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線農業發展
是一個以農業為主要生計的聚落,大正6年(1917)鐵線尾的人口有51戶、303人,從事農業的人數有231人(約佔76. ....
 - 鐵線漁業發展
是一個以農業為主要生計的聚落,大正6年(1917)鐵線尾的人口有51戶、303人,其中從事漁業者只有23人(只佔7.6 ....
 - 意心社訓善堂:鎖管港鸞堂的創始
代著名商紳,曾擔任媽宮區區長。大正6年6月4日(1917)臺灣總督男爵安東貞美依「臺灣紳章條規」,頒授紳章予陳柱卿。大 ....
 - 許瑤琴
,卒於民國79年(1990)。大正6年(1917)隘門公學校畢業,翌正受雇到媽宮學校嵵裡分校(今五德國小)擔任代用教員 ....
 - 鎖港里
港的居民自古多以半農半漁維生,大正6年(1917)有居民185戶、945人,從事農業的有564人(佔59.7%),從事 ....
 - 鎖港農業發展
港的居民自古多以半農半漁維生,大正6年(1917)有居民185戶、945人。全聚落的畑地總面積約108.91公頃,平均 ....
 - 鎖港漁業發展
港的居民自古多以半農半漁維生,大正6年(1917)有居民185戶、945人,從事農業的有564人(佔59.7%),從事 ....
 - 上帝廟
內光緒四年戊寅奉召登上南天,至民國六年丁已年回殿。民國七年戊午年為真武大帝之職,民國三十四年乙酉年陞為雲南省紫微大帝之 ....
 - 山水鸞堂的歷史
10月初3日,則請王與迎王或在大正6年至7年之間(1917-1918)。
《醒世金篇》1953年孟夏(4月)開堂著造 ....
 - 山水農業發展
區漁業比較發達的聚落之一。根據大正6年(1917)的調查,聚落的畑地面積共計166.87公頃,平均每戶有0.98公頃( ....
 - 山水漁業發展
業比較發達的聚落之一。
根據大正6年(1917)的調查,當時豬母水的居民有171戶、791人。其中從事漁業的有228 ....
 - 五德里
輸都是以五德里為渡囗,根據記載1917年五德有十二艘舢舨船,只有一艘是漁船,其餘十一艘都是往返於馬公間的運輸船。冬天風大 ....
 - 五德東碼頭
輸,幾乎都以五德里為渡囗。日治大正6年(1917年),雞母塢社有十二隻舢舨船,其中只有一隻是漁船,其他的十一隻都是與馬 ....
 - 五德農業發展
收入只能勉強維持基本生活。根據大正6年(1917)的調查,當時的鷄母塢的人口只有92戶、485人。全聚落的畑地面積有6 ....
 - 五德漁業發展
收入只能勉強維持基本生活。根據大正6年(1917)的調查,當時的鷄母塢的人口只有92戶、485人,其中從事漁業的只有1 ....
 - 五德石滬漁業
里的石有過詳實的調查報告。根據1917年澎湖的漁村調查記載當時的石滬有7口,1930年的水產基本調查則只有4口的記錄,可 ....
 - 五德派出所
鄉)和「嵵裡警察官吏派出所」;大正6年(1917)又將前述的兩個派出所合併為「雞母塢警察官吏派出所」;之後除了虎井和桶 ....
 - 井垵里
事漁業,冬季則到臺灣打臨時工。大正6年(1917)井仔垵的居民有66戶、414人,其中專業的漁民只有2人、兼職漁業的有 ....
 - 井垵農業發展
事漁業,冬季則到臺灣打臨時工。大正6年(1917)井仔垵的居民有66戶、414人,全聚落的畑地約有88.06公頃,每戶 ....
 - 井垵漁業發展
事漁業,冬季則到臺灣打臨時工。大正6年(1917)井仔垵的居民有66戶、414人,其中專業的漁民只有2人、兼職漁業的有 ....