當選首任監事,大正8年(1919)再當選該會理事,在大正年間甚為活躍,頗有克紹箕裘之勢。爾後,許丕八、許慎己、許江活等人也陸續加入從事與花生油製造相關行業。
-
花生油業於清代、日治時代曾有一番榮景。二次戰後,港仔尾花生油業者尚可維持一定的規模。爾後,卻也因為時空更迭,新興油品問世,導致花生油業者於民國40年代後期漸趨沒落。
-
屠宰業、畜牧業與養殖業
-
取代漸趨沒落的石灰業花生油業,繼之而起的是從事肉品相關的肉品業與養豬業。民國38年(1949)以後,中國軍民遷台移入大量人口,再加上民國50年代以後台灣經濟的發展,肉類的需求日益增加,使得肉品生意日益勃發。此時,許保安等人打入一向由馬公紅木埕人所主導的肉品市場。包括許丕八、林能勝(紅木埕人)、許丁路、許其妙、許重興、許文永、許文誨、許高跳、許登科等人陸續投入豬肉販賣或屠宰業。在第一代的先驅者相繼退休後,第二代也能陸續接手肉品事業。許家村民也成為僅次於馬公市紅木埕之外,澎湖第二大肉品商集團,在澎湖的屠宰公會(家畜肉類商業同業公會)中佔有相當的分量。
-
伴隨著肉品業與屠宰業的興起,民國60年代後期,養豬事業也在許家村出現。經營養豬事業的有許明敏、陳扶國、江再鳳、許旺相等人。後兩者在韋恩颱風過後(民國75年),舍欄幾乎全毀。此外,豬隻糞便直接排放村莊溝渠、流入大海,造成溝渠、海水、空氣等環境汙染問題。在環保衛生的要求下,養豬戶陸續遷出聚落,並添購設備處理糞便問題,以降低環境汙染。
-
澎湖縣政府為杜絕養豬污染、維護水源、海洋、提升居住環境品質與促進澎湖縣觀光產業發展,於是推行養豬全面離牧。民國96年(2007)12月19日,澎湖縣公布〈澎湖縣豬隻飼養管制自治條例〉,禁止新設立養豬畜牧場或飼養登記,登記有案之養豬戶亦不得擴大飼養規模或移轉他人,現有養豬戶則發放離牧補償金至本縣全面離牧為止。於今,許家村已無養豬業者。
-
此外,民國64年(1975)政府輔導牡蠣養殖也曾經風光一時,許添福、許保朝、許文行、許明敏等人共同出資經營牡蠣養殖。每逢牡蠣收成的季節,村中婦人凌晨即起,前往位於林投腳的蚵棚架下挖取牡蠣肉,十分熱鬧。此項工作,也成為當時許家村民的副業之一。然而,民國60年代末期,澎湖興起毒魚的歪風。澎湖民眾以氫化鈉或氫酸鉀毒魚,目標魚種為馬拉巴石斑。馬拉巴石班當時擁有外銷市場,卻無法以人工方式繁殖,養殖場所需的魚苗,只能在潮間帶撈捕。為了擴大外銷市場,養殖場大肆收購魚苗。民眾利之所趨,遂以上述藥劑毒魚,一尾兩公分左右的馬拉巴石斑魚苗,從民國60年代末期一尾兩元、五元逐年上漲,至民國70年代中期魚苗枯竭時,最高曾到達30元以上。近十年毒魚的結果,不僅潮間帶生態遭受重創,也導致牡蠣養殖有毒物汙染之虞,產生滯銷。牡蠣養殖業者於民國70年代中期,陸續結束營業。
-
謀生之道
-
日治中期以後,受過公學校教育的港仔尾青年,陸續成為當時海軍馬公工作部的職工。二次戰後,國軍接收日本海軍馬公工作部的基地和設施,留用優秀技工約百餘人,並且增募員工,成立「海軍馬公造船所」,爾後改名為「海軍第二造船所」、「海軍第二造船廠」(簡稱海二廠)。在父執輩與兄長的引薦之下,第二代青年也陸續投入海二廠的工作,最多時高達20人以上。海二廠的交通車,於許家村埔頂的車站接送工作人員,與學生公車交互出現,形成當時有趣的交通景緻。歷經民國70年代與80年代,第二代海二廠職人相繼退休,海二廠的交通車也曾過往雲煙。
-
民國70年代中期,臺電公司澎湖發電廠鑒於民生用電漸趨飽和,計畫興建第二座火力發電廠,並看中許家村西北方的土地(彎弓一帶)。為表達對附近村民的善意,提供了許家村潭邊村當時就讀澎湖海事水產職校的畢業生進入台電工作的機會。其次,民國76年(1987)臺灣解除戒嚴令,政府對警力的需求大增,也吸引當時另一部分許家青年投考警校。此外,教育的普及,也促使新一代的年輕人進入政府部門成為公教人員。
-
歷經近四百年來的發展,港仔尾人承繼祖先以農漁牧業為經濟生活者,於今幾已不存。
-
參考資料
-
林會承,<澎湖聚落形承與變遷(上)>,《文化與建築研究集刊》,第4期,(臺南:成功大學,1994年12月)
-
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中卷》(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91年6月)
-
林豪,《澎湖廳志》(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3年6月)
-
蘇益田,《生態條件隊澎湖傳統聚落形態之影響》(澎湖:澎湖文化,1998年
-
澎湖石滬資訊平台,查詢日期2023年9月5日,https://stoneweir.info/OBfe2f
-
「漁業免許」(1917-08-31),〈大正6年8月臺灣總督府報第1366期〉,《臺灣總督府(官)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71021366a007。
-
澎湖廳,《澎湖湖水產調查報告書》(澎湖:澎湖廳,1932年
-
《臺灣日日新報》〈航行險象〉1909年06月20日,第6版。
-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大正2年,永久保存,第65卷,八門財務,三類金融。
-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大正8年,15年保存,第55卷。
-
林文鎮、洪國雄,《許家村聚落導覽手冊》,(澎湖:澎湖縣立文化中心,1997)。
-
澎湖縣政府主管法規查詢系統,查詢日期2023年10月12日。https://law.penghu.gov.tw/glrsnewsout/LawContent.aspx......
-
澎湖知識服務平台,〈海軍第二造船所〉查詢日期2023年12月12日
-
作者|許玉河老師(2023)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