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入殮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買棺材稱為「買壽板」或「買大厝」,棺材運回喪宅時,喪家的子女必須穿著喪服,拿著香和冥紙跪爬到門外「接棺」,同時把冥紙丟到棺材裡面去。然後再聯繫「土公」來用12種菜碗供祭死者以示餞別(稱為「辭生」),並且預先在死者手上放一些錢再拿起來分給子孫(以前都用制錢,以便繫在子孫手上),稱為「放手尾錢」。
-
如果死者是媳婦(含母親),孝子必須帶著白布和一束紅線到外家(舅家)門前跪地報喪,稱為「報白」(離去時把紅線掛在外家門上)。當外祖父或舅父(母)來到喪家時,孝子孝女必須在門口跪哭迎接,等他們走入喪家才可以準備入殮。
-
死者入殮之前要先在棺材裡面舖一層木屑、茶葉或木炭及銀紙,上面再舖一塊黃色的墊布、一條「過山褲」(用白布縫製,褲腳一隻正摺縫邊、一隻反摺縫邊,裡面裝滿「庫銀」)及一個「雞枕」(用紅、白兩色布縫製,裡面裝滿銀紙)。死者抬放進棺內後四周要用銀紙塞滿固定,接著替死者戴上銀戒指(數目依家屬人數準備),放一些甜粿仔(小甜糕)到棺材中,再向死者乞求一部分甜糕來分給家屬。之後才替死者蓋上「水被」(中央縫著紅綢布的白布被面),再蓋上棺蓋(暫不封釘)。
-
死者入殮之後喪家還要在棺木旁擺放木板床、枕頭和毯子(表示供死者睡覺),每天早晨準備洗臉水請死者「洗手面」,再拜飯、茶,一直到出殯為止。這期間喪家還要請道士來製作「魂帛」(寫著死者姓名及出生和死亡年、月、日的厚紙板),及製作「旛仔」(男綠女黃的招魂旛)和「孝扙」(哭喪棒),同時請人去看「地理」(墳地)、開「金井」(墓穴);到第七天以後才「封釘」(將棺蓋釘好),撤掉木板床,對外發喪,準備出殯
-
資訊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15輯|2006年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