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顏府灰窯記錄

2019顏府灰窯記錄|修復前記錄|拍攝日期:2019-08-22(星期四)

望安鄉灰窯

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望安日本時代創建了2座灰窯,分別是「和成石灰製造工場」和「顏府石灰製造工場」。前者位於望安潭門港附近,創建人為藍乞,約建於昭和10年(1935)左右,灰窯產量約1萬斤,繼任經營者為藍文郎,至民國53年(1964)停止生產,其銷售地區為望安島將軍澳嶼等地。後者位於望安花宅垵南方,創建人為顏府,始建年代不詳,然推測應比「和成」早,產量約6、7千斤,繼任經營者為顏惟(移轉),約於民國50、51年(1961年1962年)停止生產,銷售地區為望安島花嶼等地。
-
目前「和成」的灰窯已於數年前因配合望安消防分隊辦公大樓的擴建而拆除,遺址亦不得見。「顏府」的灰窯遺跡尚在,但已殘破。
-
由於望安的兩座灰窯在民國50年代初期即已停止生產,當年曾參與燒製石灰的人多已凋零,因此想要了解望安灰窯的實際運作狀況,亦極難得。詹瑞峰於1998年2月至9月曾訪問藍乞的女兒陳藍罔腰(1923–2011),其中有一段談到燒灰的情況,摘錄於下:
-
「……七歲的時陣,全家隨老爸從媽宮馬公)來到網垵(望安),在西安住了一年多,九歲的時陣,才搬下來潭門仔(潭門港)。在這的生活,開始是靠老爸做豆腐在賣,可是,一天賣沒兩塊豆腐。賺的錢根本沒法度生活,後來才改燒灰,一個月燒三窯的灰,一窯差不多是一萬斤,這一做就作了二十四年。
-
剛開始燒灰的那一年,我才十二歲,老爸請了三個人工來逗腳手,平常時連我差不多有七、八個人作夥做。若要燒一窯灰,就要三個下午來車(指載運)二十七牛車的砱仔作原料,才有倘燒一萬斤的灰。灰窯底是石頭疊的,開始燒之前,先在灰窯裏面的最底層鋪高粱穀(指高粱稈),上面再倒入摻作夥的砱仔和土炭,等整個窯攏裝滿了,窯門才用土和老古堵起來,點火開始燒,這時陣,要用風鼓車從灰窯腳的灶口打風(指灌風)進去,這樣,裏面的火才會大,才會旺,才能將砱仔攏總燒作灰。阮家灰窯腳有兩個灶口,南勢的有風鼓車倘呵踏風鼓,寒人透北風,就燒北勢的,風自己會灌進去。若是燒北勢,就堵南勢那洞;若是燒南勢,就堵北勢那洞。等到砱仔攏燒了後,才將窯門打開,一面將灰扒出來旁邊的空地,一面要快灑水在灰上,不然,溫度太高,火會再燒起來。所以,腳手要快,有的趕緊擔井水來灑,有的趕緊扒,等到灰卡冷了,才將灰車進去棧間堆著,燒好的灰要等三天才完全冷(冷卻),等伊泠,一個人倒,一個人扶笞仔笞,笞仔一頭用繩子牽去綁在壁裏固定,這樣,一個人就可以笞,不用兩個人作夥扶著笞,等用笞仔(指篩仔)笞好的灰才裝袋。在那當時,一萬斤的灰是可以賣一百五十塊的。
-
還記得,那時陣的網垵(望安)有兩個灰窯,花宅中社)海邊一個,阮家一個,雖然,花宅的灰窯比阮家的卡早就有,不過,他們用的是海水來潑灰,海水鹹鹹的,用那種灰起的厝,久了,會生鹽,卡不好啦!不親像阮家用的是灰窯旁邊的井水,是淡水,起的厝才不會生鹽。」
-
一般灰窯的空間構成由灰窯本身、埕、灰間、井組成,望安的兩座灰窯(按:顏府灰窯外徑約16台尺,內徑約13台尺,高約6台尺。)都是無頂部的圓筒形,以玄武岩疊砌而成,外徑約3公尺,內徑約1.8公尺,高約1.5公尺,底部以條石間隔鋪成,形成一高一低的「灶孔舌」,在南北底端各有一個通風口,另有一寬約80公分的開口,以供鏟入砱仔等燒灰原料及鏟出燒製完成後的石灰。
-
資訊引用|《望安鄉志》
知識建檔|2017-11-25。知識更新|2024-11-16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