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臺灣日日新報》以「製魚厚獲」為題報導(1918/09/25/04版):「本廳
漁翁島常年所獲之魚利,鰹魚爲大宗,鯊魚次之,狗母魚之次之。然鰹魚之價格則本年膨脹約有一倍,例年每百斤不過三圓左右。本年則一躍而至五、六圓。且有暫昂之勢。而製為鰹節、及醃爲鹹魚者,則又大可厚獲。故製造主如
薛天麟。及劉等氏外,不下十餘人。其製造額多至三十五、六萬金左近,收入金約得五、六萬圓,亦可云盛況也。」
-
清代方志對澎湖所產鯊魚已多有介紹:「以皮如沙得名。其種不一:有胡鯊,青色,背上有沙。大者長丈餘,小者長五、六尺,鼻如鋸。皮可鏤為膾,薧以為脩,可充方物。鮫鯊,皮可飾劍;鯊尾如劍。虎鯊,頭凹而有虎文。狗鯊,頭如狗。黃鯊好食百魚,大者五、六百斤。凡鯊魚翼鬣,取以作饌,俱名魚翅。」
-
日治時期,
西嶼漁民擅長捕鯊,其中又以
小門村民為翹楚。昔日,
西嶼鄉鄰近澎
203縣道與澎2號道交叉口,也就是進入
小門村入口的對面,矗立著鯊魚的造型,作為地方產業文化的象徵,及源於此。
-
捕抓鱝與鯊魚,主要著眼在魚翅。與鯊魚不同的是,鱝的魚翅部分在背鰭與尾鰭,背鰭要「上範tsiūnn-pān」價格會更高,一般而言要38公分以上,後來改成魚體在90公斤以上,就算是「上範」,可以賣得好價格。放大緄捕捉鱝與鯊魚主要在4至6月,依據
小門漁民表示,
姑婆嶼西北方與
目斗嶼西方有一處叫做「鱝仔窟pûn-á-khut」的海域,是以前漁民「放大緄」的作業漁場。
花嶼東、
花嶼西與貓與西南都是
小門漁民作業的海域。漁法稱為「放大緄」,放大緄顧名思義魚鈎比較大,用大黑籃子裝鉤子,子線粗細也有差別,現在甚至會用到鋼線,以防止大魚拉扯斷線脫逃。在沒有「緄仔車」等機器拉緄繩以前,要靠雙手拉上上百公斤的鱝與鯊,必須在手掌上墊上一塊以麻布袋製作的咬巾(kā-kun),增加抓握力並防止手掌受傷。捕撈上來的大型鯊魚,會以木棒先敲昏再拿刀先從頭上砍一刀,然後拿一根細鐵棒穿入,避免被鯊與反咬一口。
-
放大緄除了捕抓鱝與鯊漁之外,也有海鱺、赤海、石斑與土鱖仔(龍膽石斑)。過去,放大緄一艘船需要八位左右的漁民,有了「緄仔車」只需要五位。
-
除了善於捕抓鯊魚之外,捕抓「臭臊成」與「飛魚卵」也是
小門的漁業特色。夏季的五月中旬,大型漁船則結伴至臺灣南方澳及基隆八斗子附近,捕捉飛魚卵。冬季則改放網捕捉土魠。
清明時節,臭臊成在
小門西附近海域即可捕捉,入秋後則轉移到
目斗嶼西方海域,漁民形容臭臊成聚集的地方為「成仔厝」,找到「成仔厝」就能有好的收穫。
民國50年代有十餘艘漁船從事放大緄作業,現在僅餘許加老村長一人。偌大的
小門漁港,現在僅剩六、七艘船從事漁業活動,臭臊成也幾乎在
小門海域絕跡。
-
然而,
小門人依舊難忘美好的回憶與滋味。取臭臊成富含油脂之下巴與魚肚,熬製成湯,在以湯汁煮飯是為「成仔飯」,是
小門人獨特的飲食文化。當許加老村長等人講到「成仔飯」有多麼好吃,那眉飛色舞與驕傲的口吻,令人心嚮往之。
-
#感謝許加先生
-
#感謝許俊達老師
-
#感謝歐志航先生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23-04-17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