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彙|澎湖灰窯
-
許賀,
許家村下社西宅房地20世之先祖,依據許文要發表於
《港仔尾代誌》第二期<許家石灰行>,許賀乃許文要之曾祖父,生於
道光16年(1836)、卒於
大正2年(1913),許賀八歲即赴高雄,十八歲習得石灰燒製技術回澎開創
許家村第一座灰窯,因燒製技術卓越,品質出眾也因此引領風潮,
大赤崁社、
港尾社、
白坑社、
紅木埕等地都有前來習藝者。因此,許文要以為許賀乃澎湖石灰工業之創立者。許賀於澎湖創立石灰業的年代當在
1854年左右。然而,細查清代澎湖方志記載,事實卻非如此。
-
清代澎湖通判陳廷憲曾作澎湖雜詠二十首,其中有一首提及:「近水生涯海當田,吐餘螺殼尚論錢。燒成不獨塗牆好,還與舟人補漏船。」詩後並有註解:「海產珠螺如指大,海人拾取盈筐,以針挑肉,食之味最甘美。其殼雜蠣房燒灰,利賴無窮」。陳廷憲,任職澎湖通判的時間為
嘉慶8年9月
(1803),
嘉慶10年6月
(1805)卸事。從陳廷憲的詩作可知,早於
1803年澎湖居民已利用牡蠣或螺貝類的殼來燒製石灰。許家居民於
民國60年代尚有將挑完螺肉的珠螺殼或是挖出貝肉的厚殼縱廉蛤(厚殼仔)之殼,論斤秤兩賣與灰窯業者。其次,《
澎湖續編》於
嘉蔭亭條下提及:「……廟西瓦厝一所,本官地,紅毛城鄉民高全起蓋店屋,轉典與王媽生之父;後蓋兩進,並西畔竈厨一小間。東至宮邊,西至壙,南至海,北至後山。用過工料銀一百餘元。高姓復於
道光九年四月將此店屋,另灰窰一座、壳仔埕一所,杜賣與
媽宮社鮑信(即倉書鮑國珍)為業。」
道光9年(1829)紅木埕嘉蔭亭(今日
三官殿)此地已有灰窰一座,更有堆置石灰原物料的壳仔埕一所。
-
以上兩則清代澎湖方志的記載,
1803年陳廷憲已記錄到澎湖的石灰相關產業;
1829年嘉蔭亭(今日
三官殿)此地已有灰窰一座、壳仔埕一所,再以澎湖四周皆是海洋的地理環境,
潮間帶不僅剩產螺貝類,珊瑚礁碎削皆是生產石灰的原料之一,且容易取得,產製石灰有其先天的地理環境條件。澎湖石灰業的起源不僅於
1803年、
1829年已有記載,清初澎湖可能已有燒製石灰的產業出現,而非遲至
1854年始有許賀於
許家村創立澎湖第一座灰窯。
-
日治時期,依據《
大正7年澎湖第一統計書》記載,
大正6年澎湖已有許多石灰業者:東西澳6戶、
嵵裡澳1戶、
林投澳2戶、
南寮澳6戶、
鼎灣澳4戶、
通梁澳1戶、
瓦硐澳4戶、
鎮海澳1戶、
赤崁澳3戶、
西嶼澳6戶,合計共34戶,職工82人,年產1,148,860斤,產值3,437元。二次戰後,
白坑村石灰業繼起一枝獨秀,最高曾有16名業者從事此行業。然而,水泥工業興起,建材業的革命,迫使灰窯業者的經營每況愈下,獨領風騷百餘年的許家灰窯業也日益萎縮,最後一口石灰窯於
民國60年代以後停止運作,走入歷史。
-
許賀雖非澎湖石灰業之鼻祖,然其創立
許家村的石灰業引領一時風騷,對澎湖石灰業的貢獻不容抹煞。我許家許氏子孫亦當謹記先祖創業維艱,開創石灰窯業之精神:
-
千錘百鍊出深山,烈火焚燒莫等閒;
-
粉身碎骨都無怨,要留清白在人間。
-
作者|許玉河老師
-
澎湖廳志〈物產志〉中有一段很短的文字提到「灰」,並謂「澎鮮蠣房,雜取螺蚌之殼燒之。」說明因為澎湖海岸的蠣房(蚝房)較少,所以也間雜用螺、蚌的殼來燒製石灰,這應該是提到澎湖也有生產石灰的最早文獻,但並未詳述澎湖何時開始有人在燒製石灰。但據許文要在
《港仔尾代誌》社區報第2期,提及他的曾祖父許賀8歲赴高雄縣替人放牛,主人經營石灰業,他便從中習藝,18歲(
1854年)回
港仔尾創立澎湖首座石灰窯,由此說法可將澎湖灰窯的歷史追溯到
咸豐4年(1854)。
-
澎湖生產石灰的歷史至少已有150餘年,但當時石灰用於房屋的建造可能仍不普及,直到
日本時代初期,石灰尚屬於較高級的塗抹粉光原料,
明治44年(1911)出版的《
澎湖風土記》在〈居住〉中提到:「澎湖無石灰,僅能以螺殼燒製成之石灰,塗抹牆壁上之罅隙,然而升斗小民大多數用不起該螺殼石灰,而僅能以泥巴填充間之縫隙而已。」
-
從以上所引述《
澎湖廳志》及《
澎湖風土記》的文獻可推知,用牡蠣殼燒製的石灰品質應較佳,螺殼燒製的次之,但即使是較次的品質,可能是螺殼量仍不多,故在物稀為貴的情況下,經濟能力不足的人家無力購買,只能用泥巴來填充的縫隙。
-
可能一方面是因為大量的螺殼不易採得,另一方面是為因應市場的需求量,「砱仔」(珊瑚礁碎屑)便取代了螺殼,而成了燒製石灰最主要的材料來源。這究竟從何年代開始,並無從查考,初步推斷大約在
日本時代的中期以後。
-
由於澎湖群島四周多珊瑚礁,燒製石灰的原料充足,又早期海上交通工具落後,澎湖各島間,或與臺灣本島間的聯絡極為不便,為了自立自足,從
日本時代(甚至更早時期),澎湖各大島嶼就紛紛設窯生產石灰,為島民提供服務。
-
根據日人井手薰於
昭和17年(1942)發表的〈資材調查委員會報告〉「石灰」中有關灰窯的統計,當時全臺灣共有56座灰窯,其中澎湖就占了25座,分布在
馬公有7座、
白沙有8座、
湖西有6座、
西嶼有2座、
望安有2座,除了
七美以外,澎湖各地都有灰窯,足以供應當地的需要石灰具有多種用途,在建築方面,提高了居住的品質,尤其它使「澎湖建築由泥土建築提升為石灰建築」,在水泥尚未普及之前,石灰就是最高級的建材。另外,有人去世要辦
喪事時,也少不了石灰,從
入殮一直到棺木放進墓穴,都用得到。古蹟的修復保存,石灰更是無可取代的原始材料。其他如做成「桐油灰」,用來填補木殼船體的接縫。操場上畫標線、野營驅蟲防蛇、製作石膏模型等等,樣樣都少不了石灰。
-
石灰產製的過程
-
(一)擔砱仔|燒製石灰的原料一般都用「砱仔」,那是遍布澎湖海灘的珊瑚礁碎片與介殼類的混合物,如果要燒製更細更白更高級的石灰,就得改用蚵殼。灰窯大多設在海邊,工人就很容易到附近的海灘,用畚箕去盛裝被太陽曬乾的砱仔,然後倒入牛車(後期有較進步的運輸工具),運回灰窯去燒。如果灰窯距海灘甚近,就直接用人工來擔。
-
(二)拌煤炭(土炭)|運回的砱仔必須先潑一點水,和煤炭混拌均勻才能入窯。煤炭的好壞與比例會影響石灰的品質,所以業者都不敢掉以輕心,有時甚至還要自己動手處理。一般砱仔與煤炭的比例大約在3:1至4:1之間,灰窯主人依自己的經驗,各有不同的計算方法,這也是燒製石灰的竅門所在。
-
(三)入窯|灰窯的窯底有一個圓形的鐵柵(即「爐止」,有些窯底以橫置條狀石塊取代),鐵柵下面留著點火通風的空間,拌煤炭的砱仔入窯之前,鐵柵上要由下而上鋪一層乾草或
高粱稈、一層
花生殼、一層煤炭,上面再倒滿攪拌好的砱仔。
-
(四)起火|先用
花生藤、
蕃薯藤或鐵土(水泥)袋搓成長條,浸泡一些柴油做「火引」,從風口放入引燃窯底的乾草等。早期燒製石灰都靠自然風,所以風口大多朝北方,讓冬火强勁的東北風能灌進窯底,把砱仔燒透。也因為受到
季風的限制,通常只在秋冬風大的時候才燒石灰,夏天大多是停工的。即使是冬天,如果天氣沒看準,起火以後風變小了,砱仔還是會燒不透,這時候就得將窯內清乾淨,重新再來一遍,這就是灰窯主人最怕遇到的「倒窯」。到了
民國40年以後,使用馬達帶動風鼓來燒的石灰,產程上只需12–14小時左右,於是灰窯的產量就大幅的增加了。
-
(五)出窯|砱仔在窯爐裡燃燒,快則7、8小時,慢則1天就能燒透,等待冷卻後就可以開始出窯,但這時溫度還很高,工人不能進入窯爐,只能用長耙子慢慢將砱仔灰扒出來,等到溫度慢慢降下來,工人再進入窯爐,用畚箕去搬運燒透的砱仔。出窯的砱仔要先倒在窯房前的空地上,噴灑適量的水,使它碎裂成粉狀石灰,再將這些粗細不等的石灰送進窯房,若未及時送入窯房,遇到下雨,石灰一膨脹,灰窯有時會裂開。
-
(六)篩灰|送進窯房的石灰,先要經過篩子篩選,再送到灰間進行包裝,剩下來的粗顆粒(俗稱「灰頭」就丟棄。篩灰分粗篩和細篩兩個步驟,粗篩的網目大約有1分(0.1寸)左右,細篩的網目很細,大約是每1平方吋40至50目,經2次的篩過,篩出來的石灰才能又白又細。早期篩灰全由工人搖動篩子,石灰瀰漫窯房,工人全身上下都要包紮得密不通風,還要戴上透明的眼罩,工作十分辛苦,直到
民國40年之後,才改用馬達來帶動篩子。
-
(七)包裝|篩好的石灰放在灰間,視需要隨時可以包裝,不受天候影響。早期的包裝用草包,後來用麻袋,每包125斤,1牛車每次裝運8袋(1,000斤)。以後改用水泥袋,大包50斤,小包(牛皮紙)10斤或20斤。大包裝都用在
喪葬方面,小包裝則供運動場地使用。
-
資訊引用|《
望安鄉志》
知識建檔|2018-11-08。知識更新|2024-11-16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