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荷治時期
鄭氏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礁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上交通
空中交通
陸上交通
06|衛生
醫療院所
疾病防治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08|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知識分類|
類:
文化
習俗
喪禮
───
入殮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買棺材稱為「買壽板」或「買大厝」,棺材運回喪宅時,
喪家
的子女必須穿著喪服,拿著香和冥紙跪爬到門外「接棺」,同時把冥紙丟到棺材裡面去。然後再聯繫「土公」來用12種菜碗供祭死者以示餞別(稱為「辭生」),並且預先在死者手上放一些錢再拿起來分給子孫(以前都用制錢,以便繫在子孫手上),稱為「放手尾錢」。
-
如果死者是媳婦(含母親),孝子必須帶著白布和一束紅線到外家(舅家)門前跪地
報喪
,稱為「報白」(離去時把紅線掛在外家門上)。當外祖父或舅父(母)來到
喪家
時,孝子孝女必須在門口跪哭迎接,等他們走入
喪家
才可以準備入殮。
-
死者入殮之前要先在棺材裡面舖一層木屑、茶葉或木炭及銀紙,上面再舖一塊黃色的墊布、一條「過山褲」(用白布縫製,褲腳一隻正摺縫邊、一隻反摺縫邊,裡面裝滿「庫銀」)及一個「雞枕」(用紅、白兩色布縫製,裡面裝滿銀紙)。死者抬放進棺內後四周要用銀紙塞滿固定,接著替死者戴上銀戒指(數目依家屬人數準備),放一些甜粿仔(小甜糕)到棺材中,再向死者乞求一部分甜糕來分給家屬。之後才替死者蓋上「水被」(中央縫著紅綢布的白布被面),再蓋上棺蓋(暫不封釘)。
-
死者入殮之後
喪家
還要在棺木旁擺放木板床、枕頭和毯子(表示供死者睡覺),每天早晨準備洗臉水請死者「洗手面」,再拜飯、茶,一直到
出殯
為止。這期間
喪家
還要請道士來製作「魂帛」(寫著死者姓名及出生和死亡年、月、日的厚紙板),及製作「旛仔」(男綠女黃的招魂旛)和「孝扙」(哭喪棒),同時請人去看「地理」(墳地)、開「金井」(墓穴);到第七天以後才「封釘」(將棺蓋釘好),撤掉木板床,對外發喪,準備
出殯
。
-
資訊引用|
馬公市
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15輯|
2006年
)
知識建檔|2021-11-26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引用書籍
|
▲隱藏連結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十五輯風櫃里
|
第78頁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後寮村三角點:陸補25
|
後寮村
|
文物
瓦硐村907號三等三角點
|
瓦硐村
|
文物
東石土地公宮仔
|
東石村
|
寺廟
烏崁洪姓祖祠重建落成碑記
|
烏崁里
|
文物
靖海宮重建碑記
|
烏崁里
|
文物
懋靈殿重建落成碑記
|
興仁里
|
文物
烏崁興仁畜牧業
|
烏崁里
|
畜牧
烏崁鰆流刺網漁業及曳繩釣漁業
|
烏崁里
|
漁業
烏崁鰮焚寄網漁業
|
烏崁里
|
漁業
烏崁農漁業發展
|
烏崁里
|
漁業
澎湖島要塞第一地帶標
|
東衛里
|
文物
荷蘭的短暫經營
|
開拓
牛車
|
技藝
小赤先民之墓
|
小赤村
|
文物
望將大橋
|
將軍村
|
建築
炸棗
|
飲食
曾幾何時銀合歡
|
植物
槍城尾
|
城前村
|
地名
許祖取古宅
|
鎖港里
|
建築
後埔頂
|
外垵村
|
地名
平台知識總數
7,317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